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西藏自有历史以来,在每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与时代演进中,都会出现在政治、文化、宗教、医药、民族团结等领域,为西藏这片热土的繁荣昌盛和西藏人民的幸福安宁贡献自己一份心力的杰出人物。
他们是格萨尔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吞米·桑布扎、金城公主、玛尔巴大师、米拉日巴、唐东杰布、仓央嘉措、根敦群培,他们是一个民族坚硬的外壳,是一个时代饱满丰盈的内涵。
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大义时,他们从不妥协;在面对困苦劫难时,他们甘愿放弃小我,解救众生;在面对不如意的人生境况时,仍旧秉持初心,笃定地选择最善良的生命态度;在面对周折的苦行岁月时,他们用虔诚的信仰,为西藏灿烂悠久的文化增添了一种最为殊胜的精神价值和文化理想。
他们是西藏人民的英雄,是马背上的冲锋者,是文化上的开拓者,是人格上的引领者;他们虽然已是历史人物,但虔信却不失活泼、勇敢而不失宽柔,将力量与淳善完美结合的人物形象,依然在当下人们的心中鲜活地闪耀着。
他们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用自己的血肉为雪域高原书写下醇厚的西藏精神,更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道光彩,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此时《幸福拉萨文库·人物篇》的问世,恰逢其时。
《幸福拉萨文库·人物篇》以十卷本的宏大篇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在岁月的长河中,古代拉萨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伟大历程,是拉萨人民精神追求的的真实写照。
这十卷本分别是《格萨尔传奇》《松赞干布传》《文成公主传》《吞米·桑布扎传》《金城公主传》《玛尔巴大师传》《米拉日巴传》《唐东杰布传》《仓央嘉措传》《根敦群培传》。
《格萨尔传奇》是古代藏族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是研究青藏高原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并非单纯的历史巨著,它在揭示古代藏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塑造了许许多多的普通藏族人民形象,这些早已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让《格萨尔传》保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格萨尔传》是时间的礼物,聆听它,是我们的荣幸,这份荣幸,让我们看到世代艺人的传承,使得当它穿越历史风雨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依旧生机勃勃。
很多人说起松赞干布,一定会先想起这是一位与中央王朝和亲的吐蕃赞普。这番和亲在民族交往的历史上,镌刻了最深的记忆,只是,除去这一份姻缘之外,身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松赞干布传》是一窥松赞干布真实形象的钥匙,当我们拂去尘埃,走向人物的深处,我们发现,这位唐朝的驸马不仅是一位政治天才,更是一位文化的领头羊,民族团结的示范者。时过千年,当我们回看这位藏族英雄,那一份几经沉浮却又初心不改的执着,依旧让我们动容。
文成公主的一生,是汉藏两族人民,中央王朝与地方吐蕃和平交往的历史,为她立传,也是为血浓于水的亲情立传。作为和平文化使者,文成公主用她柔弱的肩膀肩负起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重担,至今仍被人们所缅怀。
《文成公主传》一书,将文成公主流传至今的人性魅力尽情书写,自她开始,民族团结和人心稳定就成了这片土地颠扑不破的主旋律。
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开大唐与吐蕃的和亲之先河,七十年后,唐朝的金城公主再次以和亲者的身份走向吐蕃,同其先辈一样,用一生背负起和平安边的使命,为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友好关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金城公主传》一书着眼于金城公主远嫁和亲的一生,以其不同阶段的重要经历为主线脉络,细腻描绘出金城公主充满个性的形象,呈现了她独具魅力的生命历程和历史命运。金城公主的故事在古今时空的航道里绵延恒久,在浩浩荡荡的时代进程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正如《吞弥·桑布扎传》的前言指出的那样,吞弥·桑布扎的一生皆在行走,吞弥·桑布扎的一生亦在追寻。
他的行走,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奔向更遥远更广阔的所在,他的追寻,是为了让整个西藏脱下荒蛮的外衣,在当下与未来找到一个民族的文明坐标。
为了心中的日月,吞弥·桑布扎一再上路,与渗入骨髓的孤独相互作伴,也相互斗争,挣扎于生与死的边缘,却从未放弃。其求生的意志来源于肩上的使命,也来自于对文明的向往。
他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松赞干布,更没有辜负整个高原的期许,归来后,将所学的一切倾倒而出,让文明之火在吐蕃大地上扎根,开出永不落的绚丽花朵。
玛尔巴大师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代宗师,《玛尔巴大师传》结合玛尔巴一生的行迹,着力在传奇美妙的故事中展现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格,充分展现西藏人民性格中的坚韧、纯朴等品质。让读者在认识玛尔巴大师的同时,更能在其中汲取可供享用一生的人生智慧。
身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在浩大的时代背景中,以其一生的坚忍意念和不懈的实修历程,不仅承续和传播了藏传佛教的密宗教法,还给后世的西藏人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精神慰藉和榜样力量。
因此,《米拉日巴传》一书。着重于主人公由极恶到至善的蜕变的一生,深刻挖掘出他内心修行境界的次第变化与升华,在具体的内容书写中,兼顾客观厚重史实的通俗化和人物精神能量的普世化,在还原这位密宗大师曲折艰苦又灿烂辉煌的一生的基础上,描摹和传播西藏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瑰丽的风土人情。
古往今来,有多少拥有大智慧的修行者,他们能开宗立派,传一家之言,成一人之佛,但如唐东杰布这样,传万世之言,成万人之美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在戏剧方面,唐东杰布被誉为藏戏鼻祖。在医药方面,唐东杰布用他丰富的医药学经验,发明了各种特效药,为西藏百姓解困除厄。在佛教方面,唐东杰布虽然没有取得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接触的佛教圣人,是人们心中的活佛。
提到仓央嘉措,世间有太多似是而非的传说,在生前他就被种种争议缠身,离世后依旧迷雾重重,人们唯有通过他的诗歌,为自己心目中的仓央嘉措寻找能够追溯历史的细节。这难免使仓央嘉措简化为某种标签,或被过多的演绎,
因此,《仓央嘉措传》一书,竭力还原一个真实可感的仓央嘉措,让文学或小资的仓央嘉措,归于饱满丰厚的历史中,供人怀想。
根敦群培是藏族史上的佛门奇僧、学术大师、启蒙思想家,是西藏人文主义先驱和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先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这些身份常人得享其一已是幸事,根敦群培却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特殊眷顾,得以“身兼数职”。真正让人惊叹的远非如此,而是这一切的荣耀,都成就于那个帝国主义分子阴谋分裂,封建领主残酷统治,宗教氛围压抑陈腐的可怕环境中。回望历史,于浑浊不清的世道中茕茕孑立的根敦群培是如此的耀眼。这样一个人杰,后人又怎能不大书特书。
《根敦群培传》一书,写的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群人的历史,更是一个时代的历史。
实际上,十卷本的《幸福拉萨文库·人物篇》就是通过对一个个个性鲜明,于百姓,于西藏、于祖国有特别贡献的人物的抒写,由个体到群体,由细节到宏观,凸显每个独一无二的特定时代下的人们的抉择。
只要是人,都不可能完美,圣人也好,人杰也罢,也都是这样那样的瑕疵,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这十个人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无论他们各自的出身是什么样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都是众生中的一份子。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到亲切,他们虽为历史人物,却与当下的我们没有隔阂。因为在这个伟大的创造时代,我们都需要勇往直前。
不忘历史,才能知道我们因何而来,这便是《幸福拉萨文库·人物篇》的使命
图书购买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