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过:“王侯”纹锦——早期西藏与中原交流往来的考古实证

发布时间:2024-02-07 19:28:00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王侯”纹锦的鸟兽纹样复原图。

织锦上的“王侯”“羊王”等字样。

在西藏博物馆“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厅,一件“王侯”文鸟兽纹锦格外引人注目。据考古人员考证,这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丝绸实物,织锦上织有“王侯”汉字字样,具有明显的中原风格。这件织锦究竟产自何地?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1800年前的织锦,源头在中原

2005年,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一辆载重汽车从故如甲木寺门前经过时,压塌了一段路面,露出一处洞穴。寺庙的僧人随即对洞穴进行处理,却偶然发现了木棺、人骨、丝织品及铜器等珍贵文物。根据出土文物情况,考古人员初步证实此处为一座墓葬。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这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并在邻近地区又发现3座古墓,合称为“故如甲木墓地”。

“王侯”文鸟兽纹锦即出土于故如甲木墓地,这是西藏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的丝织品。这件织锦呈长方形,长44厘米、宽25厘米,底为藏青色,纹饰为黄褐色,自下而上为3层循环图案。织锦上有隶书汉字“王侯”“宜”“羊王”等字样,并织有龙、虎、玄武、对鸟、麒麟和朱雀等六种鸟兽的纹样,故得名“王侯”文鸟兽纹锦。

据碳—14测年显示,这件织锦的制作年代为公元2至3世纪之间,即距今约1800年前,当时正是我国的汉晋时期。有类似字样及鸟兽纹的织锦,考古人员之前在新疆营盘墓地和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也有发现,而新疆墓地年代为汉晋时期,这为故如甲木墓地及织锦的年代提供了佐证。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看,至少在西周时期,中原地区就已出现织锦,织造工艺在战国时得到很大发展。至两汉,织锦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巅峰:织物细致紧密,质地厚实坚韧,花纹大气,色泽绚丽。

考古人员经多方考证,认为这件出土于西藏的织锦应该是在中原地区生产的。首先是外形初观,织锦上的汉字“王侯”“羊王”,鸟兽纹中的动物造型等元素,均显示了这件织锦与中原地区存在联系。

其次是织造技术,这是判定此织锦产自中原地区的最根本的依据。从技术特征看,这件织锦具有明显的中原丝织品特点,采用了汉代中原地区典型的经线显花织法。同时,这件织锦是用蚕丝织成的平纹经锦,重叠的丝线根数多,经纬线紧密度高,织造难度大。当时,西藏地区并不产蚕丝,因此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技术角度来看,西藏都不具备生产此类织锦的条件。

见证西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往来

既然这件织锦产自中原地区,那么,它又是如何进入西藏的?

织锦等珍贵文物的出土,揭开了阿里地区尘封千年的文化记忆,也让消亡千年之久的象雄古国重回人们的视野。

象雄,史称“羌同”“羊同”,是汉晋时期青藏高原上一个古老侯国。唐代杜佑《通典》中记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人,其人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地多风雪,冰厚丈余。”象雄拥有独特的象雄文,是西藏苯教的发源地,深刻影响了吐蕃以及西藏社会的各个方面。

史载,象雄王侯曾向唐王朝遣使朝贡。《唐会要》记载:“(大羊同)贞观五年(631年)十二月朝贡使至。十五年(641年)闻中国威仪之盛,乃遣使朝贡。太宗嘉其远来,以礼答慰焉。”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相关考古实物推测,制作精美、带有“王侯”汉字的织物应是中原王朝赐予边疆地区各族首领的信物。同时,这件织锦上的“羊王”字样可能即寓意“羊同之王”。这就为“王侯”文鸟兽纹锦流入西藏提供了合理的注解。

关于织锦进藏路线,学者也作了推断。研究发现,这件织锦与新疆地区出土的同时期丝织物上的兽纹和隶书汉字字样非常相似,说明两者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因此,极大的可能就是,这件“王侯”文鸟兽纹锦在中原地区织造作坊完成后,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经过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南部,通过河谷和山口,最终来到阿里地区,到达“羊王”的手中。

自古以来,青藏高原就并非一个封闭的区域,与中原地区以及中亚、西亚、南亚等地都有交流与往来。这件出土织锦即是早期西藏西部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考古实证,也展现了汉晋时期宏大的交通网络与文化辐射能力。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4年1月26日第8版,作者杨超过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