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国内藏学
国际交流
专家学者
学术平台
走近藏学
中心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重大项目
党建工作
研究机构
科研动态
专家观点
外事活动
国际藏学
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
国内藏学专家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
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藏学珠峰论坛
藏研中心专家讲坛
重大调研项目成果交流汇报会
青年藏学会
首页
>
国内藏学
>
专家观点
>
史海钩沉
张云:西藏民主改革的实施及其伟大历史地位
没有6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就没有百万人命运的巨大改变,没有西藏地方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更没有60年来西藏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在元明清三朝之中,清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最为成熟和完善,不仅取得良好的施治效果,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伟洲:清代驻藏大臣巡边制度考
设官驻军是清政府加强对藏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驻藏大臣作为清政府派往西藏的最高行政官员,巡边是其履行治藏职责的重要方面。
冯智:清代中尼边境历史文化交流与强边思考
强边是西藏“四件大事”之一。西藏边境的安全、稳定、发展和开放,事关国家安全和稳定,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新石器时代包裹”:考古资料所见青藏高原早期人类发展阶段及经济社会状况
在网络购物发达的当下,快递包裹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而“新石器时代包裹”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个陌生的词汇。
吴均先生遗作:简述历史上的汉藏文化交流
在我国,藏汉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公元前两千年前,传说中苯教就在青藏高原传播,苯教文化已渗透于我国西部羌人各部,也进而东向与华夏文化交流,藏文化和语言中对华夏人及其以后的汉人始终称为嘉(rgya),这就是夏人“夏”的对音(古汉语中“夏”读为“嘉”),一直使用至今。
扎洛、敖见:清代藏南日纳宗归属问题探析
自1888年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后,日纳宗的归属就成为其后百余年中外治史者争论不休的问题。在首次披露第八世达赖喇嘛将日纳宗赏借给哲孟雄(锡金)的藏文历史文书基础上,作者梳理乾隆五十九年勘界过程中从“日纳宗非藏属”到确定边界在“日纳宗迤北”的变化过程,证明噶厦有关日纳宗、隆吐山等地为藏属的立场得到藏、汉文历史文献支持。1888年战争前后,驻藏大臣文硕和升泰有关日纳宗、隆吐山归属的观点分歧虽表现为对相关文献取舍、理解上的差异,本质上是对清朝妥协投降政策的不同态度。
陈浩、朱立平、陈发虎:世界史视角下青藏高原对我国的地缘安全屏障作用
青藏高原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地球第三极、世界屋脊,也是地缘政治上的一道安全屏障。目前关于青藏高原的历史地缘政治研究鲜少,与其战略价值不相称。
张云:“自古说”与“共创说”——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个亟待明确的重大理论和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的历史研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深度认识问题,特别在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和坚持基本原则方面,要坚持中国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创说”和各民族、民族聚居区自古属于中国的“自古说”的基本观点,加强对中国史、中国民族史研究。
梁俊艳:尼赫鲁政府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活动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史料,深入探讨了印度尼赫鲁政府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有关活动,并分析了这些活动背后的国际关系形势和政治思想动因。
班玛更珠:从萨班《致蕃人书》和阿沛《致噶厦的信》论中央政府争取和平统一西藏的策略及其实施
本文以萨迦班智达的《致蕃人书》和阿沛·阿旺晋美的《致噶厦的信》为例,就当时蒙古汗国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如何通过政治争取工作实现和平统一西藏的策略及其实施进行初步探讨。
陈荣泽: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藏语是藏族使用的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藏缅语族中分布最广的语言,在境内外都有分布。境内藏语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五省区,使用人口为459.3万[1]。境外藏语分布在毗邻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尚无确切统计数据,仅知在巴基斯坦巴尔蒂语的使用人口约为20万[2]。本文重点探讨现代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霍巍、杨清凡:西藏高原吐蕃考古与象雄考古的新阶段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开始推进西藏的文化建设事业。西藏考古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取得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的重大成就,就是其中标志性的成果之一。
喜饶尼玛:西藏高僧的抗日活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阶层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
周翔、陈科有:20世纪50年代新疆进藏先遣连获胜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顺应西藏各族人民的呼声,将解放西藏提上了议事日程。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受命进军西藏,作为探路性质的一支解放军非主力部队——“先遣连”,于8月1日率先进军藏北高原,开启了解放西藏的历程。
从壮丽70年解读三个“为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地球之巅”不断刻写历史:彻底粉碎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维护了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崭新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李希光、王清华:“走在新旧西藏之间”——托平夫妇的西藏叙事研究
本文节选自《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题目为编者所加。文章原标题《他们不相信香格里拉神话——托平夫妇的西藏叙事研究》。
程越:党治理西藏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思考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回顾总结党治理西藏的历史进程,可以增添我们的前行动力。
张红光:迪庆在支援西藏和平解放中的历史贡献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等重要历史时期,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陈宗荣:今天为什么要纪念西藏和平解放 ——应该持什么样的历史观
西藏和平解放已经70年了,每年到5月23日这个西藏和平解放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来纪念和庆祝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
1
2
3
4
5
6
7
8
9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