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藏研中心”)举办第58期“藏研讲坛”,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硕以《藏彝走廊在中国民族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为题作专题报告。藏研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副总干事李德成、刘威、扎洛出席报告会,中国藏学出版社负责同志主持报告会,藏研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石硕从藏彝走廊的区域和概念界定出发,通过综合分析藏彝走廊的地缘及地理环境、民族流动与历史变迁以及若干突出的文化现象来深刻认识藏彝走廊这一彰显中国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典型区域,并结合藏彝走廊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学术价值进行深入阐释,从而得出藏彝走廊在中国民族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石硕表示,藏彝走廊研究的价值和优势在于研究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吸纳和兼容,通过对藏彝走廊区域多民族聚居、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上的相互兼容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及“兼容、开放、宽宏”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现场听众就有关问题与石硕教授积极互动沟通,石硕教授回答了有关提问。大家认为,藏彝走廊这一多民族交汇与密切接触区域,蕴藏着我国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如何构建民族和睦关系、实现民族团结的诸多民间智慧与奥秘,这正是藏彝走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价值所在。作为新时代藏学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重要原则出发,阐释好中华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历史脉络和社会现实,不断增进中华民族的政治共同性、经济共同性、文化共同性,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