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杰次尔 | 四川木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4-04-26 19:59:00 | 来源:木里县藏学研究所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藏学研究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挖掘、继承、创新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耕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打造“雍仲秘境”“扎念山谷”“全国健康县区建设示范村”等特色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动力,为木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精神支柱,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木里力量。

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一、传承传统文化智慧,铸牢民族文化自信

积极整理当地传统文化古籍文献,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撰写高质量的藏学研究文献,恢复独具意义的传统文化节日,邀请国内国际专家学者、藏文化传承者、藏文化爱好者以及群众参与藏学研究论坛和传统文化节日,倡导大家把传统民俗、道德观念与人文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进一步筑牢民族精神支柱,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2023年,出版《木里藏族“培米”支系源流史》一书,对藏文化谱系进行全面梳理,弥补了藏文化在源流研究方面的文献空缺,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恢复“辛绕宁达”天地祭(梨花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吸引当地汉族、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多民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促进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举办积极健康的13岁“成人礼”传统文化节日,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能力。

梨花节与13岁成人礼

二、传承传统文化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深邃智慧,并通过讲解推广的方式,引导当地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提升乡村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和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不断增进巩固“四个认同”。同时,村组党员干部和村中德高望重者率带,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培养一批有担当、有远见、有能力的村民作为乡村建设中坚力量,带动身边广大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献力献策。从2021年至今,组织藏学专家专题讲解《弟子规》《善说藏》等传统经典著作39场。研究基地的村民以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主动打造了14套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及地方特色的藏式民居。铺设了5公里长的村寨户户通石条路,扩建了5米宽的通村路。

户户通石条路

三、传承传统文化技艺,培育传统文化人才

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歌舞文化、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和振兴传统手工艺,成功塑造具有本土风情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基地,打造独具木里特色的手工艺产品,让传统文化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培训班,深化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系统掌握传统技艺,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培养文明素养,提高整个农村文明程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截至目前,研究基地大力汇聚周边传统手工艺人传承人,成功保护和恢复18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建立了一个专注于制造铁器、银器、盔甲等18种手工艺产品的生产基地。成功举办75期传统文化技艺培训班,培养了421名歌舞、乐器、民族服饰、建筑、陶器、木制品、皮革、金银、唐卡、面具、藏毯等领域传统手工艺人。组建了一支由130人组成的传统扎念琴弹唱队伍和一支由360人组成的传统歌舞队。

扎念琴弹唱队与传统歌舞队

四、传承传统文化习俗,引领健康文明潮流

弘扬传统文化中和谐共生、“仁爱”“中庸之道”等理念,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推动乡村文明进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健康生活、环境保护等习俗,鼓励村民节制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围绕传统文化习俗,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助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乡村环境。在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县市工作中,木里县传统文化研究基地经验做法在“川渝协作健康促进暨健康县区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议”上做交流展示,并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截至目前,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共恢复传统节庆、饮食、婚俗、棋类、体育、服饰等文化习俗66项,制定村规民约11条;其中包括倡导村民食用传统食品,禁止销售和食用对健康有害的垃圾食品;鼓励村民远离吸烟、赌博等不良习惯;恢复传统印刷技术;提倡使用干柴火或干树丫枝作为日常燃料,禁止滥砍滥伐和乱捕野生动物;提倡简朴婚嫁习俗,注重感情和人际关系的婚嫁观念;恢复传统的藏棋、猜谜语、歌舞、摔跤等活动。

食新节

(来源:木里县藏学研究所供稿,作者朗杰次尔系木里县藏研所副所长)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