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邀请,国际知名藏学家、藏研中心海外特邀研究员康噶·崔臣格桑教授在线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10月25日至11月24日,每周三、五下午)关于《宗喀巴〈辨了不了义论〉引文溯源文献学研究方法》的讲座。
宗喀巴于1407年完成《辨了不了义论》撰写。该名著集唯识、中观思想之精要,囊括龙树、无著两位论师的佛学立场,拉开了宗喀巴之后格鲁派高僧研究唯识宗思想的帷幕。康噶教授青年时起就研习宗喀巴《辨了不了义论》,对该论著之要义理解深透并进行了相关研究。1998年与日本学者片野道雄一道完成了此论的日文译注。
讲座中,康噶教授对《辨了不了义论》的内容进行了切中肯綮的论述,他分别从瑜伽行派(Yogācāra)、中观自续派(Svātantrika)及中观应成派(Prāsaṅgika)三个思想层面对讲座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析述。教授称该论的上部分实为对唯识宗思想的论析,宗喀巴以中观应成派的见地充分论证了如何分辨唯识宗在经(Sutra)方面的了义与不了义之别。
讲座结束之际,康噶教授语重心长地总结到,藏文大藏经中包含《解深密经》《摄大乘论》《阿毗达磨集》《大乘经庄严》《辩中边论》《宝性论》《五蕴论》《三十颂》以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摄抉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等重要的唯识宗论典,历代学者重视对唯识宗思想研习和注疏,其中最突出者莫属宗喀巴。对于现代学术界而言,藏传佛教关于唯识宗思想的诠释是亟待挖掘的富矿。此外,有些重要的唯识论典至今未翻译成藏文。我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殷切希望年轻学者们对此进行填补和研究。
此次讲座线上线下有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藏大学以及西藏藏医药大学等专家学者、高校师生50多名参与,讲座受到了参与者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