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专家观点
社会经济
史海钩沉
民族研究
宗教文化
当代政策
藏医藏药
西藏日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绘就壮美山水画卷
西藏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中华水塔”。在这里,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巅到湖泊,片片翠绿点缀大地,各类湖泊镶嵌其中,每一帧山水都夺目壮观、引人入胜。高原大地生机勃勃,一幅壮美山水画卷正渐次舒展开来。
新华社:放下牧鞭,守护江源——书写在极地江源的生态答卷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滋养着广袤大地。
人民日报:三江源国家公园——美丽家园精心呵护
深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青海三江源,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对全国乃至全球都意义重大。
乌云毕力格:蒙古语文在清代西藏——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所藏清代蒙古文公牍为例
蒙藏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它不仅推动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对元代以降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夏王朝与元代藏族历史——访著名藏学家陈庆英先生
陈庆英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他精通藏文,有很深的藏族文化底蕴,他给后人留下了十几部译著和学术专著。
雪域高原上,中华民族水乳交融的故事从古至今不曾中断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唤醒深埋在泥土里的历史;透过古老的壁画,人们听到了历史的回音——在这片苍茫的高原上,中华民族水乳交融的故事从古至今不曾中断。
扎洛:股权分红:旅游扶贫新模式——若尔盖县、碌曲县案例分析
受全域旅游理念兴起、小康社会建设刚性任务、农村产权制度“三变”改革等市场和政策环境影响,若尔盖县、碌曲县等地乡村股份制旅游合作组织大量兴起,股权分红成为当地扶贫的新模式。
西藏日报:野生动物保护的“西藏答卷”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华社:探秘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以及西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地球第三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人民日报:守高原生态 护大河奔腾
近年来,雅鲁藏布江沿江所在地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退耕还草,加强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呵护这条高原上的大河浩荡奔腾。
周亦峰: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法治逻辑——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视域
西藏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对建设美丽西藏、促进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郑堆、索朗卓玛: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佛教传入中国西藏,无论是在传教方法上,还是在思想和实践上,都经过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郑筱筠: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
游斌: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增进“五个认同”
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郑筱筠:为何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兼具了历史必然与文化创新?
努力夯实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基石。
短评:中国宗教界为何需要增进“五种认同”?
抚今追昔,细观中外,作为国民一分子的中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确应自觉增进“五种认同”。
人民日报: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推动全球人权治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九届会议云上边会综述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九届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联合国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人权研究机构主办了多场云上边会,来自中国、巴基斯坦、柬埔寨、阿根廷、英国等国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围绕“新疆的人权进步与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发展经验交流”“美式人权观及其对全球人权治理的危害”等12个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人权发展成就显著,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各国应携手合作,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杨晓纯:错那县麻麻村卓玛的幸福生活
麻麻门巴民族乡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城南部40公里处,是西藏9个人口较少民族乡之一。全乡总面积82.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麻麻村是麻麻乡唯一的行政村,也是乡政府所在地,共106户304人,其中门巴族110人,藏族194人。2018年底,麻麻乡实现全部脱贫,脱贫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202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38.4万元,人均纯收入20342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经营性收入、运输、务工和政策性收入。
完玛冷智、华旦旦增:十世班禅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交往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未雨绸缪,特别指示保护和尊重十世班禅,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以电报、信件、谈话、聚会致辞等方式,积极争取和团结十世班禅,与之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在党中央的关怀、培养和帮助下,十世班禅在稳定西藏局势、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亲自创建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积极投身藏传佛教中国化事业,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爱国典范。
游斌: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自信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
科研动态
01
学术专题
02
资料库
03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