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张建林:西藏石窟寺形制的几个问题——兼谈石窟寺遗迹的主要形式

发布时间:2023-01-15 18:54:00 | 来源:川大藏学所 | 作者:川大藏学所 | 责任编辑:

2022年12月15日晚7时许,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以“西藏石窟寺形制的几个问题——兼谈石窟寺遗迹的组合形式”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线上讲座。此次讲座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创新2035先导计划”专项资助项目,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张长虹研究员主持。

讲座主要包括如下五部分内容:

一、石窟形制研究的必要性

西藏石窟的调查和研究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经历了近40年的历程。宿白先生在1992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石窟考古条目中写到:“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四大地区。”而在1986年的条目简介中只提到三大地区,尚无西藏。

西藏石窟寺考古始于1984年拉萨查拉鲁普石窟的调查,1985年古格故城调查中也注意到石窟寺遗迹,发现4座供佛窟,收录进《古格故城》考古报告。1992年东嘎·皮央石窟被发现,接下来进入西藏石窟寺的第一个大发现时期,分别在阿里、山南、日喀则发现石窟20余座,分别收入数本地县文物志如《阿里地区文物志》及《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等。此后的2010年代又有个别石窟发现,其中恰姆石窟的发现曾引起热议。2021年的石窟寺专项调查完成了对全自治区的石窟调查,统计西藏共有277处石窟(含摩崖造像),其中石窟寺65处。

宿白先生是中国石窟考古的开创者,从一开始就主张要用考古学方法作石窟调查。马世长先生是这样评价宿白先生的石窟考古理念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宿白先生在调查佛教寺院和佛教石窟时,即开始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佛教寺院的整体布局和佛教石窟不同功能的洞窟之组合关系,最能体现建筑或佛教洞窟的具体性质,内中所容纳的宗教题材内容以及其设置和布局状况,总是强烈地表现出时代的特征,他们是调查和研究佛教遗迹时应予特别重视的。”

马世长先生将石窟分为七个类型:1.僧房窟;2.禅窟;3.影窟;4.瘗窟;5.仓储窟;6.讲堂窟;7.礼拜窟。其中礼拜窟的形制又分为中心柱窟(塔庙窟、塔柱窟)、佛殿窟(方形窟)、佛坛窟、大像窟、涅槃窟5种。石窟的附属设施包括:窟前建筑、其他附属建筑设施(通道、排水设施、防水设施)。

二、西藏石窟形制研究现状

宿白先生将西藏石窟分为禅窟、僧房窟、塔庙窟、佛殿窟,并注意到了利用天然溶洞作为禅窟的现象。此后关于西藏石窟研究也有少量成果发表,例如霍巍教授曾将西藏西部的佛教石窟分为礼佛窟、禅窟与僧房、仓库窟和厨房窟几大类,之后在《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中又增加了灵塔窟。何伟在《略论西藏石窟寺平面形制》一文中对西藏石窟形制的初步研究中,统计西藏石窟30余处,按照宿白的分类分为塔庙窟、佛殿窟、佛坛窟和僧房窟。

三、石窟形制划分的依据

上述学者关于石窟形制的划分,按照功能可分为礼拜窟、修行窟、僧房窟、净厨窟、仓储窟。石窟考古所说的石窟形制,主要是对礼拜窟总体结构的划分,若按照窟室多少,则可分为单室窟、双室窟、多室窟;按照平面形制又可分为方形窟、长方室窟、圆形窟、马蹄形窟等;按照窟内设置则可分为佛坛窟、佛塔窟、设龛窟等;按照构筑方式可分为开凿洞窟和利用天然洞窟改造或在自然洞窟内建造土木结构的佛殿。

四、西藏石窟的形制

目前西藏石窟形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礼拜窟。从平面形制上来看,西藏石窟的礼拜窟可分为方形窟、长方形窟、圆形窟、梯形石窟(梯形石窟可能是不太标准的方形窟的变体)和马蹄形石窟,马蹄形石窟仅见于早期,而且是有中心柱的,只是在拉萨和山南地区发现,如查拉鲁甫石窟、曲松洛村A区1号窟。

从窟顶形制上来看,可分为平顶、弧拱顶、套斗顶、叠涩顶,以前两者为多。典型的套斗顶如东嘎1号窟,也有绘出来的套斗顶,如札达县阿钦沟石窟等。典型的叠涩顶只有一例,即东嘎2号窟。弧拱顶如丁穹拉康K1等。

五、作为石窟寺的西藏石窟(遗迹组合)

之所以被称为石窟寺,是指作为石窟形制的寺院,因而本身就处在一个遗迹组合的状态当中,在研究此类石窟寺自然是不能够将石窟本身孤立看待。此类遗迹组合分为三种:

1.单纯的石窟寺:丁穹拉康石窟寺,阿钦沟石窟寺,恰姆石窟寺,乃甲切木石窟等;

2.与地面佛寺结合的石窟:萨冈寺院遗址等;

3.混杂在城堡遗址中的石窟寺:古格故城(札布让遗址)、皮央·东嘎遗址、曲龙遗址等。

4.不同功能洞窟的组合:单纯的石窟寺则往往由礼拜窟、僧房窟、修行窟、仓储窟等形成完整组合;石窟与地面佛寺的组合也较为常见;城堡遗址中的石窟则多与遗址中的佛殿、佛塔相对集中在同一个区域。

六、小结

西藏石窟形制依照平面形状可以分为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马蹄形等,其中马蹄形中心柱窟只存在于拉萨、山南,较为典型;方形较为常见,长方形窟有可能是居住窟改造,年代不算早,数量亦不多;而圆形石窟只在恰姆石窟看到,或许是一种地方区域类的形制。西藏石窟寺的存在方式有单纯石窟寺,与地面佛殿、佛塔组合佛寺,混杂在城堡中的石窟寺等三种形式。对于形制的划分也可以加上窟顶的形制和内部设置的形制两类影响因素,共同体现了石窟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征。

早期的中心柱式石窟可能源于河西、新疆。后弘期初期的套斗顶、叠涩顶等样式很有可能源于新疆—中亚一线,在中亚地区,特别是巴米扬石窟中见到多例。西藏石窟的形制总体较印度石窟而言,与河西、新疆乃至与中亚的联系更加紧密。

西藏石窟还存在一个有关于本土来源的问题,有许多天然形成的的洞窟从较早的时代开始就被作为了宗教活动的场所,例如纳木措一带和阿里日土地区的洞窟,信众在其中举行宗教活动,供奉宗教用品,从形制上而言,西藏信众通过在这种天然洞窟中加筑土木结构,将洞窟视为一种同礼佛朝拜息息相关的神圣空间,因此西藏的石窟既有从河西—新疆—中亚传播而来的影响,又有自身的本土因素。

讲座结束后,张建林教授又耐心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晚9时许,讲座圆满结束。

(来源:川大藏学所)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