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55讲】张云主编 | 第8讲:唐蕃长庆会盟

发布时间:2022-12-18 16:39: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曹川川


第1编

从远古到唐宋:西藏历史起源与中华文明一体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的,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光荣的责任。西藏地方自古是中国一部分,藏族与世居青藏高原的古今许多民族为开发、建设和守卫祖国的西南边地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灿烂文化的发展谱写了不朽的华章。西藏地方的藏族和祖国内地的汉族及各兄弟民族,也在共创中华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走进那让人心潮起伏的遥远过往。

第8讲 唐蕃长庆会盟 

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它也是复杂的、多样的,既有基本关系十分密切的文化交往、人员交流和经济联系。另外一方面也有互相的冲突和矛盾。冲突之后又酝酿着达成新的和平,会盟成为最有效的途径。

一、唐蕃之间的战争

在松赞干布之后,特别是噶尔·东赞家族掌权以后,唐蕃之间发生过一系列的战争。战端涉及广袤的区域,包括今天青海地区,西域也就是新疆南疆地区,还包括四川、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争夺这些地区与吐蕃王朝自身的扩张政策有关系,开疆拓土、攻城略地是统治者军事活动的首要目的,与此同时,地区人口的增加,乃至青藏高原灾害的发生,以及与唐朝关系紧张,参与丝绸之路贸易的受阻等,都成为开启战端的因素,还影响到这些战争的次数、规模和时间。

噶尔·东赞掌握军政大权,以及他的五个儿子:长子赞悉若(?—685),即噶尔·赞悉若多布,继禄东赞之后为吐蕃大论;次子论钦陵(?—698),即噶尔·钦陵赞卓,继赞悉若之后担任吐蕃大论;三子赞婆,即噶尔·政赞藏顿;四子悉多于,即噶尔·达古日耸;五子勃伦赞刃(?—695),即噶尔·赞辗恭顿,相继掌权,担任吐蕃大相或者掌握军权,拓展疆域,为吐蕃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家族又事实上威胁到赞普王室的地位,给家族带来巨大的隐患。长期的战争还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害。所以在赤都松芒布杰在位时期,赞普王室对噶尔家族长期掌权的极端不满已经凸显出来,最后赞普被迫采取武力的方式,消灭了噶尔家族。当他们试图以重兵抵制时,士兵并不听命于他们,而是听从了赞普的召唤。在公元699年赞普赤都松赞消灭论钦陵的战事中,禄东赞的第三子赞婆与论钦陵之子噶尔·莽布支(汉文文献称为论弓仁),率部众和一些族人向唐朝投降,并且以“论”为姓,成为论姓的始祖。唐朝封赞婆为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戍守河源(今青海西宁)。他病逝后唐廷追赠其特进、安西大都护。论弓仁又率所统吐谷浑部七千帐入中原。唐朝羽林军飞骑郊外迎接叔侄一行,武则天亲自接见,并赐宴武威殿。论弓仁被任命为左羽林大将军,封安国公,食邑两千户。所辖军队被安置在凉州兴源谷。

战争也给唐蕃双方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灾难。大家熟悉的著名诗人杜甫就写下了多篇描写唐蕃战争或者与之有关的诗篇,如《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而白居易的《缚戎人》更是被吐蕃俘虏的众多内地士兵的典型写照: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

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

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

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自云乡贯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着皮裘系毛带。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

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

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

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

念此吞声仰诉天,若为辛苦度残年。

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

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

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还有民间故事中有关“薛仁贵征西”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唐朝与吐蕃在青海地区军事冲突,特别是大非川战役的一种写照。不少人物的命运和白居易诗中描述的相吻合,比如像严怀志、吕温等都是因为唐蕃战争被改变人生命运的人物。

战争也造成了大量人口迁移,既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造成很多人流离失所,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流。据统计,唐代有大量的人口在战争过程中被掳掠,或者被转移到了青藏高原,同时也有不少居住在高原地区的吐蕃人,也包括其他兄弟民族定居到内地。唐朝的一些官员,包括他们的子弟,因为唐朝内部的一些矛盾相继流落到西藏地方。比如唐蕃战争中有一位叫徐舍人的吐蕃带兵将领,他就是李绩的后裔。先祖徐敬业(即李敬业)在则天顺圣皇后光宅元年(684)九月起兵于扬州反对武则天,后来兵败身亡,子嗣逃亡吐蕃。唐贞元十七年(801)吐蕃军到唐朝盐州时,吐蕃军中有将徐舍人,自称李敬业后人,不忘本国,并将包括僧人延素在内的俘虏千百人全部放归。

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反对战乱、渴望和平的愿望日益强烈,双方的统治者顺应潮流通过会盟来达成和平。

二、唐蕃之间的会盟

先秦战国时代,各个邦国即所谓的古代国家,互相之间常常既有战争,又有结盟。在西藏地方,很早时期同样存在会盟的问题,雅隆吐蕃王室和周边小邦之间反复出现会盟,甚至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后,会盟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旧唐书·吐蕃上》记载,赞普“与其臣下一年一小盟,刑羊狗猕猴,先折其足而杀之,继裂其肠而屠之。令巫者告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云:‘若心迁变,怀奸反覆,神明鉴之,同于羊狗。’三年一大盟,夜于坛墠之上与众陈设肴馔,杀犬马牛驴以为牲,咒曰:‘尔等咸须同心勠力,共保我家,惟天神地祇,共知尔志。有负此盟,使尔身体屠裂,同于此牲。’”

《新唐书·吐蕃上》也记载,赞普与其臣岁一小盟,用羊、犬、猴为牲;三岁一大盟,夜肴诸坛,用人、马、牛、闾为牲。凡牲必折足裂肠陈于前,使巫告神曰:“渝盟者有如牲。”

唐蕃之间在化解矛盾、结束战争的进程中也采取了这样的会盟方式。

可能是承受中断贸易和文化联系程度和能力大小不同的缘故,唐蕃双方在战争和冲突之际,提出会盟的一方往往是吐蕃赞普方面,这也反映了高原游牧经济对中原农业经济的依赖,对经济交流重视程度的差异。唐蕃双方之间的会盟有8次之多,会盟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结束战争、开启和平。会盟活动包括双边双方划定界限,消除误解的措施,明确往来使者交往的一些原则等,为进一步开展经济交流、文化交往创造了条件。当然在会盟过程中,由于双方沟通不够充分,或者疑虑并未完全消除等因素,出现过背盟、劫盟等事件,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曲折复杂。一些参与会盟的大臣被吐蕃劫掠到拉萨,改变了人生的轨迹,甚至终老高原。一些吐蕃的使者也被唐朝扣留,甚至被流放到东南沿海地区,等到双方和平达成的时候,才得以返回故里。韩愈的《武关西逢配流吐蕃(谪潮州时途中作)》中谈的是自己的命运,其中也涉及吐蕃使者的命运: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还有很多唐人诗篇反映了唐蕃战争期间下层百姓的疾苦,毫无疑问,结束战争也是绝大部分老百姓十分期待的事情,会盟就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唐蕃之间的会盟第一次出现在吐蕃向唐朝求婚之际,也就是公元705年,这也是为唐朝跟吐蕃关系的缓和,特别是为金城公主进藏创造良好条件。后来在公元714、734、757、765、767、783、787、791年,连续多次进行会盟。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以下几次会盟。

河源会盟。714年吐蕃大论坌达延与唐左散骑常侍解琬在河源会盟。713年吐蕃派遣大臣入唐求和。次年又派大论坌达延致书唐宰相,请求会盟。唐玄宗命左散骑常侍解琬持神龙盟誓誓文,赴河源与吐蕃坌达延等商定双方封疆,重点是双方划定青海一带边界。

赤岭会盟。唐蕃河源会盟后,吐蕃大论坌达延等无视盟文约束,率军攻打临洮、兰州、渭源,最后双方大战于洮河。蕃军战败,唐拆除黄河桥,恢复以黄河为界。731年,吐蕃赞普与金城公主多次遣使入唐,请求与唐再订和盟,划界互市。733年,唐派张守珪、李行帏与吐蕃使莽布文会盟于赤岭,商定双方以赤岭为界,并于甘松岭(今四川松潘县境)及赤岭互市。次年,双方在赤岭(今青海湟源县日月山)竖碑纪念。

灵州会盟。唐蕃在灵州(今宁夏中卫一带)的会盟。从755年安史之乱起,唐无暇西顾,吐蕃乘隙进攻河西陇右,直抵陕西西部一带。757年,唐朝派遣宰相郭子仪与吐蕃大论芒赞在灵州会盟,商定双方息兵,划定边界,互不侵扰,并由唐朝每年给吐蕃赞普绸绢5000匹。

平凉劫盟。787年吐蕃大相尚结赞设伏图谋劫唐主盟使浑瑊,史称“平凉劫盟”。尚结赞预先埋伏骑兵于盟坛西部,准备劫盟。浑瑊出发前曾收到李晟警告,要严加防备,而唐德宗却命令浑瑊不可猜疑对方,要示以诚意。会盟之际,浑瑊等人应尚结赞之请,退去甲胄,入幕更着礼服。吐蕃军伏兵从四面蜂拥而至,浑瑊突围逃出,唐朝会盟官员自崔汉衡以下60余人皆被扣押,其余随从将士全部被杀。

唐蕃参与会盟的官员层次非常高,很多是由宰相直接出任会盟首席。会盟过程非常重要,仪式地点的选择、内容的安排,包括参加人员的身份,都精心考虑。而且,唐蕃双方都担心会盟内容被误解,所以还会邀请边将参加或者将内容传达给边将知晓,会盟还吸纳宗教内容。早期是杀牲献祭以重其事,后来吐蕃逐渐接受佛教以后,这个内容也作了适当调整;原来杀马为祭祀,后来经唐朝官员提议,认为马是吐蕃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牛则是内地耕田犁地的好帮手,所以改为羊、猪和狗等。可见会盟是一个互动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建立信任的过程。

试以783年的清水会盟为例:

《旧唐书·吐蕃下》记载:

建中四年正月,诏张镒与尚结赞盟于清水。将盟,镒与结赞约,各以二千人赴坛所,执兵者半之,列于坛外二百步,散从者半之,分立坛下。镒与宾佐齐映、齐抗及会盟官崔汉衡、樊泽、常鲁、于頔等七人皆朝服;结赞与其本国将相论悉颊藏、论臧热、论利陀、斯官者、论力徐等亦七人,俱升坛为盟。初约汉以牛,蕃以马,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谓结赞曰:“汉非牛不田,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结赞许诺。塞外无豕,结赞请出羝羊,镒出犬及羊,乃于坛北刑之,杂血二器而歃盟。文曰:

唐有天下,恢奄禹迹,舟车所至,莫不率俾。以累圣重光,历年惟永,彰王者之丕业,被四海之声教。与吐蕃赞普,代为婚姻,固结邻好,安危同体,甥舅之国,将二百年。其间或因小忿,弃惠为雠,封疆骚然,靡有宁岁。皇帝践祚,愍兹黎元,俾释俘隶,以归蕃落。蕃国展礼,同兹叶和,行人往复,累布成命。是必诈谋不起,兵车不用矣。彼犹以两国之要,求之永久,古有结盟,今请用之。国家务息边人,外其故地,弃利蹈义,坚盟从约。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兵马镇守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住处,依前为定。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盟文有所不载者,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并依见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马处,不得新置,并筑城堡耕种。今二国将相受辞而会,齐戒将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照临,无得愆坠。其盟文藏于宗庙,副在有司,二国之成,其永保之。

结赞亦出盟文,不加于坎,但埋牲而已。盟毕,结赞请镒就坛之西南隅佛幄中焚香为誓。誓毕,复升坛饮酒。献酬之礼,各用其物,以将厚意而归。

整个会盟仪式完成。

三、长庆会盟与长庆会盟碑

长庆会盟是唐蕃会盟中最为重要的一场会盟。长庆元年(821年、吐蕃彝泰七年),唐穆宗李恒登基,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先后两次派使臣向唐朝皇帝表示祝贺。饱受战争折磨的唐蕃统治者再次达成和好共识。有研究表明回鹘在西部造成的压力,也对吐蕃赞普对唐朝求和产生了一定影响。

汉文史料记载,长庆元年(821)六月,吐蕃因为唐朝与回鹘和亲而进攻唐朝青塞堡。唐朝盐州刺史李文悦发兵进击之。吐蕃转而求和请盟。同年九月,吐蕃遣使请盟,上许之。宰相欲重其事,请告太庙,太常礼院奏曰:“谨按肃宗、代宗故事,与吐蕃会盟,并不告庙。唯德宗建中末,与吐蕃会盟于延平门,欲重其诚信,特令告庙。至贞元三年,会于平凉,亦无告庙之文。伏以事出一时,又非经制,求之典礼,亦无其文。今谨参详,恐不合告。”从之。唐穆宗命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刘元鼎充西蕃盟会使,以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刘师老为副,尚舍奉御兼监察御史李武,京兆府奉先县丞兼监察御史李公度为判官。十月十日,与吐蕃使论讷罗举行会盟,唐朝宰相崔植、王播、杜元颖等及右仆射、六曹尚书、中执法、太常、司农卿、京兆尹、金吾大将军皆参与会盟仪式。

长庆二年(822)五月,唐朝和盟专使、大理寺卿刘元鼎率领使团去吐蕃,与吐蕃以钵阐布·勃阑伽允丹为首的官员在逻些东郊会盟。赤祖德赞还会晤并宴请刘元鼎一行。会盟由钵阐布升坛主盟,依惯例,与盟人员都要履行歃血的仪式,钵阐布因是僧人,不歃血,只饮郁金水为誓。会盟毕,吐蕃遣使随刘元鼎至长安,又派人到大夏川(今甘肃省大夏河)召集东道将领100多人宣读盟文,要求他们信守不渝。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刻盟文及与盟人名于其上以纪其事,唐蕃会盟碑一通尚存于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前。

收录在《旧唐书》中的会盟誓词如下:

维唐承天,抚有八纮,声教所臻,靡不来廷。兢业斋栗,惧其陨颠,缵武绍文,叠庆重光,克彰濬哲,罔忝洪绪,十有二叶,二百有四载。则我太祖,权明号而建不拔,铺鸿名而垂永久。类上帝以答嘉应,享皇灵以酬景福,曷有怠已?越岁在癸丑冬十月癸酉,文武孝德皇帝诏丞相臣(崔)植、臣(王)播、臣(杜)元颖等,与大将和蕃使礼部尚书论讷罗等,会盟于京师,坛于城之西郊,坎于坛北。凡读誓、刑牲、加书、复壤、陟降、周旋之礼,动无违者,盖所以偃兵息人,崇姻继好,懋建远略,规恢长利故也。

原夫昊穹上临,黄祗下载,茫茫蠢蠢之类,必资官司,为厥宰臣,苟无统纪,则相灭绝。中夏见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为主。自今而后,屏去兵革,宿忿旧恶,廓焉消除,追崇舅甥,曩昔结援。边堠撤警,戍烽韬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亭障瓯脱,绝其交侵。襟带要害,谨守如故,彼无此诈,此无彼虞。呜呼!爱人为仁,保境为信,畏天为智,事神为礼,有一不至,抅灾于躬。塞山崇崇,河水汤汤,日吉辰良,奠其两疆,西为大蕃,东实巨唐。大臣执简,播告秋方。

大蕃赞普及宰相钵阐布、尚绮心儿等,先寄盟文要节云:“蕃、汉两邦,各守见管本界,彼此不得征,不得讨,不得相为寇雠,不得侵谋境土。若有所疑,或要捉生问事,便给衣粮放还。”今并依从,更无添改。

参加盟誓的唐朝官员有17人。

据《新唐书》记载,唐朝以大理卿刘元鼎为盟会使,右司郎中刘师老副之,诏宰相与尚书右仆射韩皋、御史中丞牛僧孺、吏部尚书李绛、兵部尚书萧俯、户部尚书杨于陵、礼部尚书韦绶、太常卿赵宗儒、司农卿裴武、京兆尹柳公绰、右金吾将军郭鏦及吐蕃使者论讷罗盟于京师西郊。

接着,刘元鼎等与论讷罗同赴吐蕃本国就盟,唐穆宗敕命刘元鼎等前往吐蕃,完成在吐蕃的会盟仪式,并命令宰相以下各于盟文后自书姓名。长庆二年(822)二月,吐蕃遣使至唐朝请定双方边界。六月,刘元鼎完成会盟任务从吐蕃返回。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即阴水兔年(癸卯)二月十四日,唐蕃双方树立会盟碑,唐使太仆寺少卿杜载等参与告成仪式。

即使在这次会盟之中,唐蕃双方依然有军事上的较量穿插其中。史料记载,“方盟时,吐蕃以壮骑屯鲁州,灵州节度使李进诚与战大石山,破之。虏遣使者赵国章来,且致宰相信币。”文中提到的吐蕃使者赵国章应该是一个汉人的名字,当然也不排除是业已吐蕃化汉人,或者是取了一个汉名的吐蕃人的可能。

四、刘元鼎笔下的旅程与风景

刘元鼎前往吐蕃会盟,还留下了珍贵的行程记录,成为了解唐蕃古道,以及当时自然人文的珍贵资料。《旧唐书》记,(刘)元鼎往来蕃中,并路经河州(今甘肃临夏),见其都元帅、尚书令尚绮心儿云:“回纥,小国也。我以丙申年(816)逾碛讨逐,去其城郭二日程,计到即破灭矣,会我闻本国有丧而还。回纥之弱如此,而唐国待之厚于我,何哉?”元鼎云:“回纥于国家有救难之勋,而又不曾侵夺分寸土地,岂得不厚乎!”是时元鼎往来,渡黄河上流,在洪济桥(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西南二千余里,其水极为浅狭,春可揭涉,秋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形如𨫼,河源在其间,水甚清冷,流经诸水,色遂赤,续为诸水所注,渐既黄浊。又其源西去蕃之列馆约四驿,每驿约二百余里。东北去莫贺延碛尾,阔五十里,向南渐狭小,北自沙州之西。乃南入吐浑国,至此转微,故号碛尾。计其地理,当剑南之直西。元鼎初见赞普于闷惧卢川,盖赞普夏衙之所,其川在逻娑(拉萨)川南百里,臧河之所流也。时吐蕃遣使论悉诺息等随元鼎来谢,命太仆少卿杜载使以答之。

《新唐书》的记载更为详细,也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刘)元鼎逾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武川(约在甘肃武山境),抵河广武梁(今甘肃兰州市境),故时城郭未隳,兰州地皆杭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至龙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问天子安否,言:“顷从军没于此,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言已皆呜咽。密问之,丰州人也。过石堡城,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铁刀城。右行数十里,土石皆赤,虏曰赤岭(今青海日月山)。而信安王祎、张守珪所定封石皆仆,独虏所立石犹存。赤岭距长安三千里而赢,盖陇右故地也。曰闷怛卢川,直逻娑川之南百里,臧河所流也。河之西南,地如砥,原野秀沃,夹河多柽柳。山多柏,坡皆丘墓,旁作屋,赪涂之,绘白虎,皆虏贵人有战功者,生衣其皮,死以旌勇,徇死者瘗其旁。度悉结罗岭,凿石通车,逆金城公主道也。至麋谷,就馆。臧河(雅鲁藏布江)之北川,赞普之夏牙也。周以枪累,率十步植百长槊,中剚(插)大帜为三门,相距皆百步。甲士持门,巫祝鸟冠虎带击豉,凡入者搜索乃进。中有高台,环以宝楯,赞普坐帐中,以黄金饰蛟螭虎豹,身被素褐,结朝霞冒首,佩金镂剑。钵掣逋立于右,宰相列台下。唐使者始至,给事中论悉答热来议盟,大享于牙右,饭举酒行,与华制略等,乐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录要》、杂曲,百伎皆中国人。盟坛广十步,高二尺。使者与虏大臣十余对位,酋长百余坐坛下,上设巨榻,钵掣逋升,告盟,一人自旁译授于下。已歃血,钵掣逋不歃。盟毕,以浮屠重为誓,引郁金水以饮,与使者交庆,乃降。

元鼎还,虏元帅尚塔藏馆客大夏川,集东方节度诸将百余,置盟策台上,遍晓之,且戒各保境,毋相暴犯。策署彝泰七年。尚塔藏语元鼎曰:“回鹘小国,我尝讨之,距城三日危破,会国有丧乃还,非我敌也。唐何所畏,乃厚之?”元鼎曰:“回鹘有功,且如约,未始妄以兵取尺寸地,是以厚之。”塔藏默然。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西北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繇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行益远,它水并注则浊,故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河源东北直莫贺延碛尾殆五百里,碛广五十里,北自沙州,西南入吐谷浑浸狭,故号碛尾。隐测其地,盖剑南之西。元鼎所经见,大略如此。

唐朝负责会盟专使刘元鼎留下的记录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文中提到了在吐蕃统治之下河西陇右、兰州的景象,包括人们的衣服、饮食,乃至语言的变化,以及渴望回归内地的强烈感情。他还记载了吐蕃宫廷招待唐朝使者时的饮食、礼仪,以及演奏唐朝乐舞包括《秦王破阵曲》的情形,弥足珍贵。

五、唐蕃会盟的意义与影响

唐蕃会盟直接影响了双方关系和未来发展的走向。吐蕃业已通过学习借鉴唐朝的制度、宗教、艺术、科技等,与唐朝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双方的战争及战争中另一种形式的交往也加深了西藏与内地的关联度。战争还打破了双方之间的壁垒,通过吐蕃对河陇等地区的统治,进一步推进了农牧经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长庆会盟首先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唐蕃双方,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各族带来了和平和安宁。其次,唐蕃双方的政治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如盟文所说,吐蕃与唐朝“甥舅商量社稷如一统”,双方“和同为一家”,开启了新的征程。再次,会盟对饱受战争破坏的广大西部地区农牧业生产和贸易的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唐蕃会盟还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战争导致民族杂居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大量随战争迁徙到内地的吐蕃及高原其他部落在内地定居下来。而因战争前往高原地区的大批中原汉人也在高原安居,和平时期的到来为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最为典型的例证便是川滇甘青等地区藏族的形成,都与民族迁徙和融合有关,当然也与唐蕃会盟之后和平局面的出现有关。

【选编自张云主编《西藏历史55讲》(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一书】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