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最新书刊
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大方弘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最近出版图书目录-可供书目(最新出版)
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大方弘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可供图书目录2021-09-03
【周末书荐】张子凌:执着光影体味生命——览读《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
手工鞣制后的牦牛皮封面,24.5厘米长,21厘米宽。但是书的厚度达到了22厘米。宛如一个三面被牦牛皮包裹着的近似正方体。书的另外三个切口面,是匠心独运的用浮雕的手法,雕刻下来的整整一个宏大、巍峨而恒远的青藏高原形制图。
【周末书荐】王维强著:《没有主人的法座——甘丹赤巴述评》
【周末书荐】王维强著:《没有主人的法座——甘丹赤巴述评》
【书荐】乌云毕力格、黄维忠主编:《十五志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五周年教师论文集》
【书荐】乌云毕力格、黄维忠主编:《十五志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五周年教师论文集》
【周末书荐】陈玮主编:《中国各民族交往交融史暨第二届甘青民族走廊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姻等过程中,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内容不断趋全、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各民族的发展演变都是在既保持自身特色,又不断吸收容纳其他民族成分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些民族经过产生、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包括今天 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多民族历史演进的这个规律,造就了我国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相互依存的经贸往来以及相互亲近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更进一步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本论文集中有十余篇论文从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周末书荐】郑堆主编:《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行持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这样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和背景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课题组,也迎来了属于它的“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课题组的首要任务是,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引导宗教界对教规教义作出通俗易懂、与时俱进的阐释”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开启教义阐释工作新征程,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为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夯实基础。
【书荐】南加才让:不被遗忘的隐秘乐园——《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推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西藏门隅地区的研究,硕果累累。然而在已经面世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中,关注的焦点大多是英国侵略西藏地方的历史和印度继承英国殖民主义的衣钵对我国边境的侵占,有关门隅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仅限于专题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这不仅无法对门隅地区历史文化取得总体上的认识,而且不利于专题研究的深入开展。2014年5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巴桑罗布先生所著的《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一书,就是适应学术界这一迫切需要而问世的力作,也是作者多年积累、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著名藏学家陈庆英先生专门为该书作序。202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对此书进行了二次印刷,足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
【周末书荐】次旦扎西主编:《山南文化通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从学理分析和研究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内涵,是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努力的领域,他们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积淀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传统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同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书荐】张子凌:《印度对华战争》中文译本的翻译出版始末
该书回顾了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演变和印度边境政策的形成过程,着重叙述了印度方面如何一步步走上同中国对撞的道路,触发了边境战争,以及印军失败的全部过程和停火后印度局势的变化。由于《印度对华战争》一书客观叙述和分析了中印边境问题和冲突的背景,说明冲突是印度政府推行“前进政策”的结果。此书出版后一度反响强烈,曾被认为是可信度很高的权威著作。
【周末书荐】格勒:李安宅和他的《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30年来,我自由而幸福地遨游在人类学、藏学两个学术的湖泊里,从过去一个学术界年轻而略有傲气的初生牛犊,如今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而又不得不前思后想、左右兼顾的老教授,并于2011年正式决定离开喧嚣的大都市北京,来到世界上最宜居的“成功之城”成都,终于开始了我多年渴望而不可及的校园生活。
【周末书荐】藏学新书早知道,近期重点图书推荐
藏学新书至,早承师友知。
【周末书荐】诺杰·洛桑嘉措、陈丹青、张青主编:《林芝:工布秘境》
尼池是一个村庄,就在318国道边上,东距八一镇约有10公里。村里有一座苯教的拉康(神殿),叫尼池拉康。这座拉康又是为了村中的一座古树而建造,这棵古树有数千年历史,至今郁郁葱葱,在苯教的叙事中,这棵大树或许有16000年的历史,是雍仲苯教的创始人辛饶米沃来到林芝的标记。
【周末书荐】胡岩、周新:《美国人眼中的旧西藏》
为读者提供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书,用尽量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兼有可读性和学术性的文字和图片,叙述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眼中的旧西藏,是笔者写作此书的目的。
【周末书荐】[英]罗伯特·比尔著向红笳译:《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
下面为大家介绍藏传佛教中的象征物与供物:三宝、三胜兽、和气四瑞、六长寿、三大菩萨、七供碗、祥麟法轮。在传统上,常青的松柏也与鹿、鹤画在一起,成为长寿三象征。佛像或圆满大师像放在圣坛中央,代表着佛陀的圆满之身。
【周末书荐】[意]南卡诺布著 陈践译:《川康牧区行》
南卡诺布教授所著的《བྱང་འབྲོག་གི་ལམ་ཡིག》,1988年汉译出版,书名《川康牧区行》。本人曾以此书为教材,授课两次,无论国内学生还是国外学生,学习后都说收获很大,因为这些鲜活的牧区情景,在浩如烟海的藏文典籍中是见不到的,而且很多情景正在逐渐消失中。而《川康牧区行》,如同一卷清晰的胶片,给我们留住了20世纪50年代川康牧区之全貌,保住了那个年代这一页“史书”,十分珍贵。
【周末书荐】洛桑灵智多杰主编:青藏高原山水文化(导论)
藏族的宗教信仰经历了自然崇拜宗教、苯教与佛教时期。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神山是宗教崇拜和宗教传播的产物:是社会文化造就了神山,而不是自然生成了神山。是人创造了神山,而不是神山创造了人。神山是区域社会群体按照自身生存的组织需要和精神需求而将自然的山体人格化,于是才创造出一个新的、异于自然山体的“神圣之山”。神山圣水是高原藏族创造出来的社会文化符号,是藏族宗教的外显标志。高原最古老的神山是早期自然崇拜宗教的产物,而后苯教和佛教按自己的宇宙观、区域观、人生观对神山进行了新的解释和组合,形成了系统的神山崇拜体系。因此,本章对藏族苯教和佛教的宇宙观和生态观略作探讨。
【周末书荐】南加才让: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读谭冠三、谭戎生家书集《将门家风》
这是一部记录成长的图书,是红色家风传承的故事。父亲和儿子是共同的作者。
【书荐】首都北京的藏文典籍资源
【周末书荐】郑堆主编:《十七条协议》与有关西藏历史问题研究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自此西藏人民永远脱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平等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中,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西藏和平解放,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粉碎了反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西藏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在新中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同祖国各族人民一道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周末书荐】格勒等编著: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
本书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伊始牵头组织的国家重点课题《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研究》成果。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格勒任课题组副组长,课题组多次深入藏北高原腹地,挖掘整理藏北牧民第一手资料,历尽艰辛,始得成书。该书由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2002年再版。该书一经问世,受到国内外藏学界和社会人类学界极高评价,世界著名的日本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教授认为“《藏北牧民》是迄今为止,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西藏社会的最好的一本书”。荣获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二等奖。虽已出版近30年,但每次阅读仍然会被书中对藏北高原历史和牧民的游牧生活深入详细的剖析所震撼,现在,让我们再次翻开书页,一起走进苍茫的历史深处……
【藏学书荐】中国藏学出版社近期重点推荐书单
藏学新书至,早承师友知。以下内容是近期新书重点推荐书单。
1
2
3
4
5
6
7
8
9
10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