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尊像集成:清康熙北京版藏文《甘珠尔》初印本插图
【丛书】藏传佛教图像学丛书
【版本提供】民族文化宫图书馆
【拍摄】魏文
【整理、导读】魏文、杨鸿蛟
【出版单位】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第1版
【定价】138.00元
【ISBN】978-7-5211-0538-4
1.内容简介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现藏清康熙北京雕印藏文《甘珠尔》朱印本全藏一套(以下简称“康熙北京版”),原为清宫内府旧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故宫博物院调拨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该版系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为祈愿祖母孝庄文皇后“遐龄永锡”,嫡母孝惠章皇后“纯嘏殷流”特拨内帑虔心雕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已有部分大乘显教经典付梓刷印,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全藏方告竣工。刷印装为106函,后又因布顿大师所译“发辫飘举续”(Ral pa gyen brdzes kyi rgyud)占据的经页数量约有一函,因此又增加了一函(Za),形成了107函的总量,宝积部(dKon brtsegs)又增补了两个新文本,同时也通过修补经版的方式进行了千余处订正。经统计,用梨木经版(尺寸为63×19cm)总共33206块,其所据底本据称为西藏夏鲁寺所藏古写本,实即永乐北京版《甘珠尔》,也就是源自辛岛静志(Seishi Karashima)所谓之《甘珠尔》东部系统蔡巴(Tshal pa)古写本。
康熙北京版全藏共有经典1055部。其中起首为汉、藏、满、蒙古四体对照的数篇序疏,其中包括康熙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御制番藏经序》、主持刊刻工作的和硕裕亲王福全(1653—1703)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六日所呈《请序疏》、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初一日礼部尚书介山等《覆请序疏》及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全藏刊成后列出参与编撰的105名职官名录。在这以后是经藏正文,内容依次为《秘密部》25函、《般若部》24函、《大宝积部》6函、《华严部》6函、《诸经部》32函、《戒律部》13函,以及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撰写的汉、藏、蒙古、满四种文字对照的《善逝宝经广示目录》(bDe bar gshegs pavi gsung rab rin po chevi dkar chag bstan pa rgyas pavi nyi vod)一函,此目为蔡巴·贡噶多吉(Tshal pa kun dgav rdo rje,1309—1364)编写,完成于1323至1348年间。每函由经衣、护经板、经页组成,护经板分上、下两块,长72厘米、宽22厘米、厚2.1厘米,外裱蓝纸,经板内侧正中内凹,作为每函经文首页,两端朱印线刻尊像,其上覆盖黄地暗花如意云纹锦缎经帘,衬里为紫红色绸,下方护经板印有四尊护法神。经页为双面朱印,四周双栏,栏框左侧刊汉文经名与页码,右侧为藏文经名和页码。经墙绘四角束腰立柱,于四面形成壸门开光,开光内绘制藏传佛教吉祥图案等主题,经墙两侧彩绘缠枝莲托八吉祥纹样,两端分绘三宝珠与拱形背龛,背龛中央书写每函经名。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所藏是目前所知仅有的康熙北京版《甘珠尔》初印本全藏,具有十分珍贵的版本学价值,尤其是每部经函扉页朱印线刻的佛教尊像,完整覆刻自永乐版《甘珠尔》的全套尊神图像,共计200余尊。这些图像的内容与风格与永乐版《甘珠尔》别无二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15世纪初宫廷汉藏佛教艺术及其影响提供了全面而典型的图像资料。扉画尊像题材涵盖佛、菩萨、本尊、护法、佛母诸多类别,其中佛尊数量与种类居多,初步辨认出的有十方佛、药师七佛、贤劫千佛、三十五佛、三世佛以及《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所出诸佛等。通过比对尊像与康熙北京版全藏目录也即《善逝宝经广示目录》可知两者关系密切,这些尊像神系的排布主要是对康熙北京版经文内容的图像化,同时继承了早期藏传佛教尊像题材尤其是佛经插图神系的传统。然而,如此重要的图像资料此前却从未全面公布。
有鉴于此,本书即以系统整理、公布此《甘珠尔》扉画尊像为主要工作内容,除了将每尊佛像下方的藏文名号题记加以释读,还将其对应之汉、梵名号一并列于各尊扉画之下。为更好地发掘这部《甘珠尔》及其扉画图像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本书亦专设汉英对照的长篇导读,从刊刻缘起、版本源流、图像体系、风格来源等予以较为全面地梳理、分析和研究。此外,亦将汉、藏、满、蒙四体对照的序疏与职官名录录文,连同四体尊号名称索引一并作为附录缀于书后以嘉惠读者。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所藏的康熙北京版是目前所知仅见的这一版本的初印本全藏,其扉画尊像具有多元风貌,继承了元代宫廷作坊西天梵相样式,同时也反映了15世纪初明代宫廷与西藏本土汉藏佛教艺术的时代风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首次将这套图像公布于世,期望为学术界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同时也为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提供重要的图像史料依据。
2.目录
3.内页书影
购书请扫码进入中国藏学官方书店: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