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玛不错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5-04-28 10:40:28 |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 作者: | 责任编辑:

4月24日,西藏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评选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中南部康马县嘎拉乡政府驻地东北面的玛不错湖岸,地处喜马拉雅中段北翼的高原,海拔4410米—4430米,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掘。该遗址分布面积22.4万余平方米,目前已发掘1650平方米。

玛不错遗址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的连续发展和演变,揭露出距今4400至3000年的连续文化层及墓葬,另发现了直逼距今5000年的早期活动区,以及距今3000至2000年的大型石构建筑群。玛不错聚落演变脉络清晰,各时期的聚落布局和遗迹类型各有特点,不仅填补了高海拔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策略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西藏新石器阶段聚落考古与社会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玛不错第三期墓葬

玛不错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第一次突破了西藏新石器化进程的时空范围。该遗址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在被多种外来要素不断影响下依旧保持自身文化特色鲜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考古人员还在此发现了一批具有明确出土层位和高原测年最早的外来遗存,如稻、粟、黍、海贝、象牙、羊、青铜器、滑石珠、费昂斯、红玉髓等。玛不错遗址第二、三期的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已发现的其他遗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玛不错文化”。这一发现是继卡若、曲贡遗址之后,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玛不错第一期遗存典型骨器和石器

该遗址的发现,为西藏中部史前文化首次寻找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历史源头”,为构建西藏史前社会历史和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为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可信的佐证。

项目负责人夏格旺堆介绍说,该遗址考古工作结合多学科研究,在古DNA、古人类学、动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揭示了人类在海拔4400米以上的生态位活动的高原适应性、复杂性和连续性。玛不错遗址的发掘和发现,不仅对西藏考古,对世界范围内认识和理解高原人类适应演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记者:傅强、尕玛多吉)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