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大智法王与明代汉藏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历史研究所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四川、浙江、江苏、甘肃和西藏等地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李德成、刘威,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长虹出席开幕式。
李德成在致辞中表示,大智法王班丹扎释是甘肃岷州的一位藏族僧人,修为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爱国爱教、信众敬仰,得到了明代中央政府的高度信任,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也值得办展宣传。
大智法王班丹扎释是代表明代中央政府联结汉藏政教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的杰出代表人物。班丹扎释受永乐皇帝委派,三次赴藏宣谕圣化,参与并见证了明代前期中央政府治藏的重大事件,为中央政权行使治藏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班丹扎释长期驻锡京师,被誉为明代驻京藏传佛教高僧第一人。他为皇室设坛说法、为天下僧徒奏请度牒、建寺传法、参与永乐版藏文大藏经刻印及永乐佛像制作等,为加强明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政治关系、汉藏文化交流等作出了重要贡献。难能可贵的是,班丹扎释的政治、宗教、文化活动,留下了大量历史文献和文物见证,为我们研究明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提供了有力佐证。
研究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可以进一步丰富明代治藏政策的研究内容。政治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和治理,经济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中央政府推动西藏地方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与繁荣,文化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汉藏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民族关系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汉藏等多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张长虹在致辞中表示,明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长期以来是国内外藏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尽管明代的治藏政策与元、清有所区别,但其“柔性”的手段和“以文治边”的策略不仅同样有效地实现了对西藏的行政管辖,而且更好地推动了汉藏文化的交融和心理的趋同,产生的文化影响也十分深远。
此次会议通过对班丹扎释及其相关活动进行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明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我们对于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一重要论断的认识。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以大智法王班丹扎释的历史与文物研究为主题,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建构、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视角,以大智法王相关生平事迹遗存为切入点,结合新近研究成果,探讨明代汉藏等多民族文明交流以及多民族构建中华文明史等议题。会议期间还对西藏文化博物馆2024年重点展览《西藏通史》展览大纲与2025年储备性展览《大智法王与明代汉藏文化交流》(暂定名)展览大纲进行审定和论证。
大智法王与明代汉藏文化交流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