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最新书刊
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大方弘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最近出版图书目录-可供书目(最新出版)
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大方弘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可供图书目录2021-09-03
喜马拉雅的囚徒
山南地区隆子县加玉区的炯巴公社,地处喜马拉雅的深山荒谷,是旧西藏专门流放终生苦役犯之所在,被人称为“囚徒村”“活地狱”。西藏和平解放之前,有一种很可怕的刑罚。地方当局对于政治上的对手,或者重罪犯人,先施以令人发指的鞭刑,再关进木制或铁制的囚笼,在布达拉宫前公开示众,然后套上白氆氇囚衣,由差役押解绕八廓街游街,很后戴上称为“次科次枷”的至死也不得摘除的镣铐和枷锁,流放到喜马拉雅的荒谷绝峪为奴,服终生苦役。
草原上的热巴老人——欧米加参回忆录
本书是热巴老艺人欧米加参从旧社会到新社会所经历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以自转的形式介绍给世人,从老人的人生之路和艺术生涯、以及从政的经历能够充分体现了一个过去没有社会地位、人人被歧视的流浪艺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了党的好干部和人民的艺术家,可以说他是千千万万翻身农奴的缩影,他的人生跟他的艺术一样精彩,给后人留下了生活的启迪和艺术的珍宝,本书可以看出在热巴这一藏民族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现在像欧米老人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可贵,他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对热巴艺术的执着是值得我们下一代人崇敬和学习。
《将门家风——老红军谭冠三、李光明致长子谭戎生书信集》(1952年—1965年)
本书整理收录了老红军、开国中将谭冠三和李光明夫妇从1952—1965年间给长子谭戎生所写的珍贵家书40封及照片,信中谭冠三将军或向家人讲述自己的历史、近况、抒发报国之志,或向子女询问他们的生活学习,留下教子的箴言,展现了将军赤诚向党、以身许国、廉洁治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此外,编著者在每封信后增加了追忆和背景资料内容。
《雪域奇僧更敦群培评传》
本书为20世纪藏族史上的佛门奇僧更敦群培大师(1903-1951)的传记,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清晰勾勒了其游学印度、尼泊尔等地,以及颠沛流离、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遭遇;中篇“精湛闪光的学术创见”,深刻论述了其上承传统藏学、下启现代藏学,开一代新风的治学方法及研究成果;下篇“离经叛道的人文思想”,辩证分析了其充满智慧的启蒙思想和离经叛道的言行。是目前更敦群培研究中资料最丰富、论述最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对于研究20世纪藏族史以及藏族学术文化和思想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佛之主事们——殖民主义下的佛教研究》
本书是西方佛教研究领域的第一部批评史,也是将殖民时代和后殖民时代的文化研究的深刻见解应用于佛教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作品。在对19世纪早期佛教研究的起源做了一个概述后,便将焦点放在斯坦因(A. Stein)、铃木大拙(D. T. Suzuki),以及荣格(C. G. Jung)等重要的“佛之主事者”身上。他们创造并维系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从而对佛教在西方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山水文化:阿尼玛卿志
阿尼玛卿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为古老雍仲苯教的圣地。阿尼玛卿山神被藏族人认为是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专掌安多地区的山河浮沉和沧桑巨变,是藏族的救护者。本书的研究对象即为阿尼玛卿山及其山神,主要叙述了阿尼玛卿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献记载及其变迁、神话传说中的山神及其系谱、对阿尼玛卿的供养及其朝圣、与史诗格萨尔王的关系等,可读性较强。
西夏文藏传佛教史料:“大手印”法经典研究
本书将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中有关藏传佛教,主要是“大手印”法的文本择选、汉译、注释,并与藏传佛教汉译典籍《大乘要道密集》等所收的相应或相关文本予以比较、分析,对西夏所传藏传佛教中涉及大手印的法本、传承等,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了考证,并附有汉、夏、藏对译词语索引,丰富了西夏文的词汇,是目前西夏文大手印法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为进一步考释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献提供了参考,对研究藏传佛教特别是大手印法在西夏和中原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人口分布变动及人口功能区规划研究
本书广泛吸收国内外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等方法,利用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西藏的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
藏语卫视与藏区发展:策略、机制与模式
本书对当前藏语卫视在自身发展和促进藏区长治久安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体把握;对三大藏区受众的接受心理、收视模式、收视偏好进行调查分析,找到藏语卫视求取传播实效的受众基础和文化依托;通过对发展传播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国外少数民族电视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节目制播经验的总结,提出藏语卫视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内容生产和舆论引导策略,并从内、外两方面设计藏语卫视提升引导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青海藏族聚居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研究
本书以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民族社会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在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本着“问题导向”,通过对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内涵与结构、政府服务供给的价值目标与体系模式等核心问题的研究,梳理和架构符合民族文化特点与农牧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实践路径。主要内容包括:青海藏区自然、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与公共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性;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特质与功能,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表现;青海藏区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差距,公共文化产品价值选择与服务供给模式建构;青海藏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制度保障与政策工具;青海藏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和需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英国收藏新疆出土古藏文文献叙录
本书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出自新疆而今藏于英国的700余件文献,按地域分类,逐一进行说明介绍,包括序号、题名、编号、形制、尺寸、内容提要、著录状况等。本书将与已经刊布的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一起,为有志于敦煌学、藏学以及西北史研究的读者提供可以进一步检索、研究的文献目录平台。
多重维度视阈下藏族聚居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三重维度分析了藏族聚居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并运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协同互补的辩证关系,为深入研究藏族聚居区全面小康社会综合目标的实现构建了合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依托三大路径,围绕五个要素,对藏族聚居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喜马拉雅藏族社会家庭与婚姻研究
本书内容主要是以藏族村落社会为主题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特别提及了与本书有深刻联系的婚姻和家庭经营问题,并追溯其研究史。但本书并非只以呈现关于喜马拉雅西部地区藏族社会的详细研究成果为目的,而是旨在通过参考和借鉴相关藏族农村社会以往的研究成果,论述藏族社会的类型。
《西藏通史·当代卷》(上、下I、下II,共3册)
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西藏通史》分卷本之一。《西藏通史·当代卷》叙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2014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地方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全书41章,分上下编,共3册。上编20章主要叙述西藏当代历史发展脉络,这个时段西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也经历了尖锐复杂的斗争,但成就是第一位的。下编21章主要是西藏各个专业门类或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成果。本书既在于梳理归纳过去,也试图把握西藏最新发展态势,尽力展现丰满而立体的西藏地方当代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拓和探索意义。
《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全1-8册)
本书是国家大型清史纂修工程的子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之一种,由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编译,西藏档案馆编研室扎雅·洛桑普赤博士主编。编译者在该馆珍藏的西藏历史档案中精选1552件,其中藏文档案595件,藏汉文对照档案957件,历经了阅卷、核选、摘抄、整理、修复、拍照、编排、考据、摘由、翻译等等凝聚了多人劳动的成果终告完成,并由中国藏学出版社编辑,以藏文档案影印本2册、汉文译稿排印本1册、藏汉合璧影印本5册出版。书中的档案在时间上自崇德八年起宣统三年止,大致涵盖了整个清代历史时期。举凡西藏地方政体政务、法律法规、寺庙僧侣、驿站交通、民生贸易、赋税钱法、边防界务、战事军队以及外交纠纷、议约等,巨细毕载。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汇编》第五十册
本汇编为影印史料,均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西藏及西康(含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藏区涉及藏事的档案文献。迄止时间为1894—1949年。本汇编所辑史料主要以汉文为主,采用编年体方式,均按档案形成时间依次排列。汇编所辑史料,均为原件翻拍,未作剪辑、删改;为保持档案原貌,档案原有模糊残缺者,一仍其旧。本汇编收录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21日至11月21日的档案182件。内容涉及政治(吴忠信入藏各项事宜、孔庆宗由川入藏受阻、达赖喇嘛灵童征认、坐床等事宜、授热振摄政等西藏地方长官勋章事宜、班禅行辕与甘孜驻军冲突、班禅驻京办事处呈请委派罗桑坚赞为扎什伦布寺扎萨喇嘛等事宜)、经济(达赖喇嘛灵童寻访用款由中央拨付、阿旺坚赞回藏旅费垫付事宜)、文化(邦达昌饶噶在印度噶伦铺设立报馆)等主题。
《法尊法师全集》
《法尊法师全集》共14册,包括翻译、著述、讲记、书信、诗歌多种内容,共约280万字,其中,《入中论善显密意镜》《阿毗达磨俱舍颂释开显解脱道论》《集密五次第摄要》等多种译著,均在尘封多年后首次面世。法尊法师的译作、著述中,除《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外,还有五部大论、密续典籍、仪轨等藏传佛教显密经论的大量内容,读者若想了解藏传佛教的真正内涵,从《全集》中完全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青藏光芒》
《青藏光芒》是一部全景式呈现青藏高原科考研究历程的纪实之作。重点叙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导的青藏科考各阶段,特别是1973—199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进行较大规模考察的经历和成果,以及其后至今二十多年间,青藏研究事业在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科研计划、参与国际科学界全球变化研究中,在地球系统科学各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优异成绩,在推助高原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修订版)
本书依据大量藏文、汉文、波斯文等文字资料,第一次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上古时期西藏和中亚、西亚地区波斯文明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西藏苯教与波斯祆教之间的联系,对我们认识、了解上古西藏的历史有着积极的意义。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学术界同行的关注并获得第二届中国藏学珠峰奖,此次修订再版,参考了近些年新的研究成果,对书中存疑的问题作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1914—1950-中印涉藏关系史-以英帝国外交史为中心
本书是一部关注中英关系、中印关系的大部头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英国是所谓“西藏问题”的始作俑者,在中国近代史上制造“西藏独立”的活动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本书通过分析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从中英关系的角度考察“西藏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英国政府看待“西藏问题”的历史渊源和视角,也为我们了解当今英国对藏政策提供了依据。本书对中印边界冲突等敏感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中印边界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