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仁·丹增班觉:西藏传统音乐的创新者

发布时间:2024-03-07 18:49:00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拉萨宗角禄康公园内的囊玛舞队。

大昭寺宴乐图(局部)。

囊玛和堆谐是西藏民间歌舞发展到较高层次,集歌、舞、乐为一体的传统艺术。2008年,拉萨囊玛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拉萨堆谐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说到囊玛和堆谐,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18世纪前后的藏族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多仁·丹增班觉。多仁·丹增班觉出生于清代西藏贵族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高官,他本人也先后担任噶伦(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和首席噶伦。

在西藏世袭贵族家庭中长大的多仁·丹增班觉,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5岁时,家里为他请了启蒙老师。8岁起,他就拜西藏名师学习藏文文法、诗学、历算、因明学等,尤其是师从曲宗巴大师学习《诗镜》,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仁·丹增班觉一生著述颇丰,有长篇小说《扎贝卓曲王子传》、故事《格萨尔征服霍尔》、诗注《诗论嘉言四部门品论》、传记《多仁班智达传》等。

古代西藏上层社会很重视音乐教育,因此,多仁·丹增班觉约10岁起就开始学习音乐理论及器乐演奏。他在自传中说:“父母专门为我请了西藏地方政府噶尔巴(指宫廷噶尔舞者)……每天午饭后,我与四五个嗓音好、接受能力强的人一起学习扎年琴(藏族弹拨乐器)、哔旺琴(藏族拉弦乐器,形似二胡)和笛子等乐器的演奏技术……”

1783年,年轻的多仁·丹增班觉接替父职,被清政府任命为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1788年、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两次入侵中国西藏。1792年,清朝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全部驱逐出境,与廓军谈判时被俘的多仁·丹增班觉等人也被放回拉萨。多仁·丹增班觉回藏后即被召到北京问询,后因“虽无严重之变节罪行,但有失误之责,革去他噶伦之职”。

1793年,乾隆皇帝召见多仁·丹增班觉时赐谕曰:“你在藏廓争端中,前后种种皆处理得当……你年轻力单势弱失于敌人之手,此等只是不明事理之过……你丹增班觉乃班第达之子嗣,俯念前辈往事,朕有意思佑,不必惊恐苦恼……你暂住北京黄寺,由朕之内给薪俸,待新年盛宴之后,班禅额尔德尼之贡使堪布主仆回西藏即可一同归去。”

自此,多仁·丹增班觉住进黄寺,受到礼遇。平时无事,他常去前门、天桥一带的戏楼茶馆观赏戏剧、歌舞,深受启发。他还学习昆曲和京剧等,拜师学习演奏在西藏从未见过的乐器。他在自传中写道:“内地异常繁华,玩意儿甚多。特别是各种乐器,曲调婉转动听,极其美妙。过去西藏从未流行的汉人乐器,有一种佛手参形状的乐器,汉语叫笙;又有一种像枕架,汉语叫扬琴。于是摸索这两种乐器的音律,学习弹奏曲调。演奏扬琴的技巧差不多学会了,待开始学吹笙时,我出天花病倒了,随后又回西藏,故没学下去。”

1795年,多仁·丹增班觉返回西藏时,带回一些中原的乐器,其中有扬琴、笙、横笛等。回西藏后,他组织有一定音乐基础的人,传授他们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组建乐队,用器乐合奏伴奏民间小调的演唱,并对这些小调进行改编。

成熟于17世纪初的西藏囊玛音乐,是拉萨民间艺人在吸收藏、汉、蒙古等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创造的歌舞形式。多仁·丹增班觉组织器乐合奏伴奏后,使囊玛的伴奏乐器从单一的藏族传统乐器扎年琴发展到包括哔旺、串铃、扬琴、横笛等,促进了囊玛音乐在拉萨的普及和发展。

多仁·丹增班觉还编创了不少囊玛曲,并把汉族传统记谱法工尺谱译成藏文使用。此外,囊玛音乐在旋律上运用汉族传统器乐曲的“借字”“模写”“变奏”等手法,形成较为复杂的乐曲结构。囊玛音乐借鉴汉族音乐的经验,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歌、乐、舞三者结合并深受西藏人民喜爱的艺术种类。

堆谐最初主要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一带以及阿里部分地区,是一种没有伴奏的民歌演唱,后来以扎年琴伴奏,并逐步加入舞蹈动作。拉萨堆谐受多仁·丹增班觉在囊玛中加入器乐合奏的影响,在演唱和舞蹈伴奏中加进类似囊玛音乐的乐队伴奏,逐步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曲式结构,使堆谐歌舞更趋完美。

对于这件事,多仁·丹增班觉非常得意,他曾在自传中特意强调:“现今西藏流行阿里弦子同内地的扬琴和笛子合奏,这最初筹划指点的人还是我哩。”可以说,多仁·丹增班觉对西藏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西藏音乐史上一位开拓者和创新者。

(本文来源:《中国民族报》2024年3月1日第8版,作者、摄影黄维忠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