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民族和宗教的和谐共生——以香格里拉为例

发布时间:2020-07-15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李慧 | 责任编辑:

一、基本背景

迪庆州是中国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包括香格里拉市、维西县和德钦县,历史上长期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相互交融的独特社会文化景观,以香格里拉即“极乐园”之名著称于世。对该区域民族宗教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迪庆州境内生活着26个民族,有藏、傈僳、汉、纳西等9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1.4万人,少数民族占89%,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36%,傈僳族占24%。各民族遵循各自风俗习惯的同时又相互尊重,文化交融,亲如一家。

二、主要特征

通过调研组的实地调查发现,迪庆州民族宗教领域主要呈现几个显著特征:

(一)民族与宗教和谐共处

迪庆州共有150个宗教活动场所,16.8万信众,占全州总人口的42%。主要的宗教为藏传佛教,有寺庙23座,僧尼2764名。其他还有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及纳西族的东巴教等民间宗教信仰。共有42座基督教堂,5座天主教堂,2座清真寺。

迪庆州存在同一民族信仰多种宗教、多个民族信仰同一宗教的现象。例如,德钦县茨中村有6个民族杂居,村里有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道教4种宗教信仰。有的一户家庭同时信仰多种宗教,还有的家庭每个成员信仰不同宗教,许多村民都会去朝拜村里中西合璧的茨中天主教堂,各民族村民宗教信仰互不干涉,互相交融。

迪庆的宗教对多元民族和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以维西县寿国寺为例,僧人以藏族为主,同时还有汉、蒙古、纳西、傈僳等各族僧人。寺庙壁画绘有不同宗教的内容,融为一堂。大殿一楼供奉藏传佛教的菩萨佛像,二楼却是道教场所,至今仍留有八仙过海等道教壁画,是典型的汉藏文化交汇之所。建筑以藏式为主,又吸收了汉、纳西、白等民族的建筑和装饰风格。

(二)宗教与社会和谐共存

松赞林寺是迪庆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共有920名僧人,是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该寺突显了寺庙与社会和谐的特点。

一是寺庙与当地村落社区关系和睦。寺内僧人来源于周边固定的村庄和社区,他们常常为各自来源地的村民提供宗教服务,如遇村民家有丧事,便应邀去念经超度。寺庙附近村民和信众也经常到寺庙朝拜或转经。遇到寺庙举行重要宗教活动,村民和信众都纷纷参与并给予布施,祈求太平。

二是寺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当地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如今年3月寺庙和僧人共捐款10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寺庙与驻迪庆州武警部队的关系也很融洽,武警部队经常为寺庙解决实际困难,给僧人免费治病,合办图书室,开展篮球友谊赛等。僧人与游客关系友好,通过耐心解答游客的问题来促进跨文化沟通。这种交往不仅树立了寺庙和景区的形象,也促进了当地人与内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包容。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迪庆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世代生活在此的各族居民素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当地的国家级非遗“梅里雪山祭祀”仪式就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2014年发起的“梅里约定”公益活动倡导:“感念梅里的自然、文化、宗教、信仰,不伤害这里的任何生灵;不踩踏、不攀爬冰川。带走自己的弃物,让善心可现;带走别人的弃物,让功德高尚……”各民族共享的生态伦理保护了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

三、相关讨论

迪庆州在民族宗教领域呈现的和谐共存特征,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各民族和谐共存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被精心守护。历史上迪庆州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通过古老的茶马互市和贸易联系,各民族往来频繁,结成了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形成了互相尊重、欣赏和学习的古老传统。今天通过当地政府推动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这种传统记忆不断被唤起,并成为当地各族民众共同遵循的社会共识。

二是各外来宗教积极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当地原有的藏传佛教、东巴教等具有很强的包容精神,外来的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主动吸收当地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局面。如德钦县茨中天主教堂是欧式建筑风格与中国汉、藏、白等民族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东西方信仰文化交流共存的见证。

三是政府通过推进反贫困事业促进各民族更好融入现代社会。该区域被中国政府定义为六个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特殊照顾,为迪庆各民族赋予同等发展权,保障不落下一个民族。当地政府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实施了各类减贫项目,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末的25%下降到目前的0.53%,实现整州脱贫,也促进了各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四是政府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迪庆州兴建了藏文中学,建有藏汉双语小学14所、中学2所,形成了小、初、高相互衔接的双语教学体系。设立了迪庆州藏学研究院,致力于藏学研究,成果显著。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8项,省级29项。2015年中国文化部在迪庆州专门设立了“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进一步探索对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原生态保护和传承。

我们相信,迪庆的明天、香格里拉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作者:李慧,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馆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