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形成、内涵及思想贡献
杨须爱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
刘玲
交往方式现代化与嵌入性的辩证表达
——基于多民族示范社区的考察
程中兴
民族文化
“民族文献语言学”的定义、特点与研究方法
孙伯君
文本与声音:《圣谕广训》的双路径传播及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影响
李晗 王继红
功能学派再审视与中国人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以20世纪30年代两篇建议为中心
王亚涛
法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中的中华法系发达史叙述创新
陈卯轩 杨华双
何谓“国家”?
——我国现行法上的三种国家概念
陈明辉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财政法治保障
倪文艳
经济·管理
地区数实融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基于单侧赋能与融合赋能的对比分析
郭娜 王珮瑶
人工智能可供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王原 陈志斌
“双碳”目标下区域创新能否兼顾城市“降碳”和“增效”
——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何雄浪 王诗语
新闻与传播
数字共通新闻学:地方新闻媒体的“在地共鸣”
孙梦如 丁玥 吴飞
坚持党的网络文化领导权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姚翼源
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风险挑战与防范径路
吴大娟
文学
晚清科学小说的发生、内涵与特征
晋海学 马佳辰
从《燕行录》语言书写看清代中华民族的域外形象
姚晓娟
陶瓷图像的跨媒介叙事及国家形象域外书写
杨正军
政治
数字叙事赋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逻辑机理与优化策略
沈海涛
数智赋能中国粮食安全治理:“整体性-技术性”的双重逻辑
周卉 阙天舒
双向并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下公共数据安全开放的逻辑与路径
韦仁忠 杨敏
教育学
佛学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上的贡献
王启涛
图书·信息
十八大以来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的现状与拓展进路
刘世皎 杨冰郁 马军
图书馆古籍的现代媒介保护性开发路径
——以短视频推广为例
曹霞
近二十年来民族典籍研究动态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CNKI文献可视化分析
兰卡娜姆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