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降临,八廓街热闹依旧,拍客络绎不绝。记者王晶摄
8月的拉萨,阳光倾洒,人流如织。在布达拉宫前和大昭寺广场上,身着绚丽藏族服饰的游客随处可见。他们在摄影师的指导下变换造型,沉浸于体验“高原儿女”生活的独特魅力。
走进拉萨著名商业街区八廓街,多家旅拍店铺陈列着色彩斑斓的藏族服饰。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店主热情介绍道:“提供199元套餐,含40张底片、10张精修照片,当日可完成拍摄。”经探访发现,八廓街一带分布逾30家特色藏族服饰店,价格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这里已成为藏族服饰文化的展示窗口。
八廓街,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是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
来自成都的28岁游客吴女士平时热衷潮流旅行打卡。她与朋友选择318川藏线自驾入藏,坦言:“藏服写真摄影火热,我们特地为此而来。”如今,拍摄藏服写真已成为进藏年轻游客的“标配”选择。
追溯藏族服饰的起源,主要为适应西藏一日间多变的天气。在旧西藏时期,占人口95%的农奴衣着简陋单调,一件藏袍白日为衣、夜晚当被。回忆自治区成立60年巨变,与自治区几近同龄的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感慨万千:“是共产党引领西藏农牧民翻身作主,过上幸福生活。从服饰的色彩、材质到美观度,变化翻天覆地。”
在“尕罗仓”时尚女装店,设计师正向藏族姐妹介绍改良款泡泡袖藏服。店主尕尔桑曲珍轻抚新款碎花布料,含笑表示:“如今,年轻人不再仅在节日定制藏服,而是追求日常穿着的时尚美观。”转角的“山南氆氇批发店”内,精美真丝藏服悬于醒目位置,产品即将远销欧洲。
从昔日的“一衣多季”到如今的“一季多衣”,西藏群众的服饰消费持续升级。仅以服饰变化为窗口,便可窥见60年来西藏经济的飞跃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西藏人民的生活变迁,融入传统工艺的每一根丝线,化作穿在身上的生动时代画卷。
同时,藏族服饰作为新兴文化IP,通过巴黎时装周的氆氇展示、联合国午宴的西藏元素,以及跨境电商的牛绒衫销售,共同构建起民族文化的柔性输出载体。文化输出的热潮推动了西藏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嘎玛泽登在8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指出,西藏旅游正由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由风景旅游向深度的休闲体验旅游转变、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2025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32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他诚挚邀请:“我们非常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西藏的美景、切身感受西藏的文化、亲眼见证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发展变化。”
到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拍一套藏服写真,几乎已经成为近年来进藏旅游年轻人的“标配”。
夜幕低垂,八廓街依旧熙攘。身着改良款碎花泡泡袖藏服的少女,在镜头前轻转笑颜,发间绿松石与闪烁灯光交辉,点亮高原夜色。这一幕,并非千年古城的寻常街景,而是新时代西藏拥抱世界的魅力缩影。
(来源: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记者:王晶、韩雪、王亦凡、李京、宋宝刚、汪凯)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