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专家观点
社会经济
史海钩沉
民族研究
宗教文化
当代政策
藏医藏药
石硕:明清时期藏彝走廊的连接作用——兼论边疆开拓的民间机制
文章认为明清时期藏彝走廊连接作用显著增强主要由4个因素造成:1.明朝中叶规定藏地僧俗朝贡必须经四川道往返;2.丽江木氏土司在明朝支持与鼓励下持续向北扩张;3.清朝“驱准保藏”行动使横穿藏彝走廊的川藏道开始成为清朝治藏的交通枢纽和依托之地;4.雍正时期川、滇、藏划界,标志清朝将藏彝走廊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形成川藏紧密依存格局。藏彝走廊连接作用增强,带来3个结果:依托川藏道的汉藏贸易逐渐兴起和繁荣;汉族移民大量进入并因汉藏通婚而落籍当地,大量融入藏族之中;纳西族成为藏族与滇西各民族交往的枢纽和桥梁。文章提出明清时期促成藏彝走廊开拓中,存在中央王朝与民间两种力量,二者虽紧密依存,但功能和目标却不尽一致。
鄢圣文:以数字经济赋能养殖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农牧民增收既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数字化转型是赋能西藏本地养殖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质量控制、增强监管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西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开辟了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及时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持续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
才让多杰:新时代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这一重要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藏传佛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藏学观点】肖杰:西方抹黑援藏意在分裂中国
1951年和平解放是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开端。70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自1994年开始,党中央进一步决定按照“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式开展支援西藏的工作。3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谱写了新时期“高原格桑花开”的壮美画卷。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打压、分裂中国,攻击抹黑中国政府的援藏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言论进行辨析、回应,以正视听。
屠凯:美国签署所谓“涉藏法案”,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
7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所谓“促进解决藏中争议法案”。该法修改了美国2002年的“西藏政策法”,是继2002年法案、2020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后,美国出台的又一部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团结和包括藏族同胞在内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文件,其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都是十分消极的。
尤伟琼: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王浩宇、王斌: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交通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自古以来,交通就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纽带作用。进入现代社会后,交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推动我国各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交通运输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力量。
韩宜铮: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边疆地区要立足核心区位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加快建设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周拉、董敏:乾隆皇帝和他的“发小”国师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正月初十日,在甘肃凉州(今武威)西莲花寺附近的一个牧民家中,诞生了一位日后名震四方的人物——章嘉·若必多吉。
杨立华:从学科发展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在现实需求角度既具有紧迫性也具有长期性。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的长期建设和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的一些基础性问题。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因此,更需要重视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和课程设置问题;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作为新兴的一级学科,更需要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作为具有典范性意义和政治性意义的一级学科,更需要在草创阶段就树立起“风清气正”的学科发展气质和整体氛围。
罗黎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布达拉宫》
大型西藏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最近在腾讯视频网站热播,开播首日,热度值突破14000,评分高达到9.5分,成为今年一大爆款纪录片。片中精彩的画面、缤纷的色彩、生动的故事、磁性的配音、充满哲理的解说词、深邃的思想内涵深深吸引了观众。
盛俊军、化睿云:汲取藏文典籍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藏文典籍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深度开展整理、翻译、数字化加工等工作,推动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已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发挥藏文典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徐爽:对口援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国家加大支援西藏力度,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相关省份和中央企业对口援藏发挥优势,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创新开展,极大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援藏干部人才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在雪域高原接续奋斗,推动西藏和各兄弟省份各族人民跨区域流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七人谈:从美丽中国之窗看对口支援地区的发展
张林:专利制度与藏医药传统知识的守正创新——以“藏医药浴法”为例
作为中华医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藏医药是以青藏高原居民生命规律和疾病的发生、防治规律为研究对象,注重利用青藏高原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药物旨在增进人体健康、延长寿命的专门知识体系。它是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点的生命科学,科学性是藏医药传统知识的首要特征。单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方式并不利于藏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创新,专利制度与传统医药知识的有效衔接能够有效推动藏医药传统知识的守正创新。
毛生武、苏尕藏嘉: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时空分布变化及现状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安多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藏传佛教寺院空间格局形成的必要前提,而西藏文明东向发展与中原文明走向一体,藏传佛教“主向北上”“逐步东渐”和历史时期中央政权扶植政策渐趋强化,及西藏地方和安多地区政教合一等复杂社会历史影响,是这种历史演变和现状格局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显示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大势。文章结合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时空数据库数据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认为寺院总体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相对聚集性特点,东部形成一个极高密度区和一个高密度区,寺院之间空间冷热点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东西梯度式变化。格鲁派寺院分布范围最广,宁玛派寺院形成青海—甘肃、青海—四川两条分布带,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和苯教寺院多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带。从历史来看,宋代佛教本土化形成,元朝快速“北传东渐”,明代格鲁派“脱颖而出”,清代格鲁派形成格局性覆盖。
刘凯:聚焦主线,充分发挥教育援藏政策优势
徐爽:教育援藏提升雪域儿女受教育水平
李锦、贡布多加 |“绒”: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表述和实践
藏族传统的地理文化概念中,通常将广袤的青藏高原分为“绒”“卓”两种自然地理单元与经济文化类型,且相应衍生出了“绒巴”和“卓巴”两种人群分类概念。“绒”“卓”二区居民在生计模式、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文章梳理了关于青藏高原“绒”这一概念的藏汉文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描述了“绒”的语义、使用的语境、绒区居民通过实践建立的地方感。得出以下结论:“绒”的概念产生于青藏高原特定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之中,它在藏族社会语境下有着多重语义内涵。从词源上看,“绒”是表述地形的词汇,可理解为“山谷”“谷地”“两山之间深沟”等地理形貌;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看,“绒”指青藏高原海拔较低、水热条件好、物产丰富的河谷农业区或林业区,被称为“绒域”;从地理方位上看,“绒”一般指青藏高原的“南部”;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绒”分布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南亚次大陆地理接合部和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上具有边缘性特点;从实践层面看,绒区具有自然天堑、地理区隔、气候炎热等特征。总体来讲,“绒”是表述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概念,适用于高山峡谷区域,是理解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世界的重要知识体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
科研动态
01
学术专题
02
资料库
03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