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60载风雨兼程,60载沧桑巨变,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而在这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红色文化始终是西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近日《红色江达》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更是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礼物。
江达,作为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西藏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承载着昌都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无数英烈为了西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篇章。《红色江达》以昌都战役、武装平叛、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时期发生在江达县境内的重大事件、战斗故事、英烈人物等为线索,深入挖掘整理背后的历史,让那段峥嵘岁月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关键一战。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西藏,面对西藏地方顽固势力的阻挠,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发起了昌都战役。江达县作为战役的重要战场,经历了邓柯遭遇战、岗托渡江战斗等一系列激烈战斗。书中收录的“邓柯遭遇战经过及总结”“国德战斗总结”等珍贵资料,以及《为和平解放西藏而战——昌都战役回忆录》等见证者的回忆录,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战斗的激烈场景和解放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西藏红色文化的核心,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基石。
在江达,不仅有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还有许多默默支持革命的群众。岗托村的次旺平措老人回忆说道:“解放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也愿意帮助他们,见他们一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一边还要辛苦地运送物资,村里的大人就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军民鱼水情,在江达的土地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这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贯穿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的发展历程,激励着西藏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红色江达》还讲述了许多英烈人物的故事。如18军女兵于俊娥,她与众多女兵一起,翻越雪山、蹚过冰河,徒步4000多公里进藏,身扛150斤大米连走带跑,被称为“女大力士”。还有无数像她一样的先烈,以铁一般的信念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为西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西藏发展的道路,也成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落后的农牧业社会迈向现代化,从基础设施薄弱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从教育文化落后到教育普及、文化繁荣,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江达县也不例外,如今已实现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岗托村第一位女党员卓玛拉嘎老人说:“党的政策好,各种惠民政策我们都享受到了,日子越过越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一切。”这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推动西藏发展、凝聚社会共识的核心动力。《红色江达》以藏汉双语形式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成功实践。它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的发展历程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中国藏学出版社将以《红色江达》出版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书籍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村(社)、进寺庙,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使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西藏各族人民心中。同时,要充分利用江达等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推进红色文化保护、研究与利用。通过发展红色旅游等产业,让红色文化不仅成为精神财富,也成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续写西藏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藏力量。
(作者才让环公系中国藏学出版社助理编辑)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