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7时,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员李若愚博士以“清宫旧藏泥金《甘珠尔》考述”为题,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历史文化学院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线下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四川大学“大吉青年藏学家系列学术讲座”第五十讲,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办,张长虹研究员主持。
李若愚博士首先对清宫旧藏泥金《甘珠尔》经进行了梳理。根据文献记载,清宫旧藏至少有四部泥金《甘珠尔》经,主要分布在中正殿和慈宁宫两大区域。分别为乾隆三十五年《甘珠尔》经,康熙八年《甘珠尔》经,这两部经存藏在慈宁宫区域。除此之外,中正殿区域也存藏有两部《甘珠尔》经,分别存放在中正殿东配殿与西配殿,其中西配殿存放的是景泰七年《甘珠尔》经,东配殿存放的《甘珠尔》经没有更多信息,仅知道是乾隆二十八年供奉于东配殿。
李博士还介绍了清宫旧藏泥金《甘珠尔》经的研究情况,通过图片展示,介绍了内府造办泥金《甘珠尔》经的形制变化,对比了景泰七年《甘珠尔》经、康熙元年《金刚经》、康熙八年《甘珠尔》经、乾隆三十五年《甘珠尔》经的经文、外经板、护经帘、上内经板内面、下护经板内面等方面,通过这些明显的变化,认为从康熙八年《甘珠尔》经开始形成清宫内府的特点。
关于清宫旧藏《甘珠尔》经的系统问题,清宫旧藏《甘珠尔》经属于蔡巴永乐版《甘珠尔》经系统。永乐版《甘珠尔》经是在蔡巴《甘珠尔》经的基础上翻刻而成的,在永乐《甘珠尔》经的基础上形成了景泰、康熙泥金《甘珠尔》经,而乾隆《甘珠尔》经是按照康熙八年《龙藏经》样式翻写成造,但具体经文内容有所不同。
讲座结束后,李若愚博士耐心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了讨论交流。晚九时许,讲座圆满结束。
来源:川大藏研所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