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因其高寒低氧的极限生存环境
成了人类最晚登上的高原
在远古时期
古人类走出非洲
向欧亚大陆的多次扩散中
都绕开了青藏高原
人类是何时登上青藏高原的?
他们是如何在高原定居的?
又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
第三集专家介绍
精彩看点
一、揭秘青藏高原人群5100年以来的遗传密码
关于人类演化的历史,往往不止一个版本,而古DNA研究,可以帮我们找到那个最接近标准答案的版本。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付巧妹研究员和她的研究团队为揭开青藏高原人群的来源、不同时间和区域人群的遗传特征等问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取样之旅。最终在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的30多个遗址中,收获了100多份古代人类样本,成功测序了97例人类核基因组和 128例线粒体基因组,通过遗传学的研究手段系统地还原了青藏高原5100年以来人群的遗传演化与交流互动的历史。
这也是青藏高原迄今采样规模最大、地理覆盖最广的古DNA研究。
该研究发现:
青藏高原特有的遗传成分早在5100年前就已经形成——该成分的主体与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人群关系密切。
研究同时也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及与外部地区存在复杂的人群互动交流历史。
二、破解高原人群适应低氧环境的关键基因—EPAS1的来源
该研究团队还在甘肃省夏河县的白石崖溶洞成功提取了“丹尼索瓦人”的DNA。
这是首例在丹尼索瓦洞遗址以外地区发现的同种DNA样本,也是东亚地区首例灭绝古人类的DNA样本。
所谓EPAS1基因,就是能优化血红蛋白让人在低氧环境下也能“呼吸自如”的神器。付巧妹研究团队通过古DNA对比发现,这一基因片段与“丹尼索瓦人”有关,很有可能是通过远古混血遗传至今。
现代西藏人群中有86%的人都有高原适应性基因(EPAS1)。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