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曲、王旭萍:西藏生态文明走在全国前列的成就及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3-12-22 19:03: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丹曲、王旭萍 | 责任编辑:

【内容摘要】西藏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其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具有不稳定性和敏感性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具体实践,探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光辉成就及最佳路径,将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创造重要条件。

【关键词】新时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光辉成就;最佳路径

【作者简介】丹曲,男,藏族,1964年生,甘肃肃南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历史与文化、民族文献学、史诗《格萨尔》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十四五”项目“数字时代的中国西部环境变化中人的作用研究”(项目号:22JJD770020);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民族大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实践研究” (项目号:WT-ZD20220303)的阶段性成果。原文编发时略有删节调整,注释从略。

正文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有着丰富的地貌特征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绝大部分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保障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有“全球生态源”“世界最后一方净土”等美誉;青藏高原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其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藏的生态环境也相当脆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河水断流,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速,地震灾害频繁,加之人口不断增多,人类活动干预,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文将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具体实践,拟就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光辉成就及最佳路径试作探讨,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提供理论支撑。

一、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西藏集高原、山地、河谷、盆地、湖泊冰川以及喀斯特地貌为一体,有着丰富的地质地貌,几乎拥有所有的北半球气候带,是亚洲绝大部分大江大河的源头,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保障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具有全球“生态源”之美誉,以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其生态环境对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有着重大影响。

鉴于西藏在生态环境上的重要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开始对西藏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考察,并实施了大规模的保护措施。20世纪70年代起,有关部门开始成立专门的机构,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加速,但一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西藏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的保护力度。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重点内容,严格生态安全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有效保护了西藏的生态环境,也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天然乐园

经过长期的地质演变,西藏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天然乐园,并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西藏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西藏自治区已记录的野生植物共9600多种,含苔藓植物700余种,维管束植物(蕨类和种子植物)7489种,中国特有植物2760种,西藏特有植物1075种;各类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38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38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喜玛拉雅红豆杉、玉龙蕨等7种),列入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的有西藏木莲、大花黄牡丹、四叶红景天、亚东冷杉等40种,另有214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西藏的植物种类远不止目前这个数目,在进一步的考察中会发现更多的种类。西藏还有10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种类数约占全国野生药用植物的2/3。这些药材生长在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西藏的森林面积约7.17万平方千米,保存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拥有几乎所有的北半球主要气候带的各植被类型和森林类型。其中,热带山地雨林和季雨林是北半球纬度最高的雨林。东喜马拉雅南翼的墨脱,因其北面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南面受到沿雅鲁藏布江河谷上溯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蕴藏着许多特有种和古老的孑遗种,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非常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宝库。除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外,西藏自治区还有丰富的菌类。在已鉴定出的200多种菌类中,有的是名贵药材,如灵芝、虫草、茯苓、松橄榄等。有的是有名的食用菌,如松茸、猴头、獐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黄木耳(金木耳)等。

西藏牧草草质较好,营养成分高,不仅为西藏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还养育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如面积达14.74万平方千米的羌塘无人区是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西藏的野生动物种类居全国之首。据不完全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798种,12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的1/3以上。其中西藏野驴、野牦牛、孟加拉虎、黑颈鹤、云豹、雪豹等45种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488种鸟类中有22种为西藏所特有。

我国众多河流及东南亚、南亚的众多江河起源于青藏高原,西藏草地及分布其间的众多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这些江河源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着我国及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生态环境,所以西藏草地也是世界重要的“生态调节之源”。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一起构成了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称湿地为“地球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保护湿地是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西藏湿地面积6万多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9%,主要有班公湖湿地、班戈湖群沼泽、羊八井沼泽、拉鲁湿地、色林错沼泽、纳木措沼泽、聂荣安多沼泽、那曲沼泽、德庆格桑颇章湿地、林芝巴结湿地等。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价值。为此,《湿地公约》将其单列为内陆湿地的一种,使之成为唯一以地域名称冠名的湿地类型。

(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这里不仅孕育了世界上许多名山大川,也形成了许多大江大河,是欧亚大陆大江大河最多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西藏也是世界上山地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全区共有冰川22468条,面积28645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冰川总条数和总面积的48.5%和48.2%,西藏冰川融水径流32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冰川融水径流的53.6%。西藏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泊1500多个,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612个,湖泊总面积2.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西藏是世界湖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区。这些冰川和湖泊蕴藏着大量的水资源,全区水资源总量是448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亿千瓦,人均水资源16.6万立方米,构成了我国乃至东南亚重要的战略水源库。

西藏山峰众多,超过7000米的高峰80多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10余座,其中珠穆朗玛峰8848.86米,为世界最高峰。西藏巍峨挺拔的高原山脉直插西风环流大气层,高原地表生态覆盖变化及由此引起的热动力作用影响着亚洲季风的形成与变化,驱动着亚洲山地冰量和北半球气候的变化与转型,影响着我国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对我国乃至亚洲的气候变化产生着深刻影响。

由此可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也是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生命之源。直至今天,西藏仍是确保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是中国和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及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而且关系到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未来和发展。因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才能筑牢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因此,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着力把西藏打造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地、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国家绿色发展实验地、国家自然保护样板地、国家生态富民先行地。

二、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西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西藏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污染防治从污染末端治理逐步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促了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保持西藏生态环境良好,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给西藏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对祖国乃至亚洲诸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贡献。这对巩固亚洲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西藏社会和谐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方针和政策,西藏地方党委和政府也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加强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着力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野生动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西藏自治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规划》等一系列方针和政策。

2013年,西藏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对全区美丽西藏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也相应制定出台了《关于着力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西藏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完善制度、科技创新,坚持文化支撑、全民参与”五项基本原则。

2016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美丽西藏,是党中央赋予西藏的光荣使命。生态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子孙后代以至千秋万代,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我们的发展就不可持续,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只有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的环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7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作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党中央制定并实施了惠及西藏各族人民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破解种种难题,办成件件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和现实昭示,只要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宏伟目标肯定能够实现。

(二)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加快了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步伐,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国家要求,又彰显西藏特色的系统化、全流程的环境监测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依据和法治保障。西藏自治区先后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环境与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目前,环保法律体系逐步建立,环保科技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西藏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得到落实。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工程稳步实施,农牧区环境保护得到重视,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和辐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加大,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保增长、保红线”的目标。

(三)认知和提高了青藏高原生态科技水平

西藏的环保科研工作开展较早。1995年自治区机构改革时,西藏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为西藏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的领域得到不断扩展。进入21世纪以后,科研工作者对西藏生态环境的调查更为深入。2000年完成的西藏历史第一次全面的大规模沙漠化土地调查,为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2001年,西藏的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启动并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覆盖整个西藏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清查。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环保局和内地兄弟省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西藏建立了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喀则和昌都地区环境监测站,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取得进展。西藏地热蕴藏量居全国首位,地热显示点有600多处。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西北部是大风区,每年有200多天平均风速在每秒3米以上,那曲、阿里两地区冬春季风都在8小时以上。科研工作者在西藏自治区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风力资源等,对新能源在西藏的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继承和发扬传统环境保护伦理观念

自古以来,西藏的各民族就有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人们的心目中,所有的生物、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要像爱护人的生命一样爱护所有的生物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和物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着神山圣湖的自然崇拜观念,客观上对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藏地方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举办“六·五”环境日,“西藏这十年”主题系列《环保人之歌》《羌塘生灵》《雪域精灵——黑颈鹤》等环保主题宣传片广受群众好评,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共创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西藏自治区都会向社会发布《西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广泛接受社会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同时还组织专家座谈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农牧民座谈会,开展连续的专题报道等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从正面真实客观地介绍西藏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等,进一步讲好西藏的生态环保故事。目前,环境宣传教育已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正在对人们的行为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已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效益正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生态改善与民生发展协同机制更加顺畅

生态环境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相互促进。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宜居环境、健康身体,还能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农牧民增收,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身也能带来生态补偿收入;另一方面,人们越能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益,反过来就越有热情和动力去保护生态环境,甚至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与行为作斗争。这种互相促进的利益共生关系,是保障生态与民生和谐的基本条件。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大大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带动和实现了旅游富民功能。如海拔最低、气候最好、生态最佳的林芝不仅是旅游的宝地,而且也是最为亮丽的一张名片。“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不准进入,即便是景区景点开发也必须先做环保、林勘、灾评等相关评测报告。如著名景区南伊沟,是珞巴族祖祖辈辈狩猎为生的地方,如今人们靠原始森林中采集松茸、办家庭旅馆为生,参与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大大提高了家庭收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带动了农牧民就业,获得了大量财政转移性生态补偿收入。农牧民群众通过参与草原保护、森林抚育管护、水生态管护、保护区管护等建设,逐步成为草原监督员、护林员、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环境保护监督员等生态补偿脱贫岗位人员,吃上了“生态饭”。

三、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路径

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路径是坚持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西藏各族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创新、强化西藏生态制度体系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生态发展道路。

(一)坚持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着力发扬“老西藏精神”。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打造山清水秀、特色鲜明的高原美景,积极带动和组织群众参与生态建设,让各族人民共享生态利民、生态富民的成果。加强党的领导,是持续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确保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就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广泛凝聚群众,形成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二)坚持以西藏各族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着眼于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论断,西藏自治区立足于西藏实际情况,力求统筹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需求作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不断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每一寸土地,建立健全、细化每一项规章制度,持续深入推动以重要交通沿线、城镇周边、景区景点等地区为核心的农牧区城乡居民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推动能源消费替代品在农村、牧区的替代进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继建成百余个城镇周边集中式垃圾处理设施和3000多个农牧区居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同时,通过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统筹安排百亿资金,实施超5000个行政村的生态治理工作;开展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10项工程,深入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和消除“无树村、无树户”行动;支持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为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为形成长效生态治理机制,西藏还积极把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相衔接,深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严格落实环保监督员、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等制度,着力推进生态易地扶贫搬迁,有效保护和恢复了农牧区综合人居环境,极大地彰显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本属性。

(三)强化西藏生态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西藏的法治现代化,是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厉行法治既是治藏方略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实施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道路上全面深化,严格按照依法治藏的要求,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为西藏生态文明发展建设提供根本保证:第一,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配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推进水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地方立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严格落实《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印发实施《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制定出台高地创建5年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条例为保障、规划为蓝本、意见为指导、方案为路径”的高地创建“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西藏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化自治区级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队伍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推动监测和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实生态环境赔偿机制,推进生态案件办理。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建设。开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专题的宣讲工作,深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讲好西藏“生态故事”,广泛开展好生态宣传活动,厚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力争把西藏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生态富民先行地。

(四)充分挖掘西藏当地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的共同理想。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诸共处、协同关系的社会历史符号。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认知基础上,通过神话故事、民俗习惯等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思想,从而构建出朴素的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理念。尽管其概念有时显得混浊而不系统,但从价值取向来讲,无不包含着一个民族对于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于生命的朴素认识。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对中国甚至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都不可忽视。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我国对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不断加强,充分尊重和挖掘西藏当地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显得越来越重要。西藏良好的生态本底,是高原人民生态文化自信的自然支撑。西藏传统的生态伦理,是西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保障。西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了神山圣湖、万物有灵的观念,这些传统和朴素的生态伦理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西藏人口的教育结构表明,西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其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认识更具现代性,这将有益于西藏传统生态伦理向现代生态伦理的转换和提升。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虽然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业绩,但如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就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重建生态平衡,才能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正确处理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富民利民的关系,让西藏的天更蓝,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好生活,才能最终实现“美丽西藏”的建设。“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西藏的优势,也是西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创立新西藏幸福生活理念的现实体现。西藏自治区上下以高度自觉的意识,学习和领会“两山论”新理念,结合以往成功的生态建设模式,探索出一条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美丽西藏”发展道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走在全国前列。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