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院发展中,“临床立院、科研兴院”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临床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石,而科研则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临床研究作为医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更能打造医院的品牌优势,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本文探讨临床研究在推动藏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开展临床研究助力藏医院发展的思路。
一、为什么临床研究是推动藏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临床研究评价医院特色疗法和药物的疗效,提高临床水平
藏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诊疗理论和众多在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和方药。要让这些特色疗法走出高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还需要通过临床研究获得严谨、客观的疗效证据,以支撑其临床应用。采用科学、系统、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对藏医特色诊疗技术和方药的疗效进行评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藏医药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筛选出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藏医院的临床水平。
目前,国内的公立藏医院有200余家。各种藏药院内制剂、外治疗法是各藏医院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很多藏医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研发和形成了一系列院内制剂和诊疗技术。临床研究可为藏医院的相关制剂和技术打造品牌优势。例如,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原副所长、北京藏医院原副院长登巴达吉,传承其恩师措如次朗大师治疗胆石症的经验方,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均有良好疗效,主持研制的“胆宁散”成为北京市药监局批准的首个藏药院内制剂,目前已在北京藏医院应用。通过对医院独家院内制剂开展深入研究,获得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有助于制剂的推广应用,提升藏医药治疗相关疾病的疗效,藏医院可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诊疗体系和技术优势。这种差异化优势不仅能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带动医院临床工作的全面提升。
2.临床研究助力重点专科建设,形成医院的优势病种和优势诊疗技术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对医院相关科室的优势病种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优势诊疗技术、药物和方案。这将有助于提高科室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更能提升科室和医生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名院、名科、名医建设。
近年来,北京藏医院的藏医临床科室建设不断取得进展。2018年11月,中国政府申报的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北京藏医院专家全程参与了申报工作。2021年12月,藏药浴被纳入北京市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024年9月,藏药浴被列入北京市医保支付范围(仅限北京藏医院使用)。长期以来,北京藏医院的藏药浴科患者人群以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炎、皮肤病以及部分内科、妇科疾病患者为主,因其良好疗效深受欢迎。以藏药浴被列入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医保目录为契机,加大临床研究力度,产出藏药浴治疗相关疾病的高质量证据,形成藏药浴科的优势病种,将有助于提升北京藏医院藏药浴科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打造重点专科。
2023年以来,北京藏医院参加广东省中医院郭新峰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负责制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医诊疗专家共识,相关成果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中药杂志》。共识中推荐的藏医分型治疗方案,即来自于北京藏医院仲格嘉主任医师等藏医专家治疗慢性高原病的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并得到全国各主要藏医医疗机构从事高原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诊疗藏医专家的推荐。目前,这一诊疗方案在西藏、青海3家藏医院和综合医院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得到应用,初步结果显示在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这体现了北京藏医院在慢性高原病藏医治疗方面的优势,也是医院专科专病建设的重要内容。
3.临床研究助力高水平藏医临床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兴院
高水平藏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临床研究作为连接临床和科研的桥梁,不仅能提升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更能锻炼和培养出一批临床与科研兼通的临床医学专家。
在藏医临床实践中,针对临床发现的问题,利用临床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和解答,有助于医生深入了解疾病的藏医病因机制和治疗方法,掌握科学规范的藏、西医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临床研究还能培养临床医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使其有可能将临床经验总结升华为科学假说或理论,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验证疗效,从而培养出既精通临床又熟悉科研的真正临床大家,为藏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实现人才兴院目标,为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二、如何通过临床研究推动藏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1.基于藏医院的现实条件,加大对临床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从医院层面来看,当前国内藏医医疗机构尤其是部分省级、三甲藏医医院,对科研越来越重视,地市级、二级藏医医院参与或自发开展的藏医科研项目也从无到有、逐渐增多。但总体而言,多数临床医生对临床科研缺乏了解和兴趣,或者想做研究但不会做。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医院通过政策激励、科研培训等方式加以引导和支持。
在循证医学专家指导下,为解决临床问题而开展严谨、规范的临床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更能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抓手。但在现阶段,由于服务能力、门诊量等原因,藏医院相对于同级的综合医院和中医院而言,普遍经济实力较弱,医院能用于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捉襟见肘。同时,基础研究在各藏医院中(除极个别外)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科研经费和研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藏医院的科研工作将主要精力和资源优先放在临床研究上,这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务实之举。
同时,藏医院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临床研究项目。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降低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还能为藏医院引入更多的专家支持和科研项目资源。
2.临床研究要与医院的定位相结合,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
藏医院作为传承和发展藏医药的重要平台,其临床研究应聚焦于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领域。每家医院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临床研究应当围绕这一定位和方向展开。
北京藏医院位于首都北京,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以藏医为特色,多民族医为一体,藏、中、西医相结合的民族医院。临床研究需立足于医院现有藏医科室、诊疗技术和藏药制剂的情况,选择若干重点病种开展藏医或藏、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研究。通过临床研究,提高藏医诊疗水平和解决患者实际问题。通过扎实研究不断产出和积累临床证据,提升藏医药在内地医学界和公众中的认知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专长,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从而助力医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解决临床问题、提高临床疗效是临床研究的根本目的。要鼓励藏医医生在临床研究实践中,发现和提出临床问题,然后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问题,开展临床研究,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例如,采用藏药浴治疗一些关节疼痛类的病症,有些医生建议在藏药浴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藏药外用制剂涂擦和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有助于温经通脉,增强活血止痛的效果。那么,联用疗法是否确能提高疗效、适用于哪些病种,只有临床研究才能准确回答,这样的选题就有临床意义,值得去研究。
3.加强对临床研究的管理,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
临床研究的质量是决定其结果可靠性和可应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藏医院应加强对临床研究的管理,重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确保临床研究成果得到认可和应用。要建立健全临床研究管理制度和流程,涵盖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各个环节,确保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临床研究要通过科学性和医学伦理的审查,方可立项和实施。
特别是在藏医临床研究中,长期以来普遍重视不够的医学伦理和研究方案注册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指导。伦理审查是确保临床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和法律要求的重要环节,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安全的必要举措。伦理审查通过后,研究方案还应进行注册,以确保研究过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目前,包括藏医在内的所有传统医学临床研究,都应在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注册,获得国际认可的唯一注册号,这是研究成果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前提。
北京藏医院是目前国内藏医医疗机构中为数不多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在国家医学研究信息登记备案系统进行登记备案的藏医院之一。今年9月,北京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成立后,即组织对全院临床研究项目和新技术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伦理审查,为临床科研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医院还加大对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临床研究的积极性。
展望未来,做好临床研究,用现代科学语言和研究证据来阐明藏医药的疗效,是推动藏医药走出高原、在祖国内地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与应用的关键。这一进程不仅将促进藏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还将为民族医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深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期待以临床研究为引领,促进藏医院和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罗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科教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京(2022)0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