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崇荣、韩得福、朱奕瑾: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3-23 09:15:48 | 来源:《青海统一战线》2022年第2期 | 作者:鄂崇荣、韩得福、朱奕瑾 | 责任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青海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省建设,各族群众人心归聚、团结奋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具备了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条件。有必要认真总结青海“铸牢”工作探索经验,提炼青海各地“铸牢”工作亮点,为全国贡献青海“铸牢”智慧。

一、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实践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各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亮点。

(一)西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融入多城创建工作

西宁市作为高原典型移民城市,承载着青海省近42%的人口,对全省发挥着重要人口聚集和文化辐射作用。近年来,西宁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创城、创卫等工作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多城联创、协同推进、相互推动。2020年9月,西宁市湟源县还被列入首批中央文明委“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层联系点。西宁市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创建日”活动,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倡导文明新风行动聚人聚心聚气,推动各族市民积极参与开展移风易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海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特色产业发展

海东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展示地。海东市共有2.78万家拉面店铺覆盖全国290个大中城市,拥有近18万从业者,拉面产业经营性收入达160多亿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海东地区回族、撒拉族群众为主力的拉面匠走南闯北、东奔西走开启拉面店模式,在海东市委、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下,18万拉面人在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青绣“主产区”和“集聚地”,海东市有力推动青绣产业发展,“金盘绣”“土族盘绣”等品牌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拉面匠人、青绣艺人通过发展拉面产业及青绣产业,纷纷走入市场、脱贫致富,重拾自信、奋发有为、开放融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黄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在民族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8年以来经过10余年建设,藏戏、“六月会”以及以唐卡、堆绣、泥塑、木雕、彩绘、壁画、石刻为主要文化表现形式的“热贡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关收入由2011年前的2.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6亿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为当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了当地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黄南州为不断增进共同性,为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进行了成功探索。

(四)海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海北被誉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近年来,海北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大要求,深入挖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红色文化内涵,依托一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一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一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一院(“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全力把“中国原子城”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胜地和新青海精神高地,在铸牢州内各族干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还将红色教育的范围扩大到省内外游客中。

(五)果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党建

果洛是从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部落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典型地区,是格萨尔文化之乡。果洛州在加强党建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形成了“班玛经验”、玛沁“十化党建”等不同模式和经验。“班玛经验”针对社会治理隐患增多、社会治理形势复杂等现实状况,实现短时期从上而下集中整治,后期不断巩固延伸,走出了一条涉藏县域治理的特色路。玛沁县“十化党建”推动党建工作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地域化、生产化、实效化,“国旗是最好的护身符,共产党是最大的靠山”等认同和共识不断凝聚,党在涉藏州县的执政根基不断夯实。

(六)海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网络辐射

海南州按照打造全球领先的藏语区信息化高地、国家级大数据战略灾备基地、清洁能源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等发展愿景与目标定位,积极推进“云藏”藏文信息技术孵化基地及大数据产业园区等建设,“云藏”藏文搜索引擎日均访问量达1000万次以上,用户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70多个国家,不仅丰富了西藏和涉藏地区群众的精神生活,而且抢占了藏文信息化相对优势点,把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传播党和国家涉藏政策、讲好中国故事、唱好涉藏州县好声音、做好海外藏胞人心归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七)玉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江源生态保护

玉树州地处中华水塔核心区,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生态地位突出的自治州。近年来,玉树州高擎生态立州和“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积极探索建立管护新模式,采取乡级设立管护站、村级设立管护队、按社划分管护分队、按牧群组划分管护小组的方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护格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许多牧民真正享受到生态保护和体制改革红利,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他们积极清理垃圾,记录野生动物的踪迹,观测水位变化,及时制止乱砍滥伐林木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他们不仅是生态管护员、宣传员、科技推广员,而且还是民族团结的维护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

(八)海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地域文化建设中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龙脉之祖”地位,昆仑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海西地处巍巍昆仑山下,是承载昆仑文化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海西紧紧依托昆仑山与昆仑文化的独特渊源,聚焦打造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柴达木多元文化,推出以昆仑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高峰圆桌研讨会、文化艺术活动、旅游精品路线和基础设施等,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中华儿女敬拜昆仑山、关注昆仑文化、畅游柴达木,为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作出了海西贡献。

二、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启示

(一)持续奋斗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

自1983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经近40年持续奋斗,青海在实行民族团结专项考核、动态管理、第三方评估、专项奖补等五项机制等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也从自在走向自觉,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青海样板”。2020年,中共中央将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纳入有关文件,青海因时而进,及时出台《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开启了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历届青海省委、省政府接续奋斗,紧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接力棒”,努力推动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不断铸牢青海各族干部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贯穿各项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内在活力

青海省委、省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局限在一局一域、一时一事,而是贯穿于青海重要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建立以书记、省长为“双组长”的领导机构,坚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业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名省、旅游名省、生态强省等战略深度融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于生态保护、文明创建、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文旅发展等各个方面。

(三)增进民生福祉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心基础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领域投入,各族群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上学难、看病难得到有效解决,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青海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有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不断增强各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青海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青海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现代文明教育同频共振,城乡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悬挂国旗、定期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不断增强国家意识。通过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开展群众文艺调演活动,进一步引领群众思想、凝聚民心民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特色文旅产业、民族体育比赛、重大节庆活动、重要文艺演出已成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传承保护创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进一步提升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对策建议

应把握根本遵循,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在“四史”教育中增强“五个认同”,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贯彻到青海“铸牢”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一)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实践创新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教育、宣传体系。加快建立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进程,建设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组织专家学者聚焦“铸牢”工作和青海经验,形成研究成果和普及性宣传读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通识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强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种观念”的阐释宣传。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民委在青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试点工作,率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宗教事务依法治理示范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示范区等品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于生态科普、研学教育、溯源朝拜、红色旅游、文化体验、团结教育、节庆习俗、会议庆典、非遗展示等方面。三是健全完善支撑保障体系。根据中央部委内设机构职能调整,健全铸牢工作机制,调整相关处室,调配人员,培养专职人员,持续推动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部门同筑、社会同力,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四是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创建标准,建立创建评估体系,建立调查和评价机制,明确具体内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形成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估的工作标准。

(二)突出打造青海各民族共有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和把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提升各族群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各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就业权和工作权、文化权利享有水平,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文化根基。三是进一步挖掘中华水塔、昆仑山、三江源国家公园、河源文化、河湟文化、格萨尔、热贡文化、花儿等青海各民族的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具象和观念,使之进一步标识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贯穿于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任务之中。四是坚持示范引领,通过发展文旅产业等途径,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项目化、落地化,积极培育选树一批精品示范点,打造一批展示参访教育基地,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格局,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推动“三交”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顺应大流动大融合大趋势,关注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心理的契合点、民族情感的共鸣点、切身利益的结合点,不断改进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援青、定点帮扶等机制,通过结对帮扶、联谊考察等,让各族干部群众更加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兄弟省市的无私帮助,突出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期性,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二是完善政策举措,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作为重点社会事业,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民生短板,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享、共乐、共创、共建的社会氛围。三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现代生活方式,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同向同行、守望相助。四是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和当代实践,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

(四)正确把握“四对关系”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二是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正确把握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不固化差异,不消除多样性。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处理好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等辩证关系。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各民族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四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不断增强共同性、共享性;通过持续建设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五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推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同频共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从城区向乡村延伸、从局部向全域覆盖,进一步减轻信教群众负担,推动有条件地区从“管肚子”“管脑袋”向“富口袋”“富脑袋”转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到高质量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等重要工作当中。

(五)在提升宗教中国化水平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宗教中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系统性工作。一是持续推进青海各宗教中国化,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防止境外宗教渗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侵蚀。二是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宗教事务“一核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因教施策、标本兼治,循序渐进、着眼长远,回归理性、回归教内、回归个人,推动宗教和谐共处。三是充分发挥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人士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爱国爱教、正信正行,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国家安全。四是坚决肃清宗教极端思想流毒,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整治“三化”问题,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