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娜:地图上的汉藏金桥——国家图书馆藏《自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18 18:39:00 | 来源:​中国西藏编辑部 | 作者: | 责任编辑:

【作者简介】阿音娜(孟秋丽),历史学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蒙藏关系史、清代西藏历史地理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2023年第1期。

在首都北京的几个文化机构和高校图书馆,珍藏着几幅类似的西藏舆图,再现了一百多年前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古道盛景,堪称清代“汉藏金桥”。

这几幅图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及北京大学古籍馆,几幅图之间存在底图、摹本的关系。其中国家图书馆藏图《自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标有题记,显示了作者、绘制背景,被认为可能是底图存在。日本学者认为可能另有底本。

该舆图题名《自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为绢本彩绘,汉文,纵41.4厘米,横316.3厘米,未注比例。图中绘有由打箭炉(今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出发入藏的北、中、南三条路线。这三条入藏路线都是起至四川打箭炉,其中北路出北门,由草地直达,最为捷径;中路出南门偏北,赴察木多(今西藏昌都市),是商人进藏常走之路;南路由理塘(今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巴塘(今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察木多行走,是驻藏大臣暨各官兵驰驿之所,即所谓“官道”,与今日川藏公路及在建铁路大体相当。因南路天气较暖,居民稠密,易于催办夫马,但道路较为曲折。三条路线汇于察木多后,又分为两条路线,北路过藏北三十九族辖地后从拉萨北部札什营进入拉萨,南路过墨竹工卡、德庆等地,从拉萨南门入城,是为传统“官道”。除了用黑色虚线描绘的交通路线外,图中还用不同颜色及符号画出了关隘、山脉、河流(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金沙江等)以及行政区划、国界等。除了交通路线,舆图还描绘了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的风貌,拉萨三大寺、布达拉宫、驻藏大臣衙门、药王山、扎什伦布寺、江孜等地名和建筑名,显示了当时对西藏有关知识的传播和认知。

国家图书馆藏《自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图片来源于《中华舆图志》

驻藏大臣安成及进藏图

据题记,此传世舆图作者为驻藏帮办大臣安成。图中有一段详细的文字题记作为跋语附于图末尾,记述绘成此图的背景及作者简单经历。可知,图作于辛丑制于1901年(辛丑年)。跋语作者署名为奉命驻藏之仁山,而这一时期的驻藏大臣字仁山者,正是安成(1833年一?)。安成,字仁山,满洲正蓝旗人,1900年时任四川候补道、副都统衔的安成被任命为驻藏帮办大臣补裕钢(编者注:裕钢升任驻藏大臣)之缺,1901年7月到藏,1902年底因病卸任去差,实际在藏一年多。安成赴藏之时,内地正值庚子之乱爆发,西藏也面临英国第二次武装侵略之危,他在这幅地图题记中说,临危受命驻藏,对西藏等地“山川形势,疆界毗连,风土人情”均不熟悉,“恐一旦有事,贻误地方,关系非浅,五内焦急,日夜不遑”,于是“到处咨访,考核方舆,勉绘一图”,即此清朝官员进藏路线图。安成在此图中说,任职西藏时已经68岁。他离藏后还曾任新疆伊犁副都统兼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地图上的“汉藏金桥”

该图右下方题记云:“由炉出口赴藏,有北、中、南三路。”可分为三个区段:一是四川段:打箭炉到察木多。二是西藏段:察木多到拉萨。三是西藏段:拉萨至西藏周边。

四川段:

南路:1717年,准噶尔军队攻陷拉萨,清朝中央政府收到拉藏汗的告急文书后派多路军队入藏,其中1719年派定西将军噶尔弼自成都经打箭炉入藏平叛,开辟了自打箭炉经理塘、巴塘、芒康至察木多的川藏南路大道。战事结束后,1721年,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允禵奏请撤驿改设,撤自青海入藏之驿站而改设噶尔弼自打箭炉至藏之驿,原因是自西宁顺索罗木路至藏驻驿,冬天寒冷多雪,驿马难以生存,人马皆有损伤,难以驻驿。因此川藏线南路日后成为清朝官员常走的入藏路线,也被称为“官道”,沿途设立粮台、塘铺。我们在地图中也能看到这条驿路,要经过许多山路,河流,据言,有72座山要翻越。途中还有自北向南流的多条河流阻隔,因此在中渡等地还有皮船以备行旅,有一定的危险性。清末张其勤走到丹达大山时,看到山根有丹达神庙,有马鞍一具,靴一双,并就此神庙来源写到:“相传乾隆年间云南参军彭某解饷过此,饷驮误陷雪窟中,参军从而殉焉,土人为塑像祀之”,张其勤看到的马鞍、靴都是彭参军留下的遗物。据进藏将领言,从打箭炉入藏到拉萨5300余里(编者注:此处的“里”应为华里),军站一百三十余站,当时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遇意外情况,也有三个月到藏的。

北路:可称草原之路,从打箭炉北门出关,经德格草地、类乌齐至前藏。这条路从地图上看,由于北部都是开阔的草原地带,没有高山、河流之阻,最为快捷。但所经没有打尖、驿站的设置,供给不便。

中路:也称商贸之路,出南关偏北路之南平行过霍尔五家土司:章古土司、白利土司、麻孜土司、孔萨土司、朱窝土司之地,叠盖土司界、纳多土司界,经草地至察木多进藏。此路所经土司之地甚多,图中详细标出各土司之名称及辖域,为研究四川土司不可或缺的资料。

西藏段:

北、中、南路汇于察木多,后又分为南北两路,直至拉萨。其中南路为官道,北路要经过藏北草原三十九族地域至拉萨。

入藏后,该图又绘出藏内三条交通路线:一条由拉萨经曲水分路,北路捷径沿山脚直达后藏,但没有标出地名。南路经白地直达后藏。到后藏又分出两路:北路拉萨——日喀则——阿里一线,与丝绸之路平行,可谓详实稀缺之图。南路经乃党、彭措岭、协噶尔(今西藏定日县协格尔镇),定日到聂拉木,近廓尔喀界。从定日分出一路,向北经宗喀到济咙。另外由前藏到哲孟雄(即锡金)、布鲁克巴(即不丹)界也有两条路:一条直奔南路,经干坝到大吉岭附近,近哲孟雄界。一条由白地直达布鲁克巴界。这幅图画出的几条交通线,除了官道和常用之路外,一些交通线并没有在文献中记载,大概如前所述,是作者通过“到处咨访,考核方舆”得来的,可能是民间或贸易小道。但无一例外,绘制出直通西藏边界的各个要路,显示出绘制者所生活时局下的“边境情怀”。

“汉藏金桥”的历史作用

官员之路: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沟通的金桥。驻藏大臣是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管理权力的官员。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清朝中央政府派驻大臣到任100多人,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地位平等,共议藏事。这一百多人穿梭往来于官道上,谱写着西藏与内地沟通的历史。从进藏官员留下来的记录来看,驻藏大臣进藏履职及卸任回京走的都是川藏官道,即图中南路一线。道光年间驻藏大臣钟方有《驻藏须知》一书流传,详细记载了清朝官员入藏沿途有18站更换夫马处,分别是:中渡、理塘、巴塘、南墩、阿足、乍丫、昂地、王卡、包墩、察木多、恩达寨、洛隆宗、硕板多、边壩、拉里、江达、墨竹宫、德庆,舆图中也标出了这18处,同时通过舆图也看到,及至清末,随着政局的不断变化,川藏驿路又增加了不少站点,加快了信息流动和情报传递的速度,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更加紧密。

商贸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金桥。驿站交通的铺设和发展客观上还带动了驿站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些自然形成的商贸之路也同样作为一种交流通道延续百年。由打箭炉经道孚、甘孜、德格、江达至昌都的茶马古道,习惯上被称为“川藏商道”,即本图中的北路路线。该路与中路是一条平行的道路,只不过中路要经过土司之地,有一定阻隔。因此北路、中路都可称为商贸之路。与官道由昌都合,又分为两路。一路由昌都经洛隆宗、边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至拉萨;一路由昌都经三十九族至拉萨的古代茶道。“道路相望,欢好不绝”,这条茶马古道上除了茶叶、马匹等物的交流,也有西藏与内地各民族的“金玉绮绣,问遣往来”,并形成了沿线诸多的贸易重镇。比如本条驿路的起点打箭炉,位于大渡河支流雅拉沟与折多河会流处,西循折多河通理塘、巴塘、察雅、昌都与西藏各部,是清代川茶输藏的集散地和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在打箭炉设立茶关。“其地本非市场,自宋元以来,随茶马贸易,日趋繁盛”。清康雍时期通过在此设驿站、粮台、置厅,“汉人来此经商领垦者渐众,市场勃兴”。“四方商贾辐辏。为川茶夷货交易之所”,察木多是交通要冲,是多条进藏路线的汇合点,为进藏门户。驻藏大臣联豫、张其勤途径此处时均认为“他日铁路既通,必当成一巨镇”。

军事之路:维护边疆安全、促进民族融合的金桥。清前期为了维护西藏安全,曾多次用兵西藏。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为了平定准噶尔之乱,清军分多路向西藏进军。其中定西将军噶尔弼出四川,走的是理塘、巴塘、察木多一线,即图中南线官道。雍正元年(1723年)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雍正五年(1727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乾隆十四年(1749年)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等进藏军事行动,也都有军队利用了这条官路,在清军平定西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条进藏路线进入西藏后又南延几条路线至周边边境地区,对巩固国防、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作用重大。乾隆年间廓尔喀两次入侵后藏,清军利用进藏路线的南延段,从该路进军西藏边境,并在打箭炉、理塘、巴塘、察木多、拉里、拉萨等六处安设了粮台接济军需,在这条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道路上上演了驱逐侵略者、安辑边境、维护主权的历史佳话。军事之路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清代入藏官员记载到:“是以驻藏兵丁例得期满换班,亦有届期不愿更换、甘心老死口外者,至五六十岁以外,其饮食起居、语言、状貌予番人无异。或遇内地人告以室家子女尚存无恙,其意似茫然不甚省忆。”驻守兵丁的一部分已经与藏地女子通婚,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了。

国家图书馆藏图局部“前藏段”。图片来源于《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出版

融合之路:青藏高原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金桥。西藏相对闭合型的自然地理环境,西北高、东南低并自西向东逐渐倾斜的地势特点,决定了西藏西部地形环境的相对封闭和其东部地形环境的相对开放。西藏东部方向的地形及交通条件是其与祖国内地东向联系的天然基础。无论是早期文明时期还是进入文字记载时期以来,西藏与祖国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持续不断。尤其到了清代,这种融合通过一条条进藏通道而变得愈发深入。政治层面,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建政立制,任命驻藏大臣、驻扎军队,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等,宣告了主权。民间层面,则有茶马古道等民间通道进一步促进了西藏与内地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青藏高原文明最终融合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圈中。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