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发祥、羊宗:情系高原梦绕江河——访著名生态学家洛桑•灵智多杰

发布时间:2024-04-26 19:59:00 | 来源:西藏大学期刊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内容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洛桑·灵智多杰先生是享誉我国藏学界和生态学界的知名学者,长期专注于青藏高原的生态学研究以及环境保护行动,同时也成功策划并主持了“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和“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两个重大课题,主持编纂出版了一系列青藏高原生态研究的高水平学术专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洛桑·灵智多杰先生认为,维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进步和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游牧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传统智慧,这对当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文章围绕洛桑·灵智多杰先生的学术经历、成就、贡献等对其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青藏高原;藏族;游牧文化;山水文化;环境保护

【第一作者简介】苏发祥,男,藏族,甘肃天祝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社会、历史与文化。

【文章来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7DA155

正文

洛桑·灵智多杰,男,藏族,出生于青海省同德县,目前担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会长以及中华全国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同时也是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及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洛桑·灵智多杰长期专注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他曾担任主编,并组织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这一重要课题,先后出版12本专题论著;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青藏高原被尊称为“中华水塔”和“五源”的理念。他向十一届全国人大提交的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议题和建议,已被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2011年3月,洛桑·灵智多杰担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后,主持申请了《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先后有四百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项目,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山水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笔者:洛桑先生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很高兴,也很荣幸。看到您,我们倍感亲切。这次访谈,除了表达我们对您的崇敬之心,还有一些问题向您请教,希望您能够不吝赐教。您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研究,究竟是什么启发了您,让您发现并关注到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中国甚至全世界的至关重要?您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致力于做这方面的工作?

洛桑·灵智多杰:说来话长,这就得从我的人生经历讲起。我出生在青海省同德县唐谷镇,我的家乡是纯牧区。作为牧民之子,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牧人的黑帐篷。因为我就出生在帐篷里。我家中有兄弟七人,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机会上学,一直在牧区生活。那时候的故乡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只能在寺院里接受一些简单的文化教育。1955年至1957年,我就在寺院里学习藏语和藏族历史文化。后来,赶上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在县里建起了学校。1958年,我便告别故乡的帐篷,来到学校读书,上学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起点。1968年中师毕业,回家劳动三年后又参加工作,1989年在吉林大学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直到后来成为国家干部。那时有人问我,您都做到省部级干部了,为什么不把父母家人接到城里来?其实,我早已经和我的家人们沟通过,不过他们不想离开熟悉的家乡去陌生的现代化都市。我养父(舅舅)退休后也离开了城市,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养育他成长的帐篷照顾年迈的母亲。他们都说,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草原上,住在帐篷里,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不论走到哪里,最终也还是要落叶归根。我深深地眷恋和热爱着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所以,对故土和环境的热爱一直在心里。

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投入了40多年的时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尽管国家倡导环保,但因为当时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地方的实际行动并未把环境保护置于首位。因此,我通过个人的亲身感受,尤其是家乡环境的显著改变,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关键性。曾经,我的家乡草原景色极其壮观。在过去,夏天的草原通常是湿地,小孩子进入这里玩耍时很容易出现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其中,家人总是提醒孩子们注意。而到了冬天,住进了“冬窝子”(牧民在冬季的居住点),牧草依然长得比人都高,所以大人也总不让孩子进去玩儿,怕迷路丢失,可见当时草场多茂盛。

1958年开始,为了种粮,便开始大规模开垦草原。当我第一次看到用拖拉机耕地的时候,感到机器时代的渗透如此快速,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估计很快会发生大的变化。老百姓们将拖拉机称为“铁牛”,在拖拉机工作时,大家会纷纷跑过去看热闹。那时原始森林面积已经开始锐减,导致黄河两岸受河水的侵蚀加剧。为什么是黄河岸边的森林受到毁坏呢?其实,正是因为黄河水路运输的便利性,才导致附近森林遭受大面积砍伐。1959年我到县城继续进修学业,九年后中专毕业。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我没能留在城里,便回家乡参加劳动。阔别九年的家乡,改变是巨大的。首先,小时候放羊放牛的草原变成了农田,大片的原始森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根,小时候清澈见底的河流干枯了。好在我家门口的曲乃亥河仍未干涸,水能够驱动水磨旋转。负责维护这个磨坊的是一位姓刘的汉族长者,人们称呼他为“阿布刘家”。我与他相处了两个多月。在家乡的第三年,我最终得到了正式的工作机会,离开家乡,到了遥远的地方工作。直到1978年,我又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回想起那段管理水磨的日子,我渴望再次回到那个地方。但是,我的家长告诉我,曲乃亥河的水资源已经耗尽,无法满足水磨动力需求。所以,磨坊也已经被遗弃。我一直在原地搜索,只发现那两块磨盘静静地躺在草坪中,只有一半露了出来。这就是过去二十年里,我所在的家乡自然环境所经历的转变。后来,我迁居至北京。由于职业的需要,我踏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并且也参观访问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自己的故乡在过去几年中的环境变迁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识到,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只是中国的一项关键任务,对于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而言,青藏高原也是极其重要。1989年,我在职攻读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了解到我过去的工作经验之后,便建议我的研究可以从基层出发,从环境保护出发。正是因为导师的指点,以及我内心深处的呼喊,我就把《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确定为硕士论文题目。后来我想,这篇论文可以算作是我投身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的起点,由此便开启了我一生为之努力和奔走的事业。

笔者:由您主编的《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作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学课题之一,已出版了 12本专题论著。这真的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前瞻性,并且取得丰硕成果的项目。我们想知道“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研究课题是在怎样的一个背景下提出和确立的?

洛桑·灵智多杰:众所周知,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的第三极”,总面积有250万平方千米。这里地域辽阔,有山川、河流、草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同时,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几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它对于中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环境效益不只是青藏高原本身的价值,它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进步和世世代代的基础利益。此外,这不只是涉及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亚洲,甚至全球人民的未来。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和亚洲人民的生命之“源”,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是世界环境保护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放眼全球,青藏高原无论是在地理意义,还是在气候特质,或是自然资源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对青藏高原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全球生态的一种敬畏。

然而,由于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受到地理和历史的限制,其产业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足,大多数居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这使得它成为了我国经济实力最为脆弱的区域。再加上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理解不够深入,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高原自然资源被无序、不恰当地开发和使用,这使得原本就相对不稳定和脆弱的高原环境面临着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已经走向了恶化的边缘。例如,雪线增高、冰川减少、水源耗尽等现象,后果令人堪忧。青藏高原生态恶化不但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会造成一定的阻力。从现实出发,我们也要采取紧急行动,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引领青藏高原地区走向持久的经济增长。

环境与发展是互相依赖和推动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根基,而发展则是推动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

对青藏高原的环境及其发展的探索,在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确保边疆安全方面具有极其关键的实际价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研究课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和确立的。

笔者:您能否再给我们讲讲课题的目的和涉及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洛桑·灵智多杰:好的。本课题旨在充分尊重高原各族人民对未来发展的要求以及他们的发展权利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从高原的现实条件出发,也从高原发展会对该地区、对我国甚至对整个世界带来的改变出发,去思考以及处理好其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打破就高原论高原、就发展谈发展以及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等思维模式,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探索一条既有利于当地经济充分发展,又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课题内容涉及实现高原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维护并利用优质资源、打造高原的经济架构、推进交通能源的建立、推动科技教育的进步、研究高原的环境转型、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高原的文化、宗教和生态环境等各个层面。它是一个涵盖不同地域、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笔者:我们还了解到,2012年,您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申报了“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课题,是在“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的基础上以高原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神山圣水为线索,系统研究青藏高原山水文化的神话缘起、相关仪式的历史演变、文化体系以及生态人文价值。很显然,这个课题是基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现状而立项的。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好吗?

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课题是为了响应党中央所提出的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重要保护地的重大论断;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发展生态文化,讲好中国生态故事,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美丽中国魅力的战略部署;遵循并服务于党中央倡导的尊崇自然、适应自然、维护自然,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科学观念。青藏高原的生态文化中,神山圣湖的崇拜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构成了藏族的生态道德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它崇敬自然,从而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并且实现整体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应高原环境的游牧和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护了青藏高原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

课题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藏民族的山水文化和信仰。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位一体的角度研究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具有高原特色、民族特色的山水文化,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高原山水文化的崇敬、保护的理念和习俗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国内外的广大读者。

笔者:您谈到了高原生态环境和传承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的确就像您提到的,它的价值可能不仅仅是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各民族而言,而是涉及到整个生态链上的每一个人。请问高原文明中山水文化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如何准确理解高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外延?

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自古以来藏族不但繁衍生息在这块寒冷、缺氧、生态脆弱,被现代科学称为“不宜人类居住”(海拔3000米以上)乃至“生命禁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而且创造了适应高原环境的生存智慧和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高原文明,其内容涵盖了高原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高原的山水文化是高原各民族一种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与价值取向,反映了高原各民族集体创造的信仰体系、生态理论、价值观念和生存智慧。青藏高原不仅给藏族人提供了生存、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也培育了藏族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为了完整准确地反映高原山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课题组在研究表述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三个原则:一是完整挖掘高原山水的人文生态价值、文化渊源以及宗教神话特性。高原山山水水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它的自然景色和环境价值,更主要的是蕴含的神话意识、人文内涵和精神信仰。二是把握高原山水文化的多样性与兼容性。历史上的青藏高原是多民族迁徙、生存的区域。古代羌人、吐谷浑先后在高原东北部杂居,公元7世纪吐蕃统治整个青藏高原,13世纪后蒙古人逐渐深入高原。虽然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主要民族,然而,高原的边缘地带还有许多其他的民族居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等。与此同时,自然崇拜、苯教、萨满教、藏传佛教、儒学及道教、伊斯兰教都曾经在高原传播。本课题研究从“山”和“水”出发,对青藏高原山水文化进行研究调查,在追寻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了解该地区各民族百姓生存发展的习惯,从而去探寻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其文明产生的历程。三是注重山水文化的历史变迁性和传承性。文化的交流、积累经历了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在高原,不同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在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层次,而这些文化层次覆盖了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区域山水文化,凝聚为高原族群文明。

笔者:您提到要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主要依靠藏族文化,这里面您主要讲的是藏族文化中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像您所提到的山水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藏族文化中的山水文化?

洛桑·灵智多杰:藏族文化博大精深,这里面我主要讲的是藏族文化中有关生态方面的文化,那么与生态有关的文化是什么呢?比如说宗教文化、游牧民文化、崇敬山水的文化等,这些都是有关生态的文化。外面的人常常认为青藏高原是个终年积雪、极度寒冷和植被稀疏的地方,那里海拔高、气温低,氧气稀薄、温差大并且生态脆弱,是一个不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那藏族为什么居住在这儿呢?不管风雪交加、还是寒风刺骨,藏族人与牦牛一起守护着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和宗教信仰有关。几千年来,藏族祖先便守护着这个地方。因为在藏族人民的心中,这个地方被称为“天似八幅经轮,地如八瓣莲花”的圣地,被视为香巴拉极乐世界,还被认为是观音菩萨恩赐的宝地。二和藏族人对环境的珍视有关。他们赞美自己生存的地方,内心对环境有着极度的敬仰。我们会经常听到有关青藏高原的赞美词,“凉爽美丽如仙境、幸福安乐之圣地,河水交织森林美,五谷丰登矿藏富”等。藏族在很早的时候就认为山都是神山,比如说,藏文文献中的山水有世界形成时的九大山神、长寿五姊妹、杰十三古拉、二十一居士、十二永宁地母等。除了这些,藏族认为每一个地方有一个山神,每座村庄有其山神和地方神。这些都是藏族人敬仰的神山,而且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也有各自相关的神山。人们要为这些山神、地神进行祭祀并赞颂。因为那些山水中存在神和龙,所以不能乱挖、乱采,不能随意砍树,不能随意狩猎,否则会触犯神灵,降灾人间。世界九山神也有很多种说法,我们所讲的世界形成之九山神是在《瞻部洲煨桑祭祀》中赞颂词的有关记载。对于民间传说我们其实不应该去评判对错,而是保存并去传承。我和课题组成员依据隆多喇嘛和东噶教授的著作,最终确定下来了九座神山。九座山中乌代贡杰,也叫沃德贡杰,被认为是父亲。父亲有八个儿子,他们一起形成了世界九山神。沃德贡杰的长子是雅拉香波,然后是岗波拉杰、雪拉久波、觉吴玉杰,这些山都在西藏山南和拉萨境内。还有东方的阿尼玛卿,北方的念青唐古拉山,江孜县的诺金岗桑,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相传起初这些山都在山南的桑日,在吐蕃赞普时期,随着吐蕃地域的扩张,这些山神就从山南被调派下来,分别驻守不同地区。除此之外还有杰十三古拉,他们的形成是在世界九山神的基础上,二十一居士也是如此。按照历史脉络,在青藏高原形成了完整的神山体系。在《大食宝藏宗》中,阿尼玛卿是马宗,念青唐古拉山是牦牛宗,卡瓦格博是林宗,觉钦董热是金宗,墨尔多山是商宗,米雅贡嘎山为五谷宗,杂杰潘秀为绵羊宗。在各个地区的传说版本中数量各有不同,也没有具体的依据。藏族给予自己赖以生存的山水生命和灵魂,并将其描述为不同家庭亲戚和部落,并将很多大山湖泊尊崇为神山圣湖,加以膜拜顶礼,这就保护了人们生存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关于水文化也有很多。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在青藏高原,冰川积雪和冻土的分布非常广泛,除了南北极以外,青藏高原的冰川数量和分布在全球范围内都名列前茅,共计36793条,其覆盖的冰川总面积高达 49873.44平方千米,冰储量为4561立方千米,平均年融水量约360亿立方米,故有“第三极”美誉。在全球的中低纬度地带,青藏高原拥有最大、最广阔的多年冻土区,这个区域的覆盖范围达到了我国冻土总面积的70%,同时也存在一些季节性的冻土,展示出一系列的融化地形。青藏高原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分界线之一,许多亚洲乃至全球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此,如黄河、长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怒江、森格藏布江(狮泉河)、印度河、恒河。印度河、恒河源头之说也很多。印度人认为恒河是圣水,来自我国的玛旁雍措圣湖,因为她是湿婆和妻子乌玛女神修行和沐浴的地方。所以,恒河的源头是自玛旁雍措圣湖旁的森格藏布(狮泉河)。还有很多圣河和神湖,比如羊卓雍措和纳木措湖、玛旁玉措和安多的青海湖,很多人去这里放宝瓶祭湖,煨桑祈福。还有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等等,这些河流都被赋予了神的传说。

给你们讲一讲藏族和水的故事。生活在江河之源的藏族人,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认识。他们敬畏水,呵护水,爱水如命。每天拂晓时分,女人们背着水桶到泉水边取水时,要用木瓢向天空泼撒三次水才开始取水。把水背到家里后,首先要在佛前供水。阿底峡尊者也曾说,青藏高原的水,都是八功德的水,藏人供佛只需供水亦可。熬茶后先敬三宝,再给老人献茶。老人们端起碗,用无名指再向三宝敬茶。藏族人认为,水的自净能力很强。他们认为每条河水里有一个神,水源是不能污染的。上游污染下游就不净,所以从来不在水里洗衣服。洗澡、洗脸要把水打出来,用脏的水也不会倒进河水里,并经常清理水里的牛羊粪等杂物。西藏有一种宗教仪式,每年有段时间,僧人们在108个泉眼念经,降伏五神祇“鲁”,消除“五毒”,证得五佛“五智”以修养人性之圆满境界。

藏族认为青藏高原是“四江源”,也有人说是“五江源”,当然我们总称青藏高原为“亚洲水塔”。水塔首先讲的是山,因为水均发源于山,从属于山,山是水的母体。山是源,水是脉,没有山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此,我们一直称青藏高原为“五源”。简单讲“五源”,就是“冷源”“水源”“生态源”“生命源”和“文明源”。下面主要讲一讲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的故事。也讲一讲黑河的故事,因为这些江源我都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几条江河的藏语名称和名称来源,只有知道藏语名称才能理解故事和文化内涵。先讲黄河。季羡林先生说山有根,水有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源。而民族何独不然!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就是黄河。钟敬文先生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母亲河。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浩瀚无比的民族文化。要了解中华文化,不能不了解黄河文化。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其总长度为5464千米,涵盖了75万平方千米的区域,每年的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居住在黄河源头的藏族中流传着很多有关黄河的动人的故事。黄河藏语叫“玛曲”,藏文“玛”字有三种解释:一是“伤”或者“疤”的意思。藏族人认为黄河的水可以治愈伤痕,所以叫玛曲。这个“玛”字还可以解释为孔雀,藏语把孔雀叫“玛夏”。从巴颜喀拉山顶往下看,黄河源头的星宿海就像一个开屏的孔雀,所以叫玛曲。第三种说法玛曲是阿尼玛卿的女儿,因为姓玛,所以被称为玛曲。据传,玛曲(黄河)原本打算与四川阿坝地区的雪宝顶神山结婚,出于对爱情的追求,她改变了原先一直向东流动的路线,转了个大弯,朝着南方前进。当她抵达若尔盖,再往前走三四千米,即将汇入长江时,阿尼玛卿说西北是一个贫瘠的地方,如果你不去那里,那里就没有水,生命万物将无法繁衍生息,劝她回头。后来,玛曲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爱情,180度大转弯向北流去,去拯救北方干旱的土地、百姓和万物。

再来说长江。长江在藏语里叫“治曲”(意为母牦牛河),民间流传长江是从一个母牦牛的两个鼻孔里流出来的。藏族民间有很多关于长江的很有意思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天神把一头凶残的野牦牛派到人间,这头野牦牛一到草原就疯狂啃食,水草很快就被它吃尽了。但善良的人们并没有驱赶神牛,相反,还将零零落落剩下的青草收集起来送给神牛食用。终于,这头牦牛被牧民们的举动彻底地感动了。它不再摧残草原,违背神的旨意,把自己变成一座山,并从两个鼻孔里流出泉水,养育这里的生命万物。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长江上游原来是一片干枯的草原,有一个天神叫托姆牦牛,奉命来解救这块地方的生命万物,发现了这里的水源。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她是山神格拉丹东(格拉丹东是个母牦牛的化身),格拉丹东的气息融化了冰雪,积雪变成流淌的河水。河流很急,神山尕朵觉沃让她慢慢流淌,不要损伤流域的生命环境。她说可以,不过你得为我铺路并牵着我走。尕朵觉沃神山答应下来并在铺着金子的渠道慢慢地牵引她。因此,有一段长江还被藏族称为金河(曲吾色丹)。当牵到玉树仲达的一个地方时,尕朵觉沃把长江拴在一棵柏树上歇息,长江悄悄地溜走了。所以,你会发现那段河流很湍急。尕朵觉沃追到德格境内的小苏举并抓住了长江,又牵着她慢慢走。中途长江又一次溜走,尕朵觉沃又捉住她慢慢牵到平原让她缓缓前行。长江“三急三缓”的说法由此而来。还有一种说法是据尕巴地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上部玉树雅拉的地方,有一座像母牛鼻一样的山峰。有一天,觉卧旺青更智施法术,从牛鼻山的鼻孔中引出了清泉,他一边在泉中撒金粉,一边牵着泉水一路走来,后来人们称它为金色治曲。到了叫雪达的地方,有一块大石修炼成精。觉卧旺青更智委托石精看管治曲,自己在一处岩洞坐下饮食休息,不料治曲悄悄地逃跑了。觉卧雷霆大怒,鞭打大石,将大石劈成了两块。现在藏族人把那个地方叫“觉卧饮食岩”。岩洞里还修建了觉卧神龛、觉卧壁画、竖了风马经幡。最后,觉卧终于把长江引到了平原,让它缓缓流去,滋养中下游的生命万物。所有的故事里长江的原形都是母牦牛,所以藏族就称其为母牦牛河(治曲)。

澜沧江不仅是东南亚的第一条主要河流,同时也被视为东南亚各个民族的母亲河,并且它还是一条国际河流。澜沧江的起点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的杂多县,其总长度为4909千米,涵盖了81万平方千米的流域,河口的年平均水流量达到了 4750亿立方米。穿越了青海、西藏以及云南三个省份,然后经过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越南,中国境内干流长度2139千米,最终汇入中国南海。流出我国后,澜沧江被称为湄公河(Mekong River)。澜沧江,在藏语中也被叫做杂曲或者达曲(意思是月亮河)。达曲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浩瓦周质”的达纳河,以及“萨时立山坡”的达嘎河,这两条河流都是达曲河的主要支流,其源头“曲高扎西曲瓦”这个名称是第五世达赖喇嘛在此地颂出“吉祥颂”煨桑词后,人们以吉祥颂命名而成的。两条河流奔腾向东,最后在扎西拉贺寺的西侧交汇,这个地方被命名为杂尕那松多。在唐朝时期,把澜沧江上游的杂曲译为大月河,而把雅砻江上游的扎曲译为西月河,这些都是根据“达”(藏文中“月”的含义)这个词的意义进行翻译的,突出“月”的含意。进入云南,傣语称其为“南米兰章”。“南米”指江河,“兰”意为百万,“章”是大象,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汉语就把它音译写成澜沧江。到了境外,就称为“湄公河”(Me⁃kong)。“湄公”(母亲的意思,柬埔寨语)源自傣语(Mae Nam Khong),意为高棉之河。到了越南流进南海有九个入海口,越南就其称为九龙江(Clru Long Gian)。

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博格,怒江又称潞江,藏语称“加毛温曲”(rgyal-mo-rngul-chu),流出中国进入缅甸后被称为萨尔温江(Salween)。这条河流总长 3240千米,流域覆盖了 32.5万平方千米。在藏民族和傈僳族中有很多关于怒江的美丽的故事。相传唐古拉山深处居住着一家神仙,那家神仙有九个娇如春花、媚如明月的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就叫怒江。她从小就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去东方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劝阻,在家人目送的泪花中,怒江姑娘毅然踏上了去东方寻找太阳的征程。在路上经历了千难万苦,也遭遇了爱情的纠缠,她害怕过犹豫过,但依然前行。有一天,她到达一个叫利沙底的地方时,天突然黑下来,她非常害怕,坐在路边双手合十,默默的祈愿道:“妖魔鬼怪莫挡路,太阳月亮速显现,照我前路助我前行,寻见光明!”。没过一会儿,月亮出来了,星星也闪着金色的光。更为神奇的是月亮一直挂在高黎贡山的岩壁上,再也没有落下去。(这月亮就是现在的福贡山石月亮,“亚哈巴”傈僳语石月亮)。怒江姑娘乘着月光疾步前行。很快天亮了,太阳也出来了,怒江姑娘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最后讲一讲黑河。祁连县是黑河的起源地,位于青海海北州,在藏语中叫那曲(黑河之一,藏语称那曲的河流很多),因为它的源头植被很好,是黑黝黝的森林和皑皑冰川,流出来的水很干净,有着可与“三江”媲美的生态地位。黑河又称弱水,和其他河流一样,常以流经地的名称命名,如甘州河、山丹河、额尔济纳河等。它在西北戈壁和沙漠地带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功能,滋养了河西走廊和额济纳绿洲14.2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是祁连山南北的“绿色水库”,被称为“命根子”“生命线”。中下游群众亦有“祁连山上一棵树,树下一眼泉”“山上一片林,山下数眼泉。破坏了山上乔和灌,旱了山下米粮川”之说。黑河是祁连山的动脉,是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阿拉善的母亲河。但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政策措施,对黑河的生态保护,都不如“三江源”。藏民族有这么多山水神奇的传说和故事,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让人们敬畏自然、感恩山水、保护山水。2020年,玉树治多县和三江源保护协会组织江河中下游的人们来治多索布查叶神山,祭祀山水,感恩江河源,提出“共饮一江水,共护三江源”的倡议。我认为,这种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活动是一种保护三江源生态的积极举措。同时又是加强民族团结,使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理解的一个过程。这种活动如成为常态,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各级党政机关能够大力提倡和热情支持此类活动。如今就是要倡导保护青藏高原的山水,让这些清澈的河水流到内地,流到国外,让更多人受益。

藏族传统的地域划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着山水描述。例如,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即上——阿里三围(布让<普兰>雪山围,古格<札达>岩石围,芒域<日土>河泊围);中——卫藏四(五)如(即“伍如”意为中翼,“约如”意为左翼,“叶如”意为右翼,“如拉”意为支翼,后来又加了一个“森巴如”,从而形成了“五如”);下——多康六岗(色莫岗、木雅让瓦岗、芒康岗等六岗,“岗”藏语意为山)。青海、甘肃一带的涉藏地区被称为“安多”,其中“安”应该是“阿”,指的是阿钦岗甲山(巴颜喀喇山东)与多拉让莫山(祁连山)之间的地区。藏族有自己一套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理论体系,他们将大自然视为“情器世界”,所有的生物被视为“有情”,它们都拥有生命的价值,并且认为所有有情都是平等的,无任何实质性的差异。主张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尊崇,并提倡共同生活、和睦共处。同时认为生命的形态是有层次的,并且它是永恒的,能够进行轮换。比方说,你做好事,积累福报,那么生命就能得到提升。这种思想逐渐融入了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反映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血液之中,从而塑造出这个民族的生态、价值以及生命的观念。

笔者:您提到藏族文化中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也就是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山水文化和游牧文化,请问藏族游牧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有何联系呢?

洛桑·灵智多杰:游牧文化被视为一种极其典型的生态文明,其核心理念就是维护和尊重大自然的平衡,不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而破坏自然环境的形式而存在。

青藏高原的牧民群众为了保护草原环境,曾经一直住着黑帐篷,随草而居,使草原有间歇与生长期。即使住在森林附近,也不会乱砍树修建房屋。

牧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草原的文化,在他们的文化当中,保护环境是一种责任,更是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的基础。牧民一年四季跟随草原的变化而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和草原的关系非常密切,保护草原的生态也是他们从事生产和生活的习惯。世代流传下来的文化和经验告诉他们,草原的变化与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的改变,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就像牧民们居住的帐篷,具有强烈的地域环境特色。外行人觉得藏族的帐篷和蒙古族的蒙古包异曲同工,但其实大有不同。藏族的帐篷是用牛毛编制而成,这也让帐篷具有了透气性、透光性和透水性。虽然不能够完全隔绝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恰到好处地保护了帐篷下面的草地,不受人类的毁坏。而蒙古族的毡房是用羊毛做出来的,一旦迁徙,毡房下面的草地就会容易被破坏。经过研究,我们还发现青藏高原的牧民,即使住在原始森林边缘,也不会砍伐树木,燃烧用牛粪,尽最大的可能来保护生态。可以说他们已经真正地实现了现代社会对于资源利用和简朴生活的倡导。牧民的皮袄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则成为他们的被褥。同样,在食物方面,并未造成大量的废弃物,也没有使用塑料袋。燃烧的是牲畜的排泄物,并未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任何污染。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土地辽阔,人口稀少,每个人的饮用水资源都相当丰富。但是,这里的居民深知水资源的珍贵,决不会肆无忌惮地破坏或浪费。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张口说空话,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在历史上青海湖周边全是牧民,以前没有听说过青海湖污染了或者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因为周围的蒙古族、藏族牧民把青海湖当成圣湖来保护它。有的人说那牛羊的粪便不也会污染水源吗?跟现在人们的污染相比起来,牛羊的粪便污染不值一提,而且它也不会产生污染。后来青海湖周围建立了十几个农场,还有两个渔场,污染源多了,捞鱼的人也越来越多。

60年代生活困难的时候青海湖的湟鱼救了不少人,后来打鱼的农场、渔场,渐渐地把湖水污染了。前后有这么大的区别,人是关键因素。以前人们把青海湖当成自己的母亲湖,保护它,并且每年都祭祀它。清朝时皇帝也会派人到青海湖进行祭祀活动。所以,那时的生态环境才能保护得那么好。藏语里找不到保护的这个词汇,为什么?因为不需要。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保护环境的意识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深嵌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保护青海湖,保护草原、保护山、保护水,这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信仰,一种信念,融化在牧民的血液里,渗透在牧民的生命里。

什么时候出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呢?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出来的。你们想想英国伦敦的雾霾,俄罗斯的黑色、白色风暴,美国西部发生的沙尘暴等等,不都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的吗?就是人为过度的环境开发所导致的结果。正如很多前辈著名学者曾经提醒过世人的,保护环境其实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一旦人类受欲望的裹挟,对自然实施无限制的掠夺,最终,对自然带来的伤害只会反噬到人类自己。

笔者: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我们真的是受益匪浅。作为晚辈的我们,一定会向您学习,努力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后,请您谈谈对后辈学人有哪些希望?

洛桑·灵智多杰:作为高原的儿女,保护和建设好家乡是你们的神圣使命。要遵循中央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部署,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刻苦学习,继承和弘扬特色文化,努力呵护青藏高原这一方净土,为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