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书荐】陈金钟编著:《西藏地方印谱》

发布时间:2021-07-25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西藏地方印谱》,陈金钟编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本书初稿名为《西藏噶厦印谱》,后经补充资料改名为《西藏印谱》,最后再修改定名为《西藏地方印谱》。编写过程历经数十载,著名藏学家李有义曾于1978年10月为该书作序。

序言

李有义

陈金钟同志编写的这本《西藏噶厦印谱》,包括了西藏地方黄教(格鲁派)政权建立以来历代统治者和他们的统治机构所使用过的各种印章,其中有些是中央政权发给的,有些是西藏地方政府传统使用的。这些印章,既反映了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西藏地方的政治制度。因此,这本印谱是了解西藏地方历史和政治制度的珍贵的文献资料。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印章,这里有必要把西藏黄教政权的沿革简单叙述一下。

公元7世纪初,西藏高原上出现了吐蕃王朝。这个王朝存在了220年左右就崩溃了,接着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这种状态保持了400多年。在这一时间里,形成了几个藏传佛教教派。这些教派中的首脑或者是新兴的封建主,或者与封建主结成了联盟。到元朝统一全国时,西藏实际上已经处在教派首脑与封建主的联合统治之下。元朝支持的萨迦政权,使这一统治制度得到了巩固。

image.png

萨迦政权存在不到一个世纪,被噶举派的帕竹支系(也是一个万户)所取代。帕竹政权只存在了80多年,后被噶举派的仁蚌巴篡夺,政权中心因此移到后藏的日喀则。仁蚌巴政权持续了一个世纪多一点,就被他的家臣辛厦巴所取代。从此,出现了“藏巴第巴”这一名称,汉籍上称为“藏巴汗”。这个政权一直存在到黄教政权成立时方才覆灭。

黄教(格鲁派)是藏传佛教教派中最晚出现的一个教派。从宗喀巴于1409年建成甘丹寺并任第一任池巴(座主或教宗),黄教作为教派正式成立算起,到1642年在和硕特固始汗的支持下消灭了藏巴汗,建立起噶丹颇章政权为止,共经历了233年。在这两个多世纪里,黄教派从小到大,最后在和硕特蒙古部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这个政权,从1642年到1959年国务院宣布解散噶厦时止,共存在了317年。它是所有藏传佛教教派中掌握政权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

image.png

清朝统一全国后不久,达赖喇嘛五世罗桑嘉措于1652年(顺治九年)亲赴北京朝觐清帝,次年返藏时,清帝即正式封给他“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见印谱)的金印。这也就是当时的中央政权正式肯定了他在西藏的统治地位,而且从此形成一种制度,即每一代达赖喇嘛坐床时都要由清廷加以册封,才算取得正式的地位。清朝封给达赖喇嘛的金印是西藏最高权威的象征,只有在极重要的公文上方能盖用。

黄教政权在300多年里也经过一些变革。达赖喇嘛五世政权初建时,蒙古部掌握着军权,是这个政权的保卫者。实际政权则掌握在第司手中。达赖喇嘛主要从事宗教活动,日常行政事务由第司负责。从1642年起,到1706年拉藏汗夺取政权止,在这64年里,可以说是“第司”或“第巴制”时期。

拉藏汗以世俗王公的身份统治了西藏约12年。在这期间,出现了真假六世达赖喇嘛的争议。最后导致了新疆准噶尔部占据西藏。清军入藏驱逐了准部,并废除了第司制而改设噶厦作为统治机构,任命了以康济鼐为首的四名噶伦办理噶厦事务。几年后,阿尔布巴等三名噶伦谋杀了首席噶伦康济鼐,西藏发生内乱。清廷再次进军西藏处决了阿尔布巴等,重新恢复了世俗王公的统治,后藏贵族颇罗鼐被封为郡王。颇罗鼐和他的儿子珠尔墨特那木扎勒掌握政权达23年,后因珠尔墨特阴谋叛乱,被驻藏大臣杀死。清朝从此废除了王爵,又恢复实行噶厦制,并且提高了达赖喇嘛的权力,这时是达赖喇嘛七世格桑嘉措时期。在他主持下,成立了“译仓”,加强了政府中僧官的地位,开始在噶厦中设僧官噶伦。这一变动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为在颇罗鼐统治时期,政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世俗贵族手中,四名噶伦无一僧官。达赖喇嘛七世晚年大大加强了僧官的权力,并为以后由大呼图克图任摄政奠定了基础。

达赖喇嘛七世逝世后,第穆呼图克图出任摄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由四大林(寺庙)呼图克图轮流出任摄政的制度。从达赖喇嘛八世直到赖喇嘛十三世亲政时止,在这130多年里,西藏地方的政权大部分掌握在摄政手里。从达赖喇嘛九世至十二世,不是早夭就是有名无实。这些出任摄政的大呼图克图都得了清朝的封号。如甘结林的第穆呼图克图受封为诺门汗;策满林的呼图克图受封为额尔德尼诺门汗;功德林的呼图克图受封为毕得图诺门汗;策觉林(即热振寺)的呼图克图受封为阿济图诺门汗等;他们都控制一批寺院,受到一些贵族的支持,在政治上形成一种势力集团或派系。它们之间的争夺和倾轧非常激烈,这成为西藏地方政治上的一个特点。

达赖喇嘛十三世于1895年亲政,他打击了这些大呼图克图的势力。

达赖喇嘛十三世去世后,政权仍然落入摄政手中。先是热振任摄政,后在派系倾轧下,热振被迫退位,由大扎任摄政。这个受亲帝分子控制的摄政,竟于1947年将前摄政热振害死。1950年,在和平解放西藏的前夕,摄政大扎退位,由达赖喇嘛十四世亲政,从1951年5月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起,直到1959年平息叛乱,国务院宣布解散噶厦政府为止,这个存在了300多年的农奴主政权,就最后地从西藏土地上消灭了。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也是广大藏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胜利。

image.png

随着西藏自治区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整个自治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自然面貌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到处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彻底翻身的农奴,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地建设祖国的西南边疆。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地方政府有一套严密而完整的统治制度。印章是各级官员行使权力的凭证,他们十分重视印章的保管和使用。在什么文件上盖什么章,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同时非常重视印章的真伪。西藏地方政府中的译仓(秘书处)就是保管达赖系统重要印章的机构,它编有印谱。前西藏地方政府的重要机构、宗本甚至贵族也都保存印谱,为的是识别文件的真伪和按规定使用印章。印章的种类和形式是很复杂的,一般分塞丹木(明印)和达丹木(暗印或符号)两类。塞丹木一般有文字或传统的公开的符号,是在正式或重要文件上盖用的。达丹木是一种符号印,没有正式文字或官衔,是在日常往来私事上盖用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便章。但是大活佛和一些贵族也把达丹木作为官章。这种印章成为一种专用符号,任何人不能模仿。如班禅的一个印章是葫芦形,德格土司的印章是一头蝎子。在藏族中个人印章几乎都是采用符号或花纹,上面不注个人姓名。所以,它比汉族的姓名图章就更难于识别。

本书收集的印谱仅仅是官方的重要印章,而且也不完备。藏族所使用的印章形式种类之多是难以计算的,这足可作为一项专题进行研究。

陈金钟同志花了一定的时间,把原来的藏文注解译为汉文,又从汉文史料中摘抄了一些史料加以印证,编成现在这个本子,这对研究西藏地方的历史是有裨益的。因此付印成书,以供大家研究参考。

1978年10月2日


图书购买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