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罗文华:经堂式护法殿——皮央石窟IV区32窟护法殿的一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0 19:36:00 | 来源:川大藏学所 | 作者:川大藏学所 | 责任编辑:

2022年11月30日晚7时,应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之邀,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罗文华研究员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经堂式护法殿——皮央石窟IV区32窟护法殿的一些思考》的精彩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创新2035先导计划”专项资助项目,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熊文彬教授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校外师生听讲。

西藏的石窟集中分布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其石窟的形制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主要是礼拜性质石窟和僧房类石窟,与内地、印度的礼拜堂和僧房窟在概念和意义上均有不同之处。从本研究所涉及的有壁画的石窟来看,多为礼拜堂,其传统命名方式多与寺院殿堂命名方式相类,出现了诸如护法殿窟、曼荼罗窟、灵塔窟等独特的窟类,这种石窟的命名方式显然不是依据石窟形制而是依据石窟功能或性质而命名的,并为各种学术著述所使用。本次讲座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以西藏阿里皮央石窟第IV区32窟护法殿的壁画解读为引,对西藏石窟寺的形制、分类以及定名进行讨论并提出新的想法。

一、西藏阿里札达县皮央石窟第IV区32窟护法殿

皮央石窟第IV区遗址位于西藏阿里札达县以东约30公里的一条东西长约3公里的河谷中,周围散布着佛教石窟、地面佛寺、佛塔等遗迹,也有古代墓葬、村落遗址、古代岩画等考古遗存。

罗文华老师的团队以2008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编著《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为基础,重新测绘了该窟的平剖面图。该窟的空间结构为:门口处有一短甬道,进深0.4米,宽1.15米,洞窟为平面近方形的单室窟,进深4.18米,面阔4.26米;顶部略近弧形,并不平整,最高为3.69米,平均高出四壁达30余厘米。

皮央石窟第IV区32窟护法殿测绘图

护法殿主尊塑像现已被毁,从现存背光残迹和壁画上绘制的眷属等可以推断,主尊应系萨迦派重要的宝帐护法(མགོན་པོ་གུར),故此殿被当地人称为“护法殿”(མགོན་ཁང)。图齐(Giuseppe Tucci)于1941年提出“མགོན་པོ་གུར”一名是藏文的错译,真正含义是墓场之主或骷髅的笼子,而非帐篷之主。洞窟内四壁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六个主题。

1.释迦牟尼佛及密教本尊

包括释迦牟尼佛、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和红阎魔敌组合。

2.宝帐护法组合

包括婆罗门大黑天(དཔལ་མགོན་བྲམ་གཟུགས)、伏魔金刚手(ཕྱག་རྡོར་འབྱུང་འདུལ)、持钺刀护法(མགོན་པོ་གྲི་གུག)、独髻母(རལ་གཅིག་མ)、吉祥天欲界自在女(འདོད་ཁམས་དབང་ཕྱུག་མ)、尸陀林主(དུར་ཁྲོད་བདག་པོ)和萨迦派旧秘法白日月鬘母(དཀར་མོ་ཉི་ཟླ)。

3.宝帐护法眷属

包括宝帐护法八尊:宝帐护法、独髻母、吉祥天欲界自在女、二药叉(黑药叉、黑药叉女)、三布查(凶猛阎摩门跋陀罗、恶魔门布跋特、门莫金色快刀女)。四眷属:武士、黑色女人、巫师、比丘。

4.祖师像

祖师像数量众多,共有31位,表现的应是萨迦派道果法传承,大持金刚(Vajradhara)、毗卢巴(Virūpa)、那波巴、达玛如巴、阿瓦督帝巴、迦耶达罗、卓弥·释迦益西、色敦·贡锐、向敦·确巴、萨迦五祖等。

5.菩萨与女尊

包括摩利支天(འོད་ཟེར་ཅན་མ)、叶衣佛母(ལོ་གྱོན་མ)、尊胜佛母(རྣམ་རྒྱལ་མ)和摧碎金刚(རྡོ་རྗེ་རྣམ་འཇོམས),以及萨迦派十三金法(གསེར་ཆོས་བཅུ་གསུམ)之大红三尊(དམར་ཆེན་སྐོར་གསུམ):欲帝明王(འདོད་རྒྱལ་དམར་པོ)、十二臂红色象鼻天(ཚོགས་བདག་དམར་ཆེན)和作明佛母(ཀུ་རུ་ཀུ་ལླེ)。

6.其他护法及供养场景

包括多闻天王与八大马王、黄瞻巴拉、黑瞻巴拉以及供养场景等,该组合有多重意义——守护、财富多广以及世俗权力对于寺庙的支持等。

皮央石窟第IV区32窟东壁的萨迦祖师壁画

此窟壁画的六个主题,以宝帐护法及其眷属为中心,绘塑结合,体现了15世纪以来萨迦派西传的影响,这也是本窟的主题。基于此,第32窟称为“护法殿”是可以确定的。然而,本窟的主题明显不止于此,例如有无上瑜伽部本尊、萨迦派分支俄派的道果法师承,这些主题占据了壁面的一半,反映出石窟施凿者强烈的意愿——对祖师传承的宣扬。此外,诸多源于西藏中部地区的图像组合出现于壁画中,其出现似乎与俄派在该地区的影响直接相关。例如,将财宝天王作为石窟寺开光象征的护法神,这种反映世俗与宗教权力融合的思想或许来自于西藏中部。

罗文华老师据此提出问题——从壁画的内容来看,远超出护法本身殿本身的主题,我们还能不能无条件接受“护法殿”这一称呼呢?

二、西藏石窟寺的形制

宿白先生的《中国石窟寺研究》中将中国的石窟分为七类:

1.塔庙窟:即支提窟,以后方的塔为中心的(礼拜)窟;

2.佛殿窟:无中心塔柱的(礼拜窟);

3.大像窟:以塔庙窟和佛殿窟中塑有大像为中心的(礼拜窟);

4.佛坦窟:佛殿之内设坦置像的佛殿窟(礼拜窟);

5.僧房窟;

6.小型禅窟;

7.禅窟群。

罗老师认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佛殿窟、大像窟和佛坛窟中一般都会有壁画、造像或供坛等,所以这三种窟我们可以统称为“礼拜窟”。礼拜性质石窟的命名方式是与西藏佛教传统相适应的一种命名法,也相符西藏石窟的特点。

霍巍教授和李永宪教授在其《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简报》中,从考古学的角度将西藏的石窟分为四类:

1.礼佛窟:A.佛殿窟;B.佛坛窟

2.修行窟与僧房窟

3.厨房窟与仓库窟

4.灵塔窟

何伟在其论文《略论西藏石窟寺平面形制》中,从考古学的角度将西藏石窟分为四类:

1.塔庙窟

2.佛殿窟:佛塔式、殿堂式

3.佛坛窟:殿内设供坦

4.僧房窟

以上这种分类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但如礼佛窟在西藏通常是作为经堂来使用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经堂式的石窟内只有壁画,没有任何独立造像、佛坛、供坛等经堂常见布局存在,这不仅不符合西藏经堂的传统,也不符合它们的功能。

与此同时,我们对石窟的分类还必须考虑到石窟的功能,即通过壁画和遗迹的研究来判定其宗教主题思想,方可将其形制准确归类。

以皮央石窟第IV区32窟、卡孜河谷聂拉康石窟(གཉའ་ལྷ་ཁང)、帕宗贡布石窟(ཕར་རྫོང་གོག་པོ)等为例,一个石窟往往具备多重功能,且部分石窟由于受到后期破坏或干扰,会误导我们的判断,这些都是确定一个石窟的分类与定名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小结

基于上述讨论,罗老师总结道:

1.西藏石窟的定名由于其特殊性,不能仅依靠石窟形制来判定;

2.石窟的功能及图像意义研究对于石窟类别的判断也同样有所帮助;

3.西藏当地传统对石窟的定名与寺院殿堂命名方式相类。一些石窟经常会以功能而命名,诸如护法殿窟、曼荼罗窟、灵塔窟、强巴拉康等独特的窟类,这种石窟的命名方式显然不是依据石窟形制而是依据石窟功能或性质而命名的,并被各种学术著述所使用。这对我们的学术术语,甚至研究思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石窟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讲座结束后,熊文彬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点评,听众踊跃提问,罗老师耐心地一一进行了解答。罗老师的壁画解读条理清晰,细致扎实,得益于自身多种语言能力的掌握,无论是国内外的图像资料或是文献资料都熟稔于心,并对西藏石窟寺的形制、分类和定名的问题提出了启迪性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再次认识西藏石窟的独特性。晚上9点,讲座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