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未来》第二集:考古以证今——西藏考古70年辉煌历程(下)

发布时间:2025-08-06 17:02:59 | 来源:西藏卫视 | 作者: | 责任编辑:


70多年来西藏考古的丰硕成果

为我们带来大量的实物证据

对它们的深入探究

一次次刷新着

我们对西藏历史与文化的认识

让我们与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

近一点,更近一点

第二集专家介绍

截止2023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

西藏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有5000多处

包括了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

各个阶段的不同类型的文物

尼阿底遗址的发现

不仅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也从侧面实证了

距今3万年到4万年前

人类已经登上了

青藏高原腹地的藏北高原

西部阿里夏达错遗址的再度科学发掘

以及噶尔县切热遗址的新发现和发掘

为我们展示了

全新世早期的狩猎采集者

利用高原内陆湖泊和河流谷地资源

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

不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高原史前人类的社会历史图景

夏达错遗址目前掌握的年代上限是

距今8000多年前的全新世早期

或者新石器时代早期

该遗址出土的磨制石针

不仅是青藏高原上的首次发现

而且也是整个东亚地区

全新世早期罕见的磨制石器

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磨制石针

噶尔县切热遗址地处狮泉河上游

以及噶尔藏布的河漫滩上

该遗址经过测年后

确认属于全新世早期的

重要旷野遗址

它的石器组合基本上是

常见的普通石核石片组合

以及石片和细石器工业组合

这样的技术模式

在青藏高原西端出现

对于理解两种工业模式的分布

以及它的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

卡若遗址是迄今在西藏境内发现的

唯一一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

属于距今5000年到4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为我们展现了藏东三江流域

史前粟作农业定居者

在河谷台地上

依靠农业、家畜生活生产的场景

曲贡遗址位于拉萨北郊

1984年首次被发现

曲贡遗址的陶器主要以圜底圈足为主

该遗址代表了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类型

曲贡文化类型

雅江中下游的尼洋河和雅江交汇处的

林芝立定遗址

发现距今3600年到3000年之间的

粟、黍、小麦、大麦

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末期

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相对优越的

西藏东南部史前生业经济的

多样性面貌

山南昌果沟遗址属于雅江中游流域

发现了豌豆遗存

雅江中上游流域的廓雄遗址

其年代大概距今3300年到3000年

该遗址发现了青稞种子

康马县玛不错遗址

距今4500年到4000年

在年代上突破了西藏中部地区

没有发现超过4000年前遗址的记录

格布赛鲁遗址

距今3600年到3000年

发掘出了目前我们所知的

西藏西部阿里最早的墓葬

早期金属时代

大概从距今3000年后到公元6世纪

主要的遗存有墓葬、岩画

还有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石构遗迹

类似“巨石文化”这样的石构建筑

以及地表上散落的各种建筑遗址

在随葬品中可以反映出

这个阶段开始出现阶层分化和差异

以及包括公权力的隐约证据

在藏东三江流域

中部的雅砻河流域

北部羌塘高原等区域

发现大量墓葬、岩画、建筑遗址

为研究吐蕃之前的

悉补野、苏毗、藏、琛、塔、工、娘等

邦国时代的历史进程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线索

近年来

在拉萨河谷开展的

温江多遗址考古工作

为推动西藏地区的吐蕃考古学研究

起到了良好的领头作用 

70多年来

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相继加入到

西藏考古研究队伍之中

许多考古新发现接连涌现

西藏历史的迷雾逐渐清晰

西藏的考古成就揭示了

西藏古代文明里中华文化的底色

完整节目

(来源:西藏卫视+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