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书荐】回首、记忆与传承——评陈琳《藏地影事》(1950—1966)

发布时间:2022-05-23 09:40:13 | 来源:西藏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刘怿艺

陈琳创作的《藏地影事》一书,2021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抢救”了珍贵历史记忆,再现了1950—1966年间的藏族题材电影风貌。

回首

《藏地影事》包括《新闻纪录影片集锦》《藏族题材故事片荟萃》《藏族题材故事片掠影》《藏族题材电影里的明星们》《电影人物采访》《我与电影》《17年逐梦之路》《电影获奖殊荣》等8个章节。全书内容饱满、资料珍贵,是首次综合、全面地对1950—1966年的藏族题材电影发展的梳理和表达。

《解放西藏大军行》作为西藏新闻电影的先锋,在西藏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以郝玉生、关志俭为首的摄影师,通过手中的摄像机,为我们还原了进藏十八军战士克服高原缺氧,翻越雪山草原、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艰难历程,为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历程留下了宝贵的录音录像材料。回顾十七年间西藏电影,《农奴》当属其中熠熠发光的代表性杰作。该片情节张弛有度,以强巴一家人的悲惨血泪史为主线,直指旧西藏农奴制的残酷和压迫,深刻揭露了旧西藏农奴制度的腐朽本质。

这些富含时代气息的电影,使得藏族题材电影在十七年间高唱属于自己的影事之歌,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藏族题材电影,发掘其中的中华民族之美、地域文化之美和电影艺术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藏地影事》还以人物访谈的方式,对那个年代的电影事业进行了别样的表达,使得藏族题材电影内外的整体生态环境都得到充分的展现。曾获19届金鸡百花奖终身成就奖的老艺术家于洋和《金沙江畔》珠玛公主的扮演者曹雷都是藏族题材电影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亲历者和重要见证者,他们为本书倾情作序,认为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是“五彩路”,《藏地影事》更是少数民族电影的瑰宝。十七年的藏族题材电影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耕耘与收获。访谈对象既有电影主创们,也包括默默支持着他们的家人,一系列的问答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岁月长河里,每个人如何以自己满腔的热情谱写藏地影事画卷。

《藏地影事》以点带面,将1950—1966年作为全书的时间主线,串联起整个十七年间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藏族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悠久的民族历史、颇具魅力的风土人情成为中国电影的绮丽瑰宝。

记忆

《藏地影事》“抢救”日益消亡的历史细节和文学点滴的意味异常突显。作者以“抢救”的视角对1950—1966年间的藏族题材电影进行梳理分类,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关注藏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

陈琳是十八军战士的后代,她对西藏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情感,正如序言中写到“走父亲的路,西藏,是她一生的追逐”。陈琳与西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她如此热爱自己所追求的事业。陈琳与西藏可以说是互相成全,陈琳让藏族题材影事被更多人了解,而这些藏族题材电影也给了她珍贵资料和写作的灵感。

陈琳在书中提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她在西藏公学(今西藏民族大学)的露天操场上第一次看《农奴》,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电影《农奴》以直观真切的视角将西藏的和平解放、社会现象、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融于一体,可谓一部了解西藏的必看经典影片。她在书中提到:“在我懵懂中,最早、最直观地将西藏呈现在我的成长岁月中,以至于成年后,我对西藏和藏族人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正是因为少年时代与西藏这片土地建立了亲密和紧密的纽带,作者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坚持不懈地观察西藏的点点滴滴和细微变化。

传承

《藏地影事》是新中国以来第一部深入讲述十七年间藏族题材电影的书籍。陈琳对这些电影的痴迷、热爱与抢救,令人感动。她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从业者,却也是藏族题材电影的“终身影迷”,她发掘、收集和整理的十七年间藏族题材影片,唤醒了一代人对那段电影历史的记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藏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五彩路”。

《藏地影事》蕴含着的精神气质——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书中所提到的《解放西藏大军行》《康藏公路》《通往拉萨的幸福道路》等筑路题材影片,是西藏与祖国各地的联系愈来愈紧密的历史见证。新时代,无论是当年解放西藏的十八军战士,还是拍摄纪录片的摄像师,或是当下千千万万援藏干部,可以说西藏各族儿女和干部群众,都学习并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正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为西藏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1950—1966年的藏族题材电影,已经被刻上了时代的符号和印记,也启发我们跟随前人历尽艰苦的脚步,唱响新时代藏族题材电影的主旋律。

(来源:《西藏日报》2022年4月12日第7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