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对中国边疆学界的几点期许

发布时间:2023-09-25 20:15:00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边疆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展示国家实力和形象的窗口,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千百年积累、探索,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日前,在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边疆学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国边疆学构建、新时代边疆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变局与对外开放、推进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等议题。

正文

岁月匆匆,从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到发展为今天的中国边疆研究所,学术实践40年弹指一挥,我有幸成为亲历者和见证人。在此,我想提几点期许,与学界同仁共享互勉。

不忘初心

爱国主义与求真求实是中国边疆研究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家安危,致力边疆研究学科建设是几十年来边疆学人潜心边疆研究的初心。随着形势的发展,开展边疆治理研究和创立中国边疆学又成了边疆学人新的使命。要立足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实际,从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和复杂丰富的现象中,梳理和总结出中国边疆研究的一般性、规律性和突出特点,建构中国边疆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边疆学是研究中国边疆从历史到现实所有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关于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学界提出了多种观点,但在众说纷纭中,诸如学科定位、学科内涵、学术体系框架诸多问题,认识差异都有不断加大的趋向。我以为,尽管各种观点理应得到尊重,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探索中,我们不能忽视从中国边疆研究深化到中国边疆学构筑这一命题演进历程的初衷,更不能迷失这一命题的方向。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中国边疆的实际,不能忘记我们致力于中国边疆研究深化的目的,不能忘记我们提出构建中国边疆学是为了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学科发展,也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边疆面临问题的初心,要用中国的理论脚踏实地解决中国边疆问题。

勤于探索

中国边疆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其特点可归之为: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多样的民族——各自发展基础上的融合;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所有这些都是中国边疆学需要关注的研究内容,博大精深、广泛复杂。中国边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化探索,是边疆学人的职责所在,我想以深化中国边疆治理为中心,择其要者,表述如下思考:

其一,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大战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大命题,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核心内容,边疆学人要深切领会和阐释。我们要对“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理论内涵与时代意义,以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进行深入阐释和研究。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重点应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意识”的内涵与作用的理论研究,以及对怎样“铸牢”的对策性研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边疆治理与实践的系统资料收集和研究。

其二,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两大历史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当代中国人历史认知的基点。两大历史遗产的形成,及其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以及我们统一多民族中国疆域形成、发展、奠定及其历程和规律的研究,可以由点到面展开,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

其三,最重要的是中国边疆学理论的探研。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与阐论,一定要防止边疆概念泛化倾向,千万不要忘了“中国”两字,不要脱离中国的实际,不要偏离了中国边疆学是研究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边疆的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这一大前提。

责任担当

中国边疆学者对中国边疆学的发展与深化承载着历史担当,负有学科发展建设者、边疆治理咨询者、学术研究推动者的历史责任。

一是作为专职研究人员,一定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并力争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备可延伸的潜力,能够发挥以史为鉴的社会作用。

二是应使自己的研究领域“通于一片(中国边疆),精于一点(某一边疆地区)”,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边疆地区研究的领军者。

三是应使自己成为既长于基础研究,又善于应用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倡导依托历史、直面现实、着眼未来,其本意也即在于此。

四是应努力在研究实践中培养掌握“四会”的能力,即会研究、会写作、会讲课、会组织科研。若能如此,必然会大大有利于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开展与深化。

中国边疆学研究持续深化,需要学人扎实的研究、持之以恒的决心、锲而不舍的信心,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如老子所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边疆学在中国这片沃土中已破土而出,必将成为中国学林中的参天大树而展现于世。

(作者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