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红山红土地”的横断山脉北部。昌都市西北部为辽阔的高山草原,中南部自西向东矗立着巍峨峻拔的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和芒康山。在这逶迤绵延的昌都中南部山脉间,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向南滔滔流去,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川夹一山”的三江峡谷地带,故我们形象地称昌都地域文化为康区昌都“三江峡谷文化”。这些深沟峡谷形如一条条沟通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交通的天然通道,成为古代部落人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徙活动的民族走廊。
昌都市是青藏高原人类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连接藏、川、青、滇的交通枢纽,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转站,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西藏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昌都市既是西藏自治区所辖七地(市)之一,又是藏族传统三大区域划分中康区的核心地区。5000年前,勤劳、勇敢、智慧和富于开拓创新的昌都先民,凭着自己劳动的双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三江峡谷的昌都,创造了令世人称道的“卡若文化”。随后,卡若文化又经过三四千年的发展,更多地从中华母文化的机体里不断汲取各种文化营养的同时,也接受了邻近其他文化圈的某些文化因子,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有震撼力的藏族地域文化——康区昌都地域文化或叫藏东昌都“三江峡谷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相互学习、吸收、碰撞和融合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藏族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藏族地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明认同为本,以藏族原始信仰和苯教文化为根基,以藏族本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为主线,在“象雄”文化、“雅隆”文化、“布达拉宫”文化、“后藏”文化、“羌塘”文化、“工布”文化、康区“三江峡谷文化”、四川青海云南甘肃涉藏州县文化等融合的基础上,吸收周边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在青藏高原特殊人文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统一特色、鲜明地域特色的藏族地域文化。康区昌都地域文化又是藏族地域文化中具有康区昌都特点的地域文化之一。藏族地域文化与康区昌都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同源异流和母与子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并无本质的区别。本书中提到的康区昌都地域文化与昌都“三江峡谷文化”是同一概念,前者是学术意义上的表述,后者是地理生态意义上的形象概括。昌都地域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昌都人民在漫长的自然斗争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指精神文明为主,适当兼顾精神文明领域中固化的物质文明。本书中昌都地域文化是指狭义的地域文化,同时适当兼顾并延伸至新中国成立后吸纳融合的部分新文化要素。具体包括舞蹈、绘画、藏戏、宗教艺术、雕塑、民间文学、教育、节日、服饰、饮食、建筑、古道、科技、体育、礼仪、婚姻、禁忌、丧葬、司法、发誓与盟誓、行帮组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旅游景点、印章、匾额、图书、代表性文化人物,以及传统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与借鉴等。
康区昌都地域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至少可以把昌都地域文化的起源与萌芽期实实在在地定格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遗址。1986年发掘的同属于卡若文化的小恩达遗址、察雅江钦遗址,以及之后发现的昌都沙贡遗址、察雅比果遗址等,表明了新石器文化在昌都地区的扩展,有力地证明了昌都一带是藏民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第二阶段从公元前2世纪左右到公元6世纪是昌都地域文化的酝酿期。在此期间苯教文化已传入昌都地区,为昌都一带的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这个阶段留下的八宿拉鲁卡岩画、贡觉香贝墓葬、洛隆柔旺卡墓地、边坝曲赤岗墓地、部落文化、苯教寺庙乃至民间文学及卓舞锅庄文化,以及古代“民族走廊”文化等是其代表性的文化。第三阶段是从公元7世纪至13世纪的昌都地域文化的形成期。在这个时期,藏传佛教的正式形成,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了昌都三江峡谷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同时,包括昌都在内的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的历史,促成了昌都文明向东发展即向中华文明发展和靠拢的趋势,使昌都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色彩。在这个阶段昌都地域文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察雅仁达摩崖造像、芒康邦达石刻艺术,昌都代表性的寺庙嘎玛寺、塘夏寺、学寺、类乌齐寺、瓦热寺、宗沙寺等,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昌都热巴舞,以及纵贯昌都全境的“茶马古道”等代表性文化在此时形成且广泛流传。在这个阶段,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中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昌都地域文化,同时,域外的尼泊尔工匠和画师等开始进入昌都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第四阶段从14世纪至20世纪是昌都地域文化的成熟期。昌都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大体在此时形成并成熟:昌都众多音乐舞蹈品种包括芒康弦子等文化艺术以及昌都本土画派嘎玛噶赤的正式形成,昌都一大批重要寺庙如昌都寺、察雅寺、康巴寺、八宿寺、左贡寺、维色寺、孜托寺、边坝寺、甲桑卡寺、卓珍寺、字嘎寺等,昌都清真寺、芒康盐井天主教堂等重要寺庙道观及宗教文化艺术的成熟与形成,1683年昌都寺藏文《甘珠尔》木刻版的问世,以及昌都一批名乡名艺先后形成,都说明昌都地域文化进入成熟期。
昌都在西藏乃至在整个涉藏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对昌都战略地位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据成书于1751年的《西藏志》中说,昌都“乃川、滇、西藏三界之中最为重地。两河环抱,左右有大木桥,东走四川,南达云南,西通西藏,北通青海,乃扼要之区”。昌都地区处于西藏的东缘和连接内地川、滇、青的前沿,这种地缘关系上的双重性,使其时常处于很敏感的一个特殊区域,也决定了昌都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政府总结历朝历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藏经验教训,认识到“藏仅为川滇之毛,康则为川滇之皮;藏仅为川滇之唇,康则为川滇之齿,且为川滇之咽喉”,进而总结出了“治藏必先安康”的方略。1906年,驻藏大臣联豫在昌都实地考察后向朝廷呈报的奏折中说:“察木多(昌都)地势虽小,然襟山带河,为四川、云南、青海等处入藏咽喉,最居形胜。是亦宜著意经营,固我边圉”。1950年,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政委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深刻地指出:“占领昌都就会震动全藏,促使内部分化”。从中可看到毛泽东和邓小平对进军西藏的关注程度,更可以看到昌都在进军西藏中的战略地位和决定意义。曾担任进军西藏部队的十八军司令员,亲自指挥昌都战役的张国华将军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论述了昌都的战略地位:“昌都是西藏东部的门户,是我军入藏的咽喉要道,是祖国高原地区的战略枢纽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90年10月,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在昌都解放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昌都地处藏、青、川、滇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昌都的稳定对全区乃至整个藏区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10月15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创造性地把昌都地区的发展与稳定放在西藏乃至全国的大局中谋划,史无前例地召开了自治区党委政府“昌都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讲话指出:“昌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昌都是西藏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治藏必先安康’,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昌都在西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第一,昌都是西藏与内地联系交流的重要门户。第二,昌都是资源极其丰富的‘三江’宝地。第三,昌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藏东明珠。第四,昌都是维护全区稳定的战略屏障。昌都的稳定事关全区的稳定,事关整个藏区乃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以上领导对昌都战略地位的论述,各有侧重,但总的趋势是一次比一次深化、一次比一次全面。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达到了新的高度,有了新的深化。
在学术界,对昌都地域文化艺术地位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自古昌都就处于连接内地和西藏商贸的中心地带,起到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著名康藏史学权威任乃强老先生把昌都放在整个康区的大局,指出昌都“夙为康区中心”,“历为康境重镇”。著名藏学家陈庆英研究员对卡若遗址做了高度评价:“昌都卡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才是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石器时代考古成就。”卡若遗址的发现更是奠定了昌都作为康区乃至藏族远古文化发祥地的地位。2000年,由著名藏学家格勒博士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的《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对昌都地区有一段结论性的权威评价:“昌都历来就是藏东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昌都地区是藏民族起源及藏族悠久历史文化产生、形成的重要地区,在西藏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上评价从昌都的战略地位、藏民族起源和藏族历史文化重要根源的角度,阐述了昌都历史文化的战略地位。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0月,在昌都举办的“第七届藏、川、青、滇毗邻地区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期间,由昌都地区提议并邀请国内知名藏学专家在“藏东明珠”昌都举办“康巴文化高峰论坛”。来自京、沪、川、滇、青、甘、藏等地的30多位藏学专家,共同达成《康巴文化高峰论坛昌都共识》,其中对昌都文化地位的共识是:“昌都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地处康巴腹地,是藏族古文明的中心之一,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昌都地区自古以来是各民族生存、迁徙和融合的重要走廊,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夙为康区中心,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积淀厚重,为西藏文化大区。”以上这些论述代表了当今学术界对昌都历史、政治、文化、战略定位的最新观点、最高成就,有着重要的学术指导和认识意义。
与此同时,昌都一大批著名人物涌现,如达隆噶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为西藏纳入元朝中央管辖作出贡献的噶举派高僧噶玛拔希、著名藏医药物学家德玛·丹增平措、开创嘎玛噶赤画派的却扎西和嘎学·嘎玛扎西、著名民间画家普布泽仁和日巴旺堆、钟情于民间文学的帕巴拉·次成加村、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格热·索朗列旦(诺拉),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顶级说唱艺人扎巴、桑珠、卡察扎巴·阿旺嘉措等,“西藏革命党”创建者邦达饶嘎、西藏传奇巨商邦达多吉、著名藏医药大师堪布措如·次朗等,精英辈出,群英灿烂。以上这些昌都籍的人物在藏族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在藏汉文化交流交融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使昌都三江峡谷的传统文化熠熠生辉,为世人所瞩目与敬仰。
康区昌都地域文化博大庞杂,品种丰富,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本书试图用数字解码的形式归纳概括昌都地域文化艺术。目前,昌都市拥有各类文物点6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9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7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10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26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8处、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全市现有4A级景点2处、3A级景点17处、2A级景点5处,其他景点95处。目前,昌都市保存的文化艺术品种有民间三大舞蹈、四大画派、四类藏戏流派、五类宗教艺术、五类雕塑、五类民间文学、九类格萨尔王文化艺术、三类教育、三类节日、三类服饰艺术、三类饮食文化、三类建筑文化、两条古道、四类科技文化、五类体育游戏项目、三类人生礼仪、三种婚姻形态、六类禁忌文化、十类丧葬形式、四类司法制度、三岩发誓与盟誓习俗十一种、十二类行帮组织、十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十大旅游景点、十大印章、十大匾额、十大藏汉文必读书目、昌都文化代表性人物等。昌都传统文化的诱惑性,仅从昌都三江峡谷文化不解之谜,就可以看出有大脚印之谜、帕措之谜、一妻多夫之谜、虹化之谜、伏藏之谜、野人之谜、圆光艺人之谜、《格萨尔王传》艺人之谜、巫师之谜、藏密气功之谜、天葬之谜、雪葬之谜、天铁雷石之谜、古城消失之谜等一批不解之谜有待后来者揭秘解释。
从以上列举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康区昌都地域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昌都地域文化艺术品种丰富、内涵博大精深;二是昌都地域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康区地方特色;三是昌都地域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文化交汇与融合的特点;四是昌都地域文化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五是昌都历史上一批著名人物,不仅推动了康区昌都地域文化艺术的发展,而且为藏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康区昌都地域文化是在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形成与发展的中华民族区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对待昌都地域文化时,我们应当吸取精华,弃除糟粕,以更好的心态,去吸收包容其他民族的先进思想和文化,使昌都地域文化在新时代找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最佳切入点,更好地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昌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展现了一幅令人向往、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提出了“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具体要求。作为一名长期在西藏昌都从事社会文化工作的老同志、老政协备受鼓舞,更感觉有责任、有义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在当前开展的“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中,发挥自己熟悉昌都历史文化的优势,为讲好西藏故事、昌都故事,挖掘和提供更多、更好、更接地气的鲜活材料,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愿这本书在这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