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方来武: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援藏力量

发布时间:2022-11-05 16:56:00 | 来源:“闽十援藏”微信公众号 | 作者: | 责任编辑:


10月16日上午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倍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从“两个大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图为22日下午,习近平在布达拉宫广场考察时,向游客和当地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的发展和援藏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2015年8月、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优化援藏干部人才结构。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援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2021年7月,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会见援藏干部代表时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图为21日下午,习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同村民达瓦坚参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支援西藏力度,共有17个援藏省市、16家中央企业、70多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选派援藏干部人才3000多名,累计实施对口援藏项目2806个,投入资金200.6亿元。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援藏干部人才在“援藏精神”鼓舞下接续奋斗、扎根西藏、奉献雪域。作为新一轮援藏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援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促进深化交流、改善民生、合作发展、凝聚人心,不断推动新时代新阶段援藏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技术合作、协同共建等平台、载体、活动,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国情教育,推动福建与昌都各族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往来互动,凝聚人心民意,促进民族团结。

二要进一步做实做细民生工作。加大统筹协调和资金整合力度,坚持向昌都大多数群众能长期受益的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基本民生项目倾斜,拓展“组团式”援藏效能,精准引进各方人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帮助解决影响昌都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助力昌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立足昌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实施一批援藏配套项目,打造藏香等一批特色支柱产业,增强昌都地区“造血”功能。持续做好经开区众创空间等标志性项目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用好各类招商推介平台,发挥闽籍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福建企业参与产业协作,促进资源整合、品牌共建、市场共拓,不断提升援藏工作综合效益。

四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引导和鼓励福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通过结对帮扶、公益慈善等方式,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活动,促进援助项目精准对接、有效落地,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整体合力。

总之,援藏工作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和“马上就办”作风,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福建援藏力量。

(来源:“闽十援藏”微信公众号,作者为福建省委统战部援藏干部。)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