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熠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有力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03 22:47: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邱熠华 | 责任编辑:

【作者简介】邱熠华,1980年生,女,云南丽江人,纳西族,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藏族历史研究。现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民族画报》2022年第12期。


援藏工作,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这样强调。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正式开启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11年7月,第一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当时担任中央代表团团长在拉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的习近平同志参加座谈会并讲话,明确提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建设,使西藏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党的十八大以来,援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等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推动了西藏民生改善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2022年8月18日,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对口支援西藏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要坚持民生导向,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基层群众直接受益、广泛受益、长期受益。自2015年启动以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从内地陆续抽调了大量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部职工入藏工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西藏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援下,西藏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但医疗卫生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统筹协调7个对口援藏省市65家医院及卫健委直属医院,组织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7年多来,共约1500名医务人员接续来到西藏,帮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2021年此项工作延伸至13所县级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取得丰硕成果,西藏各族群众“直接受益、广泛受益、长期受益”。

2015年“组团式”医疗援藏启动之初,西藏自治区提出医疗卫生领域的“三个不出”目标,即2020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

为了达到“三个不出”目标,针对制约西藏医疗事业发展的人才、设备、管理3个短板,“组团式”医疗援藏主要围绕3个方面发力,即加强相关科室建设、培养本土医疗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首先是针对以往西藏无法救治的大病急病,“以院包科”帮扶受援医院整建制组建或提升相关科室诊疗水平,并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援藏医疗专家担任科室主任、聘为首席专家。拉萨市人民医院重点加强“两中心、两专科”建设,即以北京妇产医院为主选派专家团队,建设妇产科中心;以北京市儿童医院为主选派专家团队,建设儿童医疗中心;充分利用北京市优势医疗资源,建设呼吸与危重症、脑卒中重症两个重点专科。昌都、日喀则、山南、林芝和那曲人民医院的定位是建设西藏医疗副中心,每家医院根据当地疾病谱和各自优势,重点建设1至2个特色专科,致力于能够开展腹部和剖宫产手术、急救以及常见病的住院、康复治疗,可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等中病的诊治,实现中病不出地市的目标。

二是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模式,精准培训不同层次医疗骨干,培养本土医疗人才队伍。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中国最好的医院之一,学科实力雄厚,是2015年第一批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的医院。为培养西藏医疗人才,协和医院在拉萨举办了协和—西藏麻醉大讲堂、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珠峰大会、药学实用技术培训班等一系列学术活动,真正做到了“把全国最高水平的医学会议,办到了高原医生的家门口”,致力于为西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

三是推动医院制度创新,吸收借鉴内地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援藏专家因地制宜,帮助当地医院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标准、规范执业行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昌都市左贡县借鉴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探索“财政投入高效、科学绩效有效激励、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左贡医改模式,该模式获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并在西藏自治区全区推广。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开展以来,西藏受援医院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困扰西藏人民的“看病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截至2021年底,西藏已实现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病易发病不出县区就能治疗,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68.2岁提高至72.19岁。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既是70多年来内地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对口支援方式在新时代的重大创新。“组团式”选派模式和“以院包科”机制,将过去医疗援藏短期、零散选派的情况转化为有机组团,持续不断地开展医疗人才接力,对受援医院进行全面帮扶和整体提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仅对援藏目标进行精准定位,而且做细做实援藏工作和受援对接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中央有关部门常态化进藏调研,定期召开“组团式”支援工作推进会,交流总结经验,解决突出问题,助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

2022年7月起,新一批援藏干部人才在“援藏精神”鼓舞下,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持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