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木: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4-06-23 21:41:00 | 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内容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在于推动中华民族整体走向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对象同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全体中华儿女,旨在通过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促进中华民族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产生交集,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环境支撑。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性体现在:作为术语革命成果的新质生产力架设起沟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上融合之路,新型生产关系为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起互促载体。基于这种契合关系,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机制得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效应推动生产力提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组织创新效应优化生产关系,促进各族群众团结协作;产业创新效应带动经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济基础;文化创新效应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新质生产力发展永无止境,未来需沿着制度、经济、科技、文化等路径,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质生产力;民族工作;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经济

【作者简介】徐光木,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创新联盟特邀研究员,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智库特聘研究员,农工党湖北省委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年第3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口较少民族同步实现人口现代化的测度与路径研究”(23BMZ007);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2024年统战理论研究创新计划重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华民族经济的视角”(2024029)。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入论述和重要部署。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2024年3月2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目前,学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该类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一般生产力,在结果意义上主要满足人们发展型、享受型的需要,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驱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革,是生产力代际革命和生产力跃迁的体现,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发展与改革新命题和破解中美贸易摩擦、科学技术封锁、地缘政治冲突等困境的有力武器。二是论述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指向。这类研究主要从不同角度论证新质生产力对某个领域的积极作用。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进步赋能数字乡村建设,通过高素质的生产力、新介质的劳动资料和新料质的劳动对象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提供强大动力、提供方向指引、共契价值立场赋能共同富裕,通过新技术加速生产方式变革、新动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新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坚持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新阵地”。可见,学界就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勾勒出比较清晰的“新质生产力赋能+”研究线条。然而,现有研究主要从科技、经济层面论述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路径,亟待从社会、文化层面进行系统性展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跨越历史时空的宏大叙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支持民族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发展到新历史阶段的产物,不仅标志着生产力的跃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推进的动力所在,代表了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展现出创新驱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既有先进生产力的一般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原生性、原创性、革命性等特征。对于中国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包括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中华民族整体走向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对象同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全体中华儿女,旨在通过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促进中华民族更好地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整体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产生交集,充分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推动。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也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质生产力作为手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和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目标,引导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两者构成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为此,本文在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分析新质生产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关系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重点阐述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机制,最后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路径。本文旨在深化这种理论共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能够极大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物质层面,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够不断提升各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畅通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和方式,从而有效增进各族群众的相互了解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精神层面,推动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够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起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从而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本文拟通过探讨“新质生产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叉议题,拓展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政治社会维度,并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参考。

二、新质生产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关系

在新时代的历史洪流中,新质生产力以其强大的创新动能引领社会发展步伐,彰显了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面貌。与此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凝聚起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战略部署。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新质生产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环境支撑。

(一)术语革命: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沟通桥梁

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抗争由来已久,一直寻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性吸收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1940年,王亚南在《中国经济原论》一书中说:“我们研究政治经济学,应随时莫忘记,我们是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王亚南提出的“中国人的资格”,主要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如果脱离了实际,矫造的结论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之特质的障碍”。研究中国发展的经济规律,必须建立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创立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是发展好中国经济或中华民族经济。对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而言,创立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无疑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学者紧密结合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观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核心在于对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洞察和解析,以及对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质疑和突破。这种质疑和突破自我的过程,必然要借助新的表达方式——术语创新。正如理性经济人、需求定律、供给定律、边际效用、机会成本、规模经济、帕累托最优等理论术语,是西方经济学在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也离不开相应的术语创新。恩格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便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形成和发起的一场术语革命,是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中“土生土长出来的”经济学术语,具有原生性、原创性、革命性。正如有学者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基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等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精粹的集成。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术语革命产物的新质生产力虽然为中国率先提出,但从技术属性层面看,其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和手段,能够为全世界提供参考。

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取得不仅要求经济理论与之相适应,而且要求包括新质生产力在内的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全体中华儿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工作和港澳台工作等不同场合作出过系列论述。在民族工作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港澳台工作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在这个意义上,新质生产力被赋予了国家的属性,具有精神的力量,继而将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学术语革命的产物,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理论结晶,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晋成员,极大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重大治理实践形成的理论范畴彰显着文化自信。比如,历史上科举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和术语革命,自隋唐以来,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曾发挥积极作用。科举制度不仅选拔了众多优秀人才,更在深层次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既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着精神桥梁和文化纽带作用,具有先发效应和示范意义。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之路

中华民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依靠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而且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新质生产力紧紧依靠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与优势。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经济实践的新生事物,在驱动能力、支撑载体、发展方式、生产力要素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其形成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例如,我国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和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兴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与目标。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从短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长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这种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典型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人来完成的,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式现代化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体推进的现代化,也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可见,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似两个不同的概念,实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均以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为媒介,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进一步激发了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这一重要论断,“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体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构成一组良性循环。从外在特征来看,这种不断往复的循环过程,正是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壮大和中国式现代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表现为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量的特征。从内在实质来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反哺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全体中华儿女,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与归属感进而转化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质的特征。这种物质层面的富裕与强大、精神层面的自信与凝聚,正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三)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促载体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论述表明,如果不能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调整,社会终将陷入困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够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便是这种制度优越性的典型特征。

借助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建立在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得以往阻碍人才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得以进一步清除,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深入和持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事实上得到同步推进。一是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各族群众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更广平台和更多机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这种交流合作的加强有助于增进各族群众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进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二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增添了新的动力和路径。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利益纽带。这促使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各地区的均衡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各民族的文化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交往、交流和交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这种文化繁荣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机制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动力。新质生产力借助技术、组织、产业、文化创新等效应,建立起新质生产力转化机制,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效应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苦难和屈辱,从曾经的“天朝上国”一度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中华民族一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有志之士开始深刻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出路。比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试图以此增强国家的实力和民族的凝聚力。科技创新对于提升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的积极作用,不仅为魏源所看到,还被鲁迅等一代文学巨匠所疾呼。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一文中指出,社会缺乏改革、学术缺乏发明、美术缺乏创作,都源于创新的匮乏。这种对创新的渴望和呼唤,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动力。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到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再到5G、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不断增强,进一步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平台等新质生产力载体正以其直观、生动的形式成为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工具。例如,“抖音”作为一款短视频平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抖音”上的一些短视频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展示民族风情、记录民间活动等方式,让用户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心南乐”系列短视频是其中的典型。河南省南乐县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新路径,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工作模式,开通“同心南乐”官方抖音账号,通过“视频+直播”方式,用接地气、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各村历史文化、革命人物、时代骄子、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推动各族群众感知历史、赓续血脉,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同心南乐”展现了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泛欢迎。除“抖音”等新质生产力载体外,华为等科技企业借助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效应在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华为的影响力和贡献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产品服务的推广上,更在于它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就,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了民族精神。这突出体现在华为面对国际竞争和挑战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技术障碍,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国内科技产业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出科技企业的力量。

(二)新质生产力的组织创新效应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涵盖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形成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由新质生产力所决定,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也在相应程度上得到完善,新型生产关系由此开始形成。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出现了共享经济、平台型组织等新的经济形态。这些新型经济形态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劳资关系,也重塑了交易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形成创新性的组织形式。在劳资关系方面,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飞速进步,新型经济形态如共享经济、平台型组织的崛起,使得劳动力的雇佣形式更加多样化。在交易关系方面,新型经济形态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和公平,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在竞争关系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化,市场主体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来赢得市场份额。在合作关系方面,新型经济形态促进了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使得市场主体之间可以更加紧密地协作,共同抓住市场机遇和更好应对市场挑战。新质生产力促成的组织创新效应不仅适应了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以其高效、便捷、扁平等特征达到了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新质生产力促成的组织创新效应已深入社会基层和生产一线,并借助各种新质生产力形态的平台效应将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有1100余人,苗族人口占92%。2022年夏天以前,该村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村落,而2022年8月自媒体平台上的一段剪辑视频改变了台盘村的命运:村民自发组织、队员都是农民、不收门票、没有赞助、大山深处的自娱自乐,台盘村篮球比赛“村BA”在网上受到热捧。台江县举办篮球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在贵阳等地读书的台江籍学生在家乡发起。之后,篮球赛经过代代相传成为台盘村的传统。同样由自媒体平台推动,离台盘村“村BA”不足200公里的榕江县“村超”也热闹非凡。2023年8月中旬到10月底,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第一季在榕江县举办。两个多月时间里,包括香港明星足球队在内的全国270多支足球队参赛,精彩的赛事与特色美食、地域文化相映成趣,吸引了超百万观众到场观赛,相关内容网上综合浏览量突破100亿次。统计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台江县接待游客468.51万人次,同比增长60.46%,旅游综合收入54.25亿元,同比增长91.63%。“村BA”“村超”的爆红,与自媒体平台等新质生产力载体密切相关。这种组织创新效应使“网络热流量”转化为“经济流量”,人们可以更加自主地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村BA”“村超”因其参赛球员的多民族性、观赛的自发性、号召力的广泛性,被网友誉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看台”。

(三)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创新效应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社会创造力”,“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产业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产业创新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借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奋斗的产业创造过程,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愿景,从而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重大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促进一批新产业的兴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领产业创新步伐。在新基建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基建也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崛起,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绿色能源、现代物流等。这些新兴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民族、各地区的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新基建的推动下,产业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或行业,而是形成了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格局。它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也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高铁便是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创新的典型案例。高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拉近了城市与城市、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内地与边疆之间的距离,加速了人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更多便利。高铁建设也体现了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支持,通过高铁网络,民族地区得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这不仅提高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高铁作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通过推动全球交通方式变革,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实力和形象,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如果把高铁看作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那么其背后所蕴含的一系列创新元素则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形态的核心驱动力。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石。高速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列车控制系统、信号通信技术等,展现了我国高铁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产业创新是支撑。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中国高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业态创新是动力。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高铁已经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发展成为一种综合交通方式,带动了旅游、物流、商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催生了高铁快递、高铁旅游、高铁商务等新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模式创新是推手。中国高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为高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除高铁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产业创新形态,也都在各自领域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新质生产力的文化创新效应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相互交融,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费孝通说,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历史上开始,就在不同民族聚居的交错地带建立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人们在这个区域中,你来我往,互惠互利,形成一个多元文化一体共生的格局”。其中,饮食文化作为生活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各民族情感、强化共同体意识的桥梁。中华民族文化借由新质生产力的触动,产生了良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例如,2024年3月,天水麻辣烫在网络上意外爆红,成为美食界和旅游圈的“顶流”,出现“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现象。天水麻辣烫具有麻辣鲜香、口感丰富的特点,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这便是借助饮食文化联络民族感情的生动体现。天水麻辣烫从选材、切配到烹煮、调味,每一个环节都匠心独运,深刻体现了各族群众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自从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后,到天水的外省游客大幅增加。据统计,2024年3月1日至4月22日,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903.6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2.3亿元。天水麻辣烫在网上也掀起围观热潮。截至4月22日17时,全网涉及“甘肃天水麻辣烫”“甘肃美食”“甘肃文化旅游”的相关短视频和信息共有52万余条;总点击播放量达287.3亿次,点赞量达23.99亿次,互动评论量达16.59亿次。这一数字不仅证明了天水麻辣烫的广泛影响力,也实现了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经历的生活化叙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天水麻辣烫以创新饮食文化的传播途径为载体,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并非个例,新质生产力的文化效应正在有序释放。2023年以来相继出圈的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游,也发挥了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淄博烧烤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口味选择,借助自媒体平台形成品牌效应,吸引了大量食客前来品尝,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哈尔滨冰雪游则以其壮丽的冰雪景观和丰富的冰雪活动,使人们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能够参与到各种冰雪活动中,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这种共同的体验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生活体验。这些文化现象通过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和人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3月27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针对“甘肃天水麻辣烫近日爆红,也受到了很多台湾网友关注”的提问,表示“从学跳广西‘科目三’,到‘打卡’冰城哈尔滨,从‘种草’四川酸菜鱼,到热捧甘肃麻辣烫,大陆美食、美景和流行文化特别容易在台湾同胞尤其是年轻人中火爆‘出圈’,归根到底,是因为两岸一家、一民同俗,都是中国人,天生中国胃、就爱这个味”。这是以创新文化的传播路径为载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以其独特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动力。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完善,促进了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与巩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永无止境。未来,我国仍需沿着制度、经济、科技、文化等路径,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一)借助新质生产力先进技术,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国家制度来组织实施与提供保障。历史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对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极大地改变着原有政治体系和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不能忽视新技术革命的巨大影响。新质生产力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等特征,能够为制度体系的完善提供强大支撑。首先,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其次,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推力,要求不断探索新的制度形式和运行机制,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最后,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的传播和认同。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将制度体系所蕴含的理念、内容、方法等广泛传播给各族人民群众,能够增强他们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释放新质生产力巨大潜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说明。当前,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发挥举足轻重作用,通过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更平等、更灵活的就业机会、收入来源、交往交流机会等,推动新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的构建和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将不断丰富和提高。这就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这就要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确保新质生产力的成果能够惠及更多地区和各族群众。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关乎大陆(内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港澳台同胞的切身利益,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考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10日在北京会见马英九时强调:“我们始终以台湾同胞福祉为念,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共享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成果,积极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台湾同胞利益更多、福祉更实、未来更好。”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不断释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将会得到进一步夯实。

(三)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技支撑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已成为战略博弈主战场,必须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从高铁飞驰、大桥飞架到深海探测、太空遨游,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让全体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新质生产力发展永无止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了能够占据未来国际战略博弈的制高点,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构建公平、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创新人才,掌握发展主动权;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经济创新主体的多元格局,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新质生产力平台建设,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是连接各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质生产力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各族群众文化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如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化交流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民族文化能够迅速传播、深入交流,有效增进了各族群众的相互了解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不断深入的文化交流对新质生产力也提出了新发展要求:如何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和谐共生,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面临新的形势,我们需要进一步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为各族群众文化交流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发展,进一步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结语

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结晶,不仅象征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深化发展;既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新天地。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并且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依托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这一作用将愈发关键。一方面,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推动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密切各族群众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联系,从而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开放态度和协作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环境支撑。其中,创新精神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开放态度使人们更加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协作意识强调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使全体中华儿女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我们同时应当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量变累积质变的跃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排外和妄自尊大,把新质生产力当作中国独有的事物,需要持之以恒、博采众长、不断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潜移默化、久久为功。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要看到它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既要看到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已经取得的显著成绩,也要警惕美西方对华认知战恶化外部环境、新技术的负面效应带来新变数,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系统的观念、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当然,我们不应局限于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看待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新质生产力将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并逐渐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和新质生产力经验供给,为世界提供源于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方面都有待深入研究。例如,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巩固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启示,有利于拓展统战工作视野,启发通过创新工作领域、平台和方式,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提升工作效能。总之,我们应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关键性作用,更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