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专家观点
社会经济
史海钩沉
民族研究
宗教文化
当代政策
藏医藏药
李然、林婵娟:千年唐蕃古道何以成为“黄金桥”?
唐蕃古道,起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终于逻些(今西藏拉萨),曾是大唐与吐蕃往来的交通孔道,也是中国内地连接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国际通道。这条跨越今陕、甘、青、川、藏五省区的古道,全长3000余公里,距今至少有1300年的历史,被后世誉为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黄金桥”。
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完全打成一片,而无法分割了
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两者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成果,其影响扩大到东亚其他国家,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杨鸿蛟:吐蕃佛教传统中的般若信仰及其在11世纪卫藏的复兴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广泛流传于北传佛教地区,在藏传佛教信仰中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后弘期初期(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期),吐蕃时期的佛教传统在安多、河西一带得以延续,般若经论、教诫仍然传承有序,这为后弘期佛教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义桅:中国式现代化为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通过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独立自主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当今世界,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人心所向。相较而言,今年二十大报告中的第十四条标题,使用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藏医药浴法 中国网记者采访北京藏医院藏药浴科主任王多吉
韩亚南:牢记建院初心赓续藏医传承——记全国藏医药高级研修班
北京藏医院(暨北京民族医院)于1992年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联合创建。医院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局的关怀指导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医院建设与发展中注重临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首都的区位与人才优势,让藏医药在服务首都群众的同时,始终为推动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聚焦藏医名医传承工作室建设 中国网记者采访北京藏医院藏医胃肠病科主任索金兰
聚焦藏医名医传承工作室建设 中国网记者采访北京藏医院藏医胃肠病科主任索金兰
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
纵观历史,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有着密切关系。古代治边拓边实践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基础;近代挽救边疆危机的努力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新中国的边疆治理不断巩固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时代,边疆治理和民族工作依然交织在一起,并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关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两者的契合点,不断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之力。
宗喀巴:创建格鲁派,推动汉藏民族团结
藏传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历经了3个重要阶段,即吐蕃佛教、宗派形成与思想纷争、格鲁派创立与藏传佛教完全形成。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在雪域高原被誉为“三界法王”“文殊再现”的宗喀巴。宗喀巴集前人学说与各宗派观点之大成,结束了数百年以来的学术争论,解决了诸多理论和修法之间的矛盾,并进行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推动汉藏民族团结。
【学习二十大】索朗卓玛:中国化进程是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发展主线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就意味着历史上我国各宗教已经在沿着中国化方向前进,意味着我国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化方向的发展过程。虽然我国五大宗教起源不同,传播发展历史有别,与中华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的时间、方式、程度也各异,但都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中国化方向的发展过程。中国化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和根本方向。藏传佛教中国化进程从佛教被引入的时刻就已经开始了,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
张云:唐以前西藏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内在联系、密切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培根筑基
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西藏自古是中国一部分的观点出发,在充分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汉文、藏文文献资料,特别是西藏考古发掘的最新资料,考察了唐朝以前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间业已存在的人种、民族、语言和文化上的联系,以及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双方频繁而密切的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交流,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若干特点与规律。
杜永彬:坚持统一战线重要法宝汇聚起推进西藏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2022年7月29日至3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这“十二个必须”作为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不仅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汇聚起推进西藏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才让扎西 | 仲与王政:吐蕃赞普神话叙事探源
吐蕃碑文、敦煌藏文文献、噶塘蚌巴奇古塔本文献、《韦协》等早期藏文文献均没有“仲、德乌、苯”护政的相关记录。“仲、德乌、苯”三法作为吐蕃时期护政的记述是后期西藏史学家们提出的基本论断,是研究和了解吐蕃政治文化的关键。文章梳理了史料中“仲、德乌、苯”与政治文化的关联表述,论证了“仲”或寓言所指的是聂赤赞普降神说即史籍中的“神道故事”(ལྷའི་ལུགས་ཀྱི་སྒྲུང),并提出“神道故事”是从原始苯教仪轨叙事逐渐被引入政治意识形态的“神话”,继而形成了吐蕃赞普王权合法性的依据,亦成为一种制造合法性的大传统继续被用于后期西藏地方政权的权威建构之中。
【学习二十大】才项多杰:坚定不移走西藏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黄金东:挖掘古籍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古籍文献,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充分挖掘古籍时代价值,加强对古籍的保护、整理、挖掘,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滋养。
王建海:国家图书馆藏北京版藏文古籍述略
张云:新时代党中央治边稳藏的创新理论与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西藏工作方面,党中央汲取中国传统的“治边”智慧,认真总结1951年以来治理西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思想的深厚历史与现实基础,西藏治理的新跨越与新境界,新时代党中央治藏方略的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以及系统理论指导下安边政策的深刻内涵与富民强边在西藏的创新实践,体现了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既是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治理经验教训的客观总结,又明确了解决西藏现实诸多繁难问题的基本原则,更为较长一个时期西藏做好稳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邹立波、红音:两金川之役藏文档案与乾隆时期的公文传译
两金川之役藏文档案是清宫存藏藏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藏文公文写作规范和档案属性。档案中所见藏文公文与汉文译本,以及汉文檄谕与藏文译本,构成可资比较、互证的对译文本,揭示出乾隆时期涉藏地区土司与清廷中枢、地方衙署之间沟通联系过程中不同语种公文传译释读的具体状态。
【西藏这十年】仲格嘉:高质量发展的藏医药事业
藏医药是几千年来藏族人民与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党的十八大以来,藏医药事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健康繁衍、防病治病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郑敏芳、崔红叶:国内《格萨尔》史诗传播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格萨尔》史诗的抢救与研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自1962年国内第一篇论述《格萨尔》史诗传播的成果问世以来,迄今为止,国内产生了诸多以“格萨尔传播”为主题的论文及专著,对《格萨尔》史诗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区域、传播形态、传播特征及译介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索与剖析。本文在盘点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国内《格萨尔》史诗传播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述,并就未来研究趋势加以探讨。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
科研动态
01
学术专题
02
资料库
03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