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专家观点
社会经济
史海钩沉
民族研究
宗教文化
当代政策
藏医藏药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这为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民族报特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周宛霖: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一本“金教材”
2月27日,北京民族文化宫三楼会议室,简洁大方、红灰相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摆放整齐、书香四溢,即日起在全国发行。当日,国家民委在京举行《概论》出版座谈会,标志着该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圆满完成。
张子凌:故宫博物院藏满汉蒙藏四体《大藏经》雕版侧记
2023年10月31日,位于故宫博物院太和门内东南崇楼及朝房的“雕版馆”,携“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正式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为库房式陈列,展出文物15000余件(组)。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览,并作为故宫博物院雕版馆常设展。
晏可佳: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若干理论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认识和处理我国宗教问题上的光辉典范和具体运用。我国宗教中国化必将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宗教带来重大变革,必将对我国宗教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界肃清帝国主义势力、废除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民主管理带来的大变革。本文通过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程,论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宗教的群众性观点,更好地让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理念和实践为广大信教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王耀强:学习老西藏精神和延安精神做革命精神的忠实传人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也是一部革命精神的传承发展史,是一部不断用革命精神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的宏大精神谱系中,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为典型、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20世纪50年代开始,曾浸润着延安精神的洗礼和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一批批革命者和建设者陆续来到西藏,从此,这批革命者和建设者的命运就和西藏紧密相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西藏,这批人被亲切地称为“老西藏”,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精神品质被形象概括为老西藏精神。深入剖析可以发现,上述两种精神一脉相承,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相通性和契合性,需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万果、王巳龙:中国藏学“三大体系”建设发微
文章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语境下,对藏学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藏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藏学作为一门国际显学,其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学术意义、生态价值意义以及社会现实意义上的多重重要性。藏学成为一门学科,所依托的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十明”学科内涵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其内涵与外延同时具备学术属性与学科属性。因此,对涉藏研究和藏学学科两者的所指范围,应从概念逻辑层面上明确辨析。当前而言,藏学的学术体系仍需更加规范的概念界限与学科归口,而学科体系建设则需要各高校在藏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藏学话语体系。
清代苯教在安多地区的传播与演变——以《安多政教史》为中心
《安多政教史》作者是智观巴,该书系统地叙述了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历史,在研究安多区域宗教史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有关19世纪安多地区苯教发展情况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杨鸿蛟:一件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并重的礼物——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管见
很多人看到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这件器物时,都一时难以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它并非如今常见的壶的造型,而是仿造自古代青铜酒水器“盉”,敞口带盖,腹部圆鼓,曲柄直流,下承四柱足,因此被称为“盉壶”。又因其通体饰以藏传佛教莲托八吉祥为主的青花纹饰,被命名为“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同样式的瓷器存世有多件,散见各地,但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此件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因其是乾隆帝赐予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礼物,更显得尤为珍贵,属于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张宁:14—16世纪藏传佛教“疯圣者”现象兴起缘由探析——以“藏念嘿汝噶”桑杰坚赞为例
在14—16世纪的西藏,藏传佛教内部兴起了一批被称为“疯圣者”的修行者,关于这些“疯圣者”的藏文记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言行怪异、举止荒诞,有许多与世俗常规相背的事迹,人物形象迥异于通常意义上的高僧大德,但他们在宗教层面和社会层面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和西藏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体用辩证法”——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质作出鲜明概括。体用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如何理解“体”“用”的相互关系和体用观的内涵?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内在逻辑?如何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以及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进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围绕上述议题,本期圆桌对话特邀4位学者展开讨论。
做好人心凝聚工作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多次会议和多种场合强调指出,要持续做好人口素质提升、人心凝聚、人才培养的工作。其中人心凝聚,事关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做好人心凝聚的工作,就是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磅礴力量。
徐伍达、久毛措:西藏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经历“稳定发展到休养生息、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长足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构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1年的高质量发展状况可知,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应从发展格局、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发展动力等维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梁俊艳:乘风破浪,迎难而上——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下面从几方面谈学习会议精神的体会。
王珍、卢姿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民族团结的桥梁与纽带扎什伦布寺传承近600年
历史如川,奔腾不息。1447年,宗喀巴的弟子根敦朱巴在尼色日山下创建扎什伦布寺,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之后,这里成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
李学竹:绝学回响 | 梵文贝叶经的保护、研究与展望
在纸张尚未发明以前,古印度人利用贝多罗树叶作为书写材料来记载宗教经典及宫廷文献资料,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犹如我国古代把文字刻写在动物的甲骨或竹简上一样,是在没有纸张的时代所使用的代替品。贝多罗树叶,梵语是Tāla-pattra,Tāla(多罗)是树名,pattra(贝多)是叶的意思,属棕榈科(palm)的一种热带性植物,产地主要在南方,以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国西南地区为多。其叶长且宽,质地稠密,经加工后可供书写。我们从目前已发现的贝叶上可以得知,刻写在贝叶上的文字不仅限于梵文,还有巴利文、藏文、缅甸文、僧伽罗文、傣文、于阗文、回鹘文、吐火罗文等不同文种的文字。从内容上看,也不仅限于佛教经典,还有印度古代文学作品和天文历算文献以及其他宗教经典等。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传入我国的贝叶写本大部分都是用梵文书写的佛教经典论著,所以一般习惯上把这样的贝叶写本称之为梵文贝叶经或简称为贝叶经。
杨涛:西藏农民生计中的农牧结合策略研究
农牧结合与否是各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决策。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和政府统计数据,分析当前西藏农民生计中农牧结合现状及其政策价值。
唐健:美国对华关系中的涉藏政策——基于美国亚太战略的考察
美国对华关系中的涉藏政策是为其亚太战略服务的,服从于其维持亚洲—太平洋霸权的深层次战略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接过英国制造的所谓“西藏问题”,将其打造成兼具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双重效用、对中国施加战略压力的工具。从地缘政治看,美国炒作所谓“西藏问题”,旨在从西侧对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的中国进行空间挤压,同时利用印度的地缘政治观使其在安全诉求上向美国靠拢。从意识形态看,美国企图借助第十四世达赖和藏传佛教的影响力动摇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抹黑中国国际形象,提升美国打压中国的“道义正当性”。从特朗普到拜登时期,美国政府正抓紧为“后达赖时代”布局,以地缘安全、宗教和人权、水资源等问题为借口,将涉藏政策有机融入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之中,使之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对达赖集团的资金援助大幅度提高,与“藏独”分子及印度政府的三边互动日益频繁。鉴于美国对华关系中的涉藏政策呈现新趋势,中国需加强系统应对。
丹珠昂奔: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形式基础
形式基础是格萨尔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史诗产生、发展、传播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基础,渊源深长。格萨尔的形式集中于“两‘仲’、三要素、一模式”。仲与德乌、苯都是青藏高原古老的文化形式,当格萨尔作为史诗萌芽时,艺人们借用了他们最熟悉的“仲”的形式,形成了格萨尔王传的形式基础。深刻认识把握这一形式基础,既是认识格萨尔光辉存在的一把钥匙,也是传承、弘扬格萨尔史诗,汲取其精神精华的桥梁,有利于我们传承、研究、弘扬、开发、利用格萨尔的既有成果,确立文化自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吕岩、张会庆:西藏吉祥图像结构图景与意义深描研究
基于新文化史研究发现西藏吉祥图像整体结构呈现出不断东向化交融的历史趋势,其图式或在汉藏交流过程中固定而来,或双向度影响,并不断增加其文化内涵,或直接吸收中原地区题材与图式。在西藏吉祥图像形成过程中,丝绸、瓷器、建筑等物质载体在加速新的图式形成、意义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西藏吉祥图像的意义生成是宫廷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这不仅深刻影响了西藏吉祥图案的审美类型,也体现了历史上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政治与文化之间复杂的促生关系,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向心力的体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
科研动态
01
学术专题
02
资料库
03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