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书荐】张子凌:记忆的证明——读《共同书写的历史——外地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口述史(1950—1979)》有感

发布时间:2024-11-04 10:55:39 | 来源:​中国西藏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图为《共同书写的历史——外地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口述史(1950—1979)》一书

《共同书写的历史——外地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口述史(1950—1979)》(以下简称《口述史》)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4年8月出版,作者为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教授李志农为代表的师生学术调研团队。

本书31位访谈对象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早一批支援云南迪庆建设的外地干部。第一批是从1950年至195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前,为全面解放迪庆,巩固新生政权作出贡献的军人、民族工作队和土改工作队成员;第二批是1957年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后,为加快地方发展,以及满足建立新的职能部门的需要,经由组织调配或主动申请而来的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涉及党政、科技、教育、医疗、金融、林业和交通等领域。他们于1950—1979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克服生理、心理及生活、工作条件上的重重困难来到迪庆并长期扎根在这里,与当地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团结互助,共同推动了迪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沧桑巨变。作为迪庆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援力量,他们在迪庆的解放和社会建设事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迪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全书按访谈内容共分为民主改革、党政军旅、医疗卫生、民族教育、财经基建、农林牧业六篇,并在书后附有接受访谈的外地干部名单和照片节选。

图为2021年4月,李志农(左)在昆明访谈赵鹤阳老人。供图:李志农

图为2021年3月,《口述史》一书的几位作者在丽江访谈和凤楼、和爱琴夫妇。供图:李志农

口述史拥有文字史料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一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呈现讲述者的日常生活及个体的经历,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体的历史去了解其背后的社会,即通过对个人记忆的了解进而认识和理解社会整体。此外口述材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并通过与文献资料的互为佐证增强历史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口述史采访是严谨的科学活动,不是道听途说故事的随意采集。本书在编辑过程中,也严格遵从口述史的规范化要求,按照采访录音——将录音整理成文字——核对形成初稿——交给被访谈人核实的工作步骤展开,最大程度地确保口述材料的真实性。

在本书的序言中,李志农教授反复提到“集体记忆”的概念。集体记忆以及通常用来表征集体记忆个体的口述历史,是一项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尤其作为社会学、人类学者惯常使用的“法宝”,并非是单纯的个人经验的简单累加,而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内成员共享往事的结果,通过记忆,可以获知有关人群的认同体系和社会关系。将个体的生命置于群体或命运共同体共享的历史及经验中来解释,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历程有赖于他们生存其间的群体氛围;另一方面也正是依靠个体的历史经验,才有了群体的整体心理态势和精神氛围。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本书叙述的外地干部通过口述形式重温的“各民族共同书写迪庆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个体心理与集体心态互为镶嵌的精神铸炼史。就外地干部的心路历程而言,通过他们的口头叙述所彰显出的个人生命史,读者能够清晰看到他们一生是如何镶嵌到了迪庆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轨迹之中。伴随着社会变迁,他们各自拥有又相互共有的人生体验促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也最终通过互动、认同与共情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相似的精神气质与共有心态。

图为访谈对象杨公衍(中间)为迪庆群众义诊。供图:李志农

接受访谈的外地干部中,最年长的100岁,最年轻的也有69岁,尽管年龄相差较大,但因为大都经历过迪庆在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变迁过程,依旧属于一个“同期群”。外地干部作为改变迪庆社会面貌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虽然他们的家庭出身、民族成分、文化水平、人生际遇、从事行业各有不同,但是普遍支援意志坚定、文化程度高、居住时间长、融入程度深。援助迪庆的人生转折与社会阅历使得他们的个人生命史镶嵌在迪庆社会沧桑巨变之中,由此经历了一场与迪庆社会变迁同向而行的个体心理或精神蜕变。这场蜕变重构了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升华了他们的精神境界。

图为1963年,访谈对象牛宿光(前排左二)与德钦中学初中三班毕业合影。供图:李志农

图为1965年,云南省财贸工作组为访谈对象艾亚贤发的录取通知书。供图:李志农

接受访谈的人中,有迪庆州最年长的离休干部、百岁老人朱剑锋(2023年逝世);有“军中焦裕禄”“高原扶贫官”瞿云福;有迪庆“林巧稚”、妇产科医生谢辉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夫妇彭晓富、邓楚芳;有开创迪庆经贸事业的金融专家刘腾龙;还有致力迪庆林业资源开发保护,使荒山变青岭的林业干部陈兴元。从青葱岁月灼灼韶华,到白发染鬓迟暮之年;从初到高原的不适应,到深深扎根的离不开;从陌生客套的外乡人,到情同手足的一家亲。外地干部们在与各族民众建立深厚感情的同时,也给迪庆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力量。这其中有困难、有辛酸、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成就、是坚定、是鼓舞。他们“献完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动人故事在高原上代代相传,他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勇于斗争、善于团结的精神更是为各族人民歌颂和赞扬。所有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初心和使命——解放迪庆、建设迪庆和发展迪庆,他们用赤胆和忠诚真正诠释了“扎根高原、无怨无悔”的铮铮誓言。

图为访谈对象朱剑锋在下乡期间帮助当地人犁地。供图:李志农

图为2021年3月,李志农等《口述史》一书的作者与访谈对象朱兰溪一同看老照片。供图:李志农

本书作为李志农教授师生团队的又一部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的专著,其创作初心就像《成为人类学家》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学之所以迷人,不在于堂吉诃德式的田野豪情,而在于与他人相遇,以及那些在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平凡但动人的情感交换。”正是在这样的情怀感召下,才有了这本书真实还原扎根迪庆的外地干部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图景。

毋庸置疑,每一位外地干部在迪庆的生活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他们之中的每个人都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书写者。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建设历程是见证各民族共同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的鲜活素材。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述史》一书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深度挖掘新中国成立以来到迪庆改革开放前外地干部的支援实践,同时大力宣传他们之中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迹,让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对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观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西藏网,作者张子凌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