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路上】索南多杰:和合共生,天下安宁——承德普宁寺调研行记

发布时间:2023-04-21 17:11: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索南多杰 | 责任编辑:

近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中国化研究》课题组赴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开展实地调研。【调研路上】栏目将陆续编发调研组途中见闻和调研成果,敬请关注。 

作者索南多杰,系中国藏学研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普宁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创建良好宗教环境,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更好顺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普宁寺在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实践经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组织《藏传佛教中国化研究》课题组赴河北省承德市普宁寺开展相关调查研究。

普宁寺大雄宝殿

一、寺名的美好寓意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属格鲁派。该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这一年清军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的叛乱,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热河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乾隆皇帝仿照康熙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建立多伦汇宗寺先例,依照西藏桑耶寺的形制,修建了这座藏传佛教寺院,并取名为普宁寺。对于寺名,《普宁寺碑文》说:“名之曰‘普宁’者,盖自是而雪山葱岭,以逮西海,恒河沙数,臣庶咸愿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云尔。”寺名蕴含着“普天之下,永远安宁”的美好寓意。

普宁寺大乘之阁

二、汉藏合璧,融合共生

普宁寺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殿宇庄严,建筑布局与众不同。寺院前半部分建筑为典型的汉传佛教“迦蓝七堂式”布局,由山门、碑亭、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七座建筑组成。其中大雄宝殿修筑在石砌须弥座台基上,为重檐歇山顶,绿剪边黄琉璃瓦覆顶,正脊中央有藏传佛教寺庙顶饰鎏金铜宝塔。月台前设三阶,东西各有一阶,中间台阶中央铺有石雕“云龙陛石”,象征皇权,也象征普宁寺的崇高地位。大殿正中悬挂着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大雄宝殿”牌匾,下檐悬挂着乾隆御笔“金轮法界”大牌匾。大雄宝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殿内正中供奉着三世佛塑像,东西两侧则有十八罗汉塑像,罗汉塑像栩栩如生。北墙两侧绘有藏传佛教八大菩萨壁画,东西墙绘有供养十八罗汉为题材的汉传佛教壁画。整个壁画工笔细腻、色彩艳丽、人物活灵活现、生动逼真。

大雄宝殿北墙绘制的藏传佛教八大菩萨壁画局部

大雄宝殿东侧罗汉塑像和壁画局部

大雄宝殿西侧供养十八罗汉壁画局部

普宁寺后半部分建筑是仿照西藏桑耶寺建造的大乘之阁,也是普宁寺的主体建筑,其形制是以佛教四大洲和八小洲的宇宙观设计修建的,其中中间的大乘之阁象征佛教宇宙中心之须弥山,四角分别有红、黄、黑、白四座藏式佛塔,布局巧妙、风格独特;四周分别有象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以及日月的众多殿宇,殿宇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庄严神圣。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佛像高22.28米,是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木材雕刻而成,总重约110吨,其两侧立有善财和龙女二侍者,通高15.6米,为木雕彩绘像。整个造像雕刻精美,比例匀称,纹饰流畅,绘色绚丽,法相庄严,是我国佛教木雕艺术的杰作之一。普宁寺巧妙地把汉藏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构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同时,又把汉传和藏传佛教壁画绘制在同一间佛殿内,使汉藏佛教艺术完美融合。

大雄宝殿西侧罗汉塑像和壁画局部

三、金石为证,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普宁寺碑亭内立有《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通清代御制石碑。三通碑均为螭首、方趺碑,碑四面分别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镌刻碑文。其中《普宁寺碑文》主要记述了普宁寺兴建的历史渊源。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结束了西北地区战乱的局面,于当年十月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宴请厄鲁特蒙古四部上层贵族,册封他们汗王、贝勒、贝子、公等头衔。为了纪念平定准噶尔叛乱和此次盛会,乾隆下令在避暑山庄北麓兴建了普宁寺。

《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主要记述了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始末和清军俘获达瓦齐并平定叛乱,巩固边疆的历史。《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是乾隆皇帝为了纪念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之乱(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而撰,主要记述了清军出兵征讨缘起及安定局势的方略,是研究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和清朝巩固边疆的重要史料。

普宁寺清代三通御制碑

四、结语

在清代历史上,普宁寺作为皇家寺院,是边疆地区王公贵族觐见皇帝,高僧大德朝觐皇帝的重要场所,也是清王朝解决西藏、蒙古等地区民族问题和巩固边疆的重要场所。1780年,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乾隆皇帝时曾到普宁寺礼佛说法。另有章嘉活佛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等高僧大德也曾多次在普宁寺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不仅如此,普宁寺至今还是各民族僧尼和信众长途跋涉朝拜礼佛、祈福安康的目的地。因此,普宁寺是清代热河(今承德)的宗教和政治活动中心,也是清政府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纽带,见证了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同时,因其博采众长、汉藏合璧、和合共生的特点,至今仍是多民族僧人共同学修的宗教活动场所,是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