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东山顶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展现

发布时间:2022-08-06 21:45:00 | 来源:​西藏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周伟团先生的长篇小说《东山顶上》是中国作协2020年重点扶持项目中的一部作品,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献礼之作。该书围绕农奴出身的格桑梅朵姐妹的成长经历以及与进军西藏的解放军战士怡高远和贵族少爷巴鲁云丹之间的爱恨情仇,通过中国共产党在区外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校——西藏民族大学60余年的办学过程,呈现三代人的学习、工作与成长,见证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

《东山顶上》出版后,在西藏民族大学、林芝、拉萨分别举办了研讨会和作品分享会,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评论,现摘录如下。

黄国辉(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

祝贺周伟团先生《东山顶上》出版,这本书是中国作协2020年重点作品扶持工程项目中的一部作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东山顶上》在这个重要的节点上出版,对我们文学界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东山顶上》第一条主线是西藏民族大学从成立到现在的进程,第二条主线是格桑梅朵和怡高远相识、相知、相爱一直到他们家庭几代人的成长过程,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展现。

吉米平阶(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个人的成长史,学校的发展史,社会的进步史,《东山顶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域高原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巨变时代的众生群像,独特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引人入胜,是一部了解西藏历史不可多得的文学佳品。

刘凯(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教授):

《东上顶上》是对西藏民族大学办学历史的挖掘,是对学校办学精神的弘扬,是对一代代民大人的歌颂,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从1957年的西藏公学,到1965年的西藏民族学院,再到2015年的西藏民族大学,几十年来,学校的师生员工一直践行、传承着“老西藏精神”。小说中格桑梅朵、怡高远一家三代人的生命历程,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建设美丽西藏而努力学习,他们为了西藏的稳定、繁荣而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老西藏精神”在他们身上绵延不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西藏民族大学的光辉历史和美好未来。

卢胜利(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这部作品体现了周伟团身上的三个品质:第一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他说“活出自己的精气神”。第二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虽然从事行政工作比较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去创作,但经过生活的沉淀,现在慢慢爆发出来了。第三是通过作品凝练出自己对西藏的情怀,这就是他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祝愿伟团继续热爱生活,仰望文学,伫望西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王斌礼(西藏大学副校长,文章学研究生导师):

《东山顶上》是一部有担当的献礼作品。小说将民族团结和爱情结合,是新题材、新路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周伟团作品里的主人公是充满精气神的,那也是他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谢有顺(中山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副主席):

周伟团先生的长篇小说《东山顶上》,寄情藏陕两地,记述一所大学对于一个地区的特殊意义,并把它置于这几十年西藏的发展史中来观察,从个案见全局,平实中不乏奇险,日常中可见情怀。

王海(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协主席、著名作家):

《东山顶上》是西藏文学的又一大收获,也是陕西文学的又一大收获。这部作品文字清新简洁,故事新颖缠人,在老题材中写出新故事,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周伟团做到了。这是一部让人能安静阅读的书,是一部值得文学界关注和批评的书。

次仁罗布(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

《东山顶上》是西藏文学在金秋之际最大的收获。作为藏族人,我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觉得就是一个藏族人在书写那段生活,感到很亲切。特别是读到洛丹蜕变时,好像又把我童年的记忆唤醒了。

这部作品设计了众多人物,涉及西藏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有贵族、也有农奴;既有僧官,也有俗人;既有革命军人,也有叛匪游徒;既有迷途知返者,也有丧心病狂者;既有藏二代,也有回归藏胞。林林总总,通过这些人在70年里的生活变迁,为西藏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

段刚辉(林芝市副市长、教授):

《东山顶上》有趣,是西藏故事的生动讲述;有料,是西藏民族大学校史的别样书写;有情,是民族团结的真情流淌。

尼玛潘多(西藏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

《东山顶上》以历史脉络为经线,以两姐妹的爱恨情仇为纬线,织出了西藏民族大学发展的华美画卷,更织出了西藏社会发展宏大而波澜壮阔的画面。《东山顶上》是一本社会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融合的好小说,对人性的幽微之处有深刻的探索,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展示了当代作家,特别是一位高校学者应有的胸襟和视野。本书很好地契合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题。

弋舟(《延河》副主编、著名作家):

丹心映校史,长篇小说《东山顶上》用心用力,在题材开掘方面更是匠心别具,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表达,再添文学建构的新采。

王军君(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我是看着《东上顶上》这部沉甸甸的作品从创作到问世的,填补了西藏高校题材长篇小说的空白,全书脉络清晰,情节生动,故事感人,语言轻灵。作者坚持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很好诠释了秦藏两地的深厚情谊,用心书写了中国故事的新篇章。

刘东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

《东山顶上》这本反映西藏教育发展和社会巨变的长篇小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我们深感荣幸。以图书出版献礼西藏教育沧桑70年的巨变,我们感到非常有意义。

苏仲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东山顶上》是周伟团创作的一个突破,这本书描绘的画面结合西藏陕西两地的风土人情更为独特,宏大的社会变迁过程历史感很丰满。作者对史料有比较恰当、娴熟的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显得很自然。

蓝国华(西藏社科院科研处处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一段纯洁美好的真挚爱情;一段燃情岁月的如火激情;一片爱藏建藏的浓烈真情。《东山顶上》以小切口展现大局面,彰显真情怀,抒发正能量,在浪漫的诗意中记录历史的足音,在如歌的行板中舒展时代的画卷,真实描摹了西藏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生动呈现了边关儿女抉择奉献的心路历程。

胡沛萍(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西藏评论家协会理事):

西藏民族大学培养的学生为西藏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之前没有一部作品能体现出来,《东山顶上》做到了。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另外,该书取材繁杂,取舍精当,很好地展示了作者驾驭宏大题材的能力。

杨辉(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这部作品写了近70年西藏波澜壮阔的历史,但我认为作者主要的笔墨放在前30年。而前30年恰恰是社会变化非常大的历史时期,作者通过《东山顶上》写出了这个时代重要的精神史和心灵史。如果能用影视的形式呈现这部作品的内容,我觉得一定会很精彩。

次央(西藏民族大学学工部部长):

《东山顶上》是一本爱国主义教材,我会向西藏民族大学的学生进行推荐。我也觉得可以把它拍成一部电影,让西藏年轻人去了解,从而厚植我们的爱国情怀,知党恩、感党恩。

扎西拉姆(西藏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东山顶上》生动延续了藏汉民族自古以来的深厚情谊,由此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西藏民族大学,这就是这部书的重要意义之一。

张学海(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东山顶上》是一部“红与白的协奏曲”。“红”就是作品里面的革命叙事。建校史是一个宏大的革命主题,这是作品叙述的主要线索。“白“指的是格桑梅朵和怡高远纯洁的爱情故事。历史因为写了个人而有了质感,爱情因为有了宏大历史背景,而显得非常有时代特质。

周德清(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

西藏民族大学的学子,或者跟西藏民族大学学子有各种各样关系的这群人,他们全程参与或者见证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周伟团通过《东山顶上》这样一部小说来表现个人的成长史、西藏民族大学创办的历史以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题材选择非常巧妙,语言叙述非常精妙,故事情节非常奇妙。

徐琴(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周伟团是西藏第一位致力于高校题材创作的作家,从《东山顶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西藏有深厚的情感,对西藏是有大爱的。这部作品体现了汉藏一家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作者对西藏风俗、历史典籍、地貌的描写,经得起社会文化学的考察。

任秀丽(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心上。”当仓央嘉措《在那东山顶上》这首诗出现很多次的时候,浪漫的情节一下就出现了。除了寓意爱情之外,这首诗还寓意主人公对事业的热爱就像热爱明月的玛吉阿米一样。

陶国山(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东山顶上》填补了西藏高校题材作品的空白,体现了周伟团“风景这边独好”的写作技巧,也显示了奇美的地域文化。读这部书,一定会激励更多的人走进西藏,走进援藏的大军里来。

黄波(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好,充满了正能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作品,填补了西藏高校文学题材的空白。

胡艳(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我是“藏三代”,虽然我在区外工作,但是我有很深的边疆情结。我希望把这部呈现西藏和祖国关系史的精彩文学作品,推荐给大众,让更多人了解西藏。

魏春春(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西藏曲水县委副书记):

《东山顶上》以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为切口,展现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以爱情为把手,巧妙地将青年男女的爱情与民族团结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汉藏一家亲、秦藏情谊深的文化意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呈现出社会主义新西藏坎坷而又铿锵的发展路径,且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即无论如何,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前进步伐是不可阻挡的,西藏各族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不可阻挡的。

普布昌居(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

《东山顶上》不仅思想主题积极正面,小说在艺术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第一,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格桑梅朵从一个社会底层的被侮辱者到一名当家作主的国家干部的精神成长全过程,这个人物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格桑梅朵与怡高远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故事有他们个体的特色,也是那个时代一代人情感经历的缩影,作者写出了他们这代人的精神本色,折射出了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时代风貌。第二,细节描写真实感人。《东山顶上》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很生动,突出了人物在特定环境里的心理。

王志华(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周伟团先生的新作《东山顶上》,表现出一种遥远的历史回响,是当代人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的重新勾勒,表现出作者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担当。就《东山顶上》而言,我认为这部书的优长之处,在结构方面是以小见大,从西藏民族大学的历史发展折射出西藏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在语言上是简洁朴素,可读性强;人间烟火气息与历史政治风云很好地交织在一起。

来源:《西藏日报》2022年1月11日第7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