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书荐】扎洛主编:乡村振兴实践探索与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4-12-02 09:23:07 | 来源:中国藏学出版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

序一

第二届青藏高原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

郑堆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2020年在青海省祁连县召开首届青藏高原发展论坛后,再次聚焦西藏和涉藏州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下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意见》强调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中央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学深悟透中央精神,并转化为行动自觉。

西藏和涉藏州县党委政府闻令而动,积极响应,结合发展基础,编制出台了符合各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规划。整体看,4年来西藏和涉藏州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充分发挥“四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政策效应,严密监测边缘户收入动态,防止出现大面积返贫现象。实践证明,有中央的特殊扶持政策、各对口援藏省市的无私帮助,有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西藏和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的条件下,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1年,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和14%,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2021年,青海省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其他涉藏州县的发展也势头不减,高歌猛进。

西藏和涉藏州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我国藏学研究队伍肩负为西藏和涉藏州县的发展与治理提供理论咨询的重要使命,藏学界必须始终聚焦中心工作,胸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当前,西藏和涉藏州县乡村振兴战略正向纵深推进,学术界应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深刻领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广泛交流各地成功经验,深入研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挑战难题,通过思想碰撞,集中攻坚,在学术探索上取得突破,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使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从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针对性地设立了《西藏与涉藏工作重点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协议,在西藏7个地市设立9个长期观察点,认真开展全样本问卷调研并做定期发展信息追踪。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前,根据相关部署,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交了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题报告,相关内容已经被吸收到中央文件中。2020年,我们设计了“青藏高原发展论坛”学术交流平台,决定每年选择一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绩优异的县份,召开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目的是凝聚全国藏学研究力量,共同研讨理论和实践难题,关注发展前沿。2020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青海社会科学院在青海省祁连县联合召开了“首届青藏高原发展论坛暨青藏高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会后正式出版了论文集。第二届青藏高原发展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青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原计划2021年秋天在青海省贵德县举办,因为新冠疫情爆发,会期一推再推,只好改为线上举办。相信线上会议同样能充分交流意见,深化议题研讨,撞出智慧火化,凝聚学术共识。

郑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

2022年6月11日


序二

在“第二届青藏高原发展论坛暨西藏与涉藏州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曹广超

6月的青藏高原碧草青青,清爽怡人。鉴于疫防的需要,原本线下举行的本次论坛,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毛学荣因重要公务无法参会,在此向各位深表歉意。

脱贫攻坚谋出路,乡村振兴促发展。应时代之召唤,呼社会之所需,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我校举办的“第二届青藏高原发展论坛暨西藏与涉藏州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学术研讨会”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今天正式开幕了。我们相聚云端,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共同品鉴纯甄浓厚的高原学术盛宴。我受毛学荣书记委托,代表青海师范大学向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

青海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58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青海省高端人才创新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近300人。在校学生近15000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900人。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内一流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中国史、地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及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2012年伦敦奥运会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切阳什姐就是我校学生的杰出代表。建校66年来,为高原地区培养各类人才十余万名,有力服务和支撑了高原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为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服务地方社会能力,学校主动融入国家和青海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建立“团队式”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南方科技大学等9所知名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设有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藏族地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有1个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各位领导、专家,新时代引领青藏高原乡村振兴新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踏上青藏高原考察,多次对高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近年来,各位专家紧紧围绕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广泛展开各领域学术研究,在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灾害救助、民族团结、法治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6年以来,学校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组建了一支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队伍,完成了陕、甘、新、青、宁等西北五省50多个县的成效评估和退出评估工作;2021年10月,还完成了青海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起到了质检仪和助推器的作用,学校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优秀单位的荣誉。

青藏高原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和民族团结高地,物产丰富,文化脉络绵长,虽与全国同步打赢脱贫攻坚战,但因其区位特殊性,仍处于欠发达状态,乡村振兴任务异常艰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合作,主动发挥研究优势,加强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探索乡村振兴高原模式,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术支撑和区域样本。

今天的研讨会是对各位专家以往成果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规划。我们相信通过此次研讨,各位专家学者定能广结良缘,增进友谊;定能发表高见,集思广益;定能善听善取,促成共识,为今后各领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共同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理论问题和实践研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进,促进高原社会治理水平再上台阶。

曹广超(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

2022年6月11日

购书请扫码进入中国藏学官方书店: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