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专家观点
社会经济
史海钩沉
民族研究
宗教文化
当代政策
藏医藏药
熊文彬: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在明代藏传佛教艺术中的流传与演变
明代是汉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和其他涉藏地区施政,以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藏族文化大规模传入以南京和北京为首的内地;另一方面,以汉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也陆续传入西藏和其他涉藏地区,正是这种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陈浩、朱立平、陈发虎:世界史视角下青藏高原对我国的地缘安全屏障作用
青藏高原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地球第三极、世界屋脊,也是地缘政治上的一道安全屏障。目前关于青藏高原的历史地缘政治研究鲜少,与其战略价值不相称。
李志农、张辉:边疆民族地区道路建设与村落社会变迁——基于滇藏线重镇奔子栏村的考察
奔子栏村是滇藏公路重镇,其发展过程与道路建设密切相关,形成一种变动之中的空间形态与村落社区的互动关系。考察不同时期道路变迁对沿线地方社区的影响,可以窥探滇西北高原地区百余年间发生的剧烈变迁。
廉湘民: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地方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西藏和平解放有效构筑了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开辟了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事实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王川、刘朋乐:20世纪50年代初期十八军“西藏问题研究室”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前夕的1950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领导机关成立了研究西藏社会历史问题的专门机构——“西藏问题研究室”,为解放军进军西藏提供咨询,并建言献策以作为决策参考。
朱晓明: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和平解放西藏、建设治理西藏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大跨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同推进,当年毛泽东关于“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各方面,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的预言已成为现实。
沈桂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汉藏交流交融为例
“中华民族”是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主线,以共创中华文化为表现,以中华民族心理认同为基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多年来,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学科关于汉藏关系史研究表明,汉藏古代先民不仅在族源上,而且在生产技术、天文历算、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及其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志扬: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印度茶叶在西藏的销售及其影响
19世纪中叶,英国在印度阿萨姆地区种植茶叶成功,由此开始了向西藏倾销茶叶的企图和行动。辛亥革命后,川边茶在西藏的销售大大下降。当时国内各界普遍认为,印茶在西藏的倾销是川边茶销售不畅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由于中国方面的强烈抵制,以及藏人长时间形成的对川边茶口味的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印茶并未在西藏形成大规模销售之势,英国殖民者向西藏倾销印茶的企图遭遇失败。与此同时,借助海上运输和价格优势,滇茶弥补了川边茶的缺额,占据了西藏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
吴建颖、易文文、李元梅:跨越喜马拉雅的战“疫”——藏医药抗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带给我们关于历史、文化、信念、力量等诸多思考。包括藏医药在内的中华传统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方式和效果,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把镜头拉至一场跨越喜马拉雅的战“疫”,看各族群众如何在共同战“疫”中生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康欣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历史实践——以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为例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得以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十七条协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重要文献;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重大举措;促进军民团结、民族交往交融的开荒种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生产实践。
郑堆:推进藏文化传承弘扬引领藏学高质量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35周年综述
35年以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始终围绕“两个服务”宗旨,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的导向,坚持基础研究与现实应用研究并重。
格桑卓玛:西藏脱贫攻坚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消除贫困、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格桑卓玛:西藏百姓“口袋”里的秘密
近年来,西藏农牧民群众人均粮食消费量下降、蔬菜消费提高,衣着消费、交通和通讯支出持续增加,医疗保健支出、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不断增长。
仲格嘉:守正创新用科学数据诠释新时代藏医药
藏医药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医药的优秀代表之一,在治疗心脑血管、肝胆肠胃、风湿疼痛等疾病方面优势突出。
贡次:对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点认识
我们党总结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拉先加:依法管理藏传佛教寺庙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西藏及涉藏州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宗教工作是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在宗教工作中寺庙管理是重中之重。
洛桑加措:和合圆融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
和合圆融是佛教义理和思想体系中重要的价值取向,也是藏传佛教千百年来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
珠康·土登克珠: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源流与发展
释迦牟尼佛法由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组成,三者均为佛陀弟子,都传承和发扬三大法轮,从根本教义上无异义,但是藏传佛教有依靠报身修行密法和通过化身或转世传承佛法的突显特点。
高颖:元朝之前河西走廊的交通及藏汉佛教文化发展交流交融综论
从汉至西夏,以河西走廊为中心,形成了连接四方的交通网络。
李德成:关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的思考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藏传佛教的传承发展也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
科研动态
01
学术专题
02
资料库
03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