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方耀、刘星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特点与对策等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29 08:55:05 |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 | 作者:狄方耀、刘星君 | 责任编辑:刘怿艺

【内容摘要】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不仅是西藏整体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整体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央关心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全国的宏观背景,选择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作为研究内容,集中探讨了该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殊性或特殊矛盾,积极推进该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期待对西藏推进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实践有所参考。

【关键词】西藏边境地带;特点;意义;对策

【第一作者简介】狄方耀,男,汉族,陕西咸阳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经济。

【文章来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边疆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9AMZ004。原文编发时略有删节调整,注释从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21)04-123-009

一、研究背景

我国现阶段积极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既是党中央制定的重大战略,也是近期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学术基础。

(一)国家宏观背景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时间表和阶段目标、战略总要求、实施路径与对策等。在当年12月29日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这个宏伟蓝图的绘制,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乡村的干劲。

经过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20年底如期实现了全国整体的脱贫攻坚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所指出的: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在2021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多年酝酿,国家于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法》),为全国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法律依据。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6月上旬,全国政协组织党外委员在黑龙江开展“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的专题视察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指出:边境地区是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做好新时代兴边富民工作对于加快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深化睦邻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全面提高边境地区发展质量和水平,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确保边境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落伍、一个民族不掉队。要加强党对边境地区工作的领导,搞好边境地区发展统筹规划,健全兴边富民工作机制,压实地方责任,汇聚强大合力。

(二)西藏区域背景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与要求,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领会中央决策精神,紧密结合本区实际科学研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势、任务、目标、困难与对策等。2018年初,西藏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出了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2018年6月30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代拟稿),动员部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据中国西藏新闻网报道,《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打造条件优化的生产空间、营造特色宜居的生活空间、保护原生和谐的生态空间,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绘就农区、牧区、边境、腹心各具特色的西藏乡村画卷。

2018年9月初,西藏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相关领导和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专家学者为《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把脉问诊、开具良方。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洛桑江村在致辞时指出:西藏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强调必须突出“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主题,必须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西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必须立足现阶段西藏农牧区发展实际,必须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在2021年1月召开的西藏自治区“两会”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关于今后的主要目标中重点强调指出:边境地区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每个地(市)建成一个特色核心园区,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规划建议》的第五部分专设“优先发展农牧业农牧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

2021年6月22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把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第一位的任务,与边境小康村建设、高海拔生态搬迁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力量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逐步实现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切实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这些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关于乡村振兴的法律规定、规划与部署,为我们研究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指导原则、方向引领和精神动力。

二、西藏边境地带的状况与特殊性

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全区平均海拔4000米,地理环境复杂,从而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添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从一个相对静止的时间节点上看,到2020年末,西藏人口的城市化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等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的末尾或后列。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群众相较于腹心地区的群众而言,各项经济社会平均指标还要更低一些。这种情况说明,积极推进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说明推进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更具有艰巨性和挑战性。现在让我们首先探讨一下西藏边境地带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殊性,将会遇到特殊的问题与困难。

(一)边境性

西藏位于我国版图的西南边疆,分别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及克什米尔等国家或地区接壤,边境线长约4000千米,约占我国陆地相邻国家数量的1/4、陆地边境线长度的1/5。西藏共有7个地市、74个县(市、区),其中4个地市的21个县、200多个乡镇、600多个行政村位于边境地带;边境地带的总面积占西藏总面积近1/3。

(二)民族性

民族性,就是指西藏边境地带单个民族成分具有多样性。根据2020年末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西藏边境地带居住着约48万多人口,占全西藏总人口近1/7左右。在这些人口中除了藏族、纳西族外,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僜人、达曼人等,以及西藏仅有的9个民族乡也位于边境地带,而且这些少数民族等,大多都有跨境而居的情况。由于历史和现实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居住在边境地带的少数民族等居民,他们与境外同族等人员的交往也比较便利。

(三)敏感性

敏感性,就是指西藏边境地带相邻国家的政治环境以及与我国关系等方面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西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与西藏接壤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情况极其复杂、敏感和不稳定,经常性地影响到我国西南边境安全和国防安全。比如,由于印度政府的原因,致使中印两国的外交关系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比较敏感、比较复杂的大国关系之一,也是我国当下比较难处理的双边关系之一。2017年、2020年中印两国边防军队分别在边境地带发生严重军事对峙事件;近几年来,在美国的挑唆与引诱下,印度政府呈现出靠拢美国的明显趋势,美日印澳在军事与外交领域频繁互动,围堵、遏制和打压中国的意向十分明显。这种情形必然造成西藏边境地带的紧张气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藏边境地带各族居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原来常态化进行的边境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等被迫临时中断或时断时续,等等。

不丹是至今唯一没有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周边国家,而且两国之间也存在部分的边界争议问题。正以为如此,近几年来两国边民之间的正常边境互市贸易与文化交流等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地理条件的复杂性

西藏处于边境地带的乡村,基本上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走向而分布的,是世界上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带,进而也必然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复杂性、高成本性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1.气候多样。西藏边境地带几乎集中了全球最为典型的立体性、多样性气候条件。该地带乡村民众生产生活地域的海拔从200米左右的墨脱县,到海拔接近5000米的定日、定结、岗巴、仲巴、日土等县,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气候条件——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干旱带等,都能够在这里找到。这种多样性的气候条件,既给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经济;同时也给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

2.地质结构复杂。复杂的地质条件,必然会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地震、雪崩与雪灾、洪涝与泥石流、大风与沙尘、干旱等等,这些自然灾害要么同时出现,要么单独出现,给地处边境地带的西藏各族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增加了生产和生活成本,甚至具有生命风险。

3.山大沟深。喜马拉雅山脉地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山大沟深,从而导致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对外交往的艰难性。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自然障碍,是当地居民实现乡村振兴遇到的重要自然环境挑战。虽然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这里的交通不畅问题有了初步改善,但是,远离中心城镇的路途和相对较差的路况(以及公共设施和公共产品),仍然是制约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艰苦性

艰苦性,是指现今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满足日常生活的物品质量、可获取的数量与难易程度)相对较差,今后的发展与提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由于前述诸多特殊性所决定,该地带的经济社会发育发展水平相对于西藏腹心地区而言更低一些。具体情况是:当地民众从事经济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有限、可资利用的经济与文化资源相对有限、经济活动的效益提升空间相对有限、物质与文化生活的内容相对有限等等,从而导致当地民众的整体生活状态还不够丰富多样,距离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六)枢纽性

枢纽性,是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连接通道具有重要性、桥梁性和畅通性。如前所述,西藏自治区的边境线长、接壤国家和地区多,从古至今形成了我国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的众多通道与口岸。尤其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南亚大通道”建设(中尼印经济走廊)、“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持续推进,使西藏朝着“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20年末,西藏边境地带拥有3个国际性口岸(吉隆口岸、樟木口岸、普兰口岸),3个双边性口岸——亚东口岸(边贸市场)、日屋-陈塘口岸、里孜口岸(即将投入使用),28个边民互市贸易市场、200多个边民互市贸易点。这些对外交流交往的通道,为我国及西藏地方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与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西藏今后着力推进“双循环”、构建“新格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抓手,也必然为边境地带民众从事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七)战略性

以上七个特点中,前五个是西藏在推进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后面两个特点是我们具有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乡村振兴法》第五十九条确定: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总体看来,在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困难和挑战不小,但机遇和有利条件为我们战胜困难提供了信心。所以,今后需要我们牢牢抓住机遇、增强信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中央乡村振兴的《意见》精神为总的工作原则,以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为新的起点,在接续巩固提高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大投资力度,补短板、上水平,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

三、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扎实推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2019年末,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宣布全区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完成了《意见》中规划的第一个阶段目标任务,是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在此之前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尤其是西藏的边境地带相比于腹心地区的乡村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更低、条件更差,虽然经过艰苦努力实现了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任务,但今后的接续巩固提高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坚定不移的扎实推进党中央确定的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才能够有效消除边境地带与腹心地区的发展差距,从而确保与全国乡村整体发展步伐保持一致,使西藏与全国各省区市一道走向繁荣发展进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把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好,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党中央对西藏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只要把中央关怀、全国支持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机结合起来,西藏与全国共同迈向全面现代化必定能够实现!汪洋同志的重要讲话,是代表党中央站在全党全国全局的战略高度对西藏今后发展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要求与承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积极推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谋划和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信心和动力。

(二)扎实推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国际示范意义

我国积极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而且也必将会给世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相邻国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人口福祉提供可贵的经验借鉴。扎实推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西藏所处方位的特殊性,决定了积极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既是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也必然会为相邻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实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库马拉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全面振兴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8000多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尼泊尔外交部长贾瓦利于2021年3月9日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讲到:中国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辉煌成就,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将鼓励全世界其他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中国的友好近邻,尼泊尔希望从中国学习经验,其中扶贫减贫就是最值得学习的内容之一。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在尼主流媒体发表了宣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文章,在尼引发热议。有读者致信报社盛赞中国脱贫成就,认为尼泊尔应学习中国脱贫经验:“我们尼泊尔必须利用我们与中国距离相近、情感相亲的优势,效仿其成功实践。中国的发展可以轻易转化为尼泊尔的繁荣。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像我们北方的朋友那样展现出同样的决心和强烈的意愿。”与西藏相邻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有关国家的部分地区,与西藏的边境地带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及风俗习惯、生产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等,相同或相似。这种情况为他们学习和借鉴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有关方式与方法等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也为我们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具体抓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中央在《意见》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和学者的研究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这是我国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脱贫攻坚”取得完全胜利的基本经验。乡村振兴相较“脱贫攻坚”目标更加宏伟、任务更加艰巨、过程更加复杂而漫长、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就成为我们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指导原则

如前所述,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从整体上看,自然地理、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文化传统、民族成分及相邻国家的情况等,都与腹心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而且边境地带各个乡村之间在以上诸多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鉴于这种特殊而且复杂的情况,我们在制定乡村振兴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总原则。首先做好差异化的实施方案、工作细则与动态调整预案,努力做到一村一策、精准施策、靶向用力,才能确保实施过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实施效果朝着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

(三)将发展产业作为主要着力点

中央在《意见》中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从西藏边境地带多样性的特殊情况来看,“产业兴旺”应当是在确保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动有关产业在不同乡村有重点的进行培育和发展,始终将物质生产放在基础的地位加以重视。如前所述,西藏的边境地带基本上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大多数地方都属于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是国土功能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生态系统独特,在我国的整体生态安全中具有特殊地位,生态保护的任务不言而喻。我们在制定该地带乡村振兴的规划与方案时,就一定要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使经济社会发展服从于生态保护这个大前提,然后才是根据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化方案。比如:处在边境口岸地区的居民应当积极从事边境贸易,仲巴和岗巴等牧区民众应当积极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畜牧等产业,门巴族和珞巴族群众应当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产业和文化产业,位处陈塘口岸地带的夏尔巴人应当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等等。总之,要通过发展产业的办法,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加丰裕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四)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不单纯是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也必然包括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内容。中央在《意见》中提出:“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坚持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推动乡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积极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西藏边境地带的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以及夏尔巴人、僜人、达曼人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文化传统,有些已经成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我们应当本着“传承发展提升”的原则,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新的内容。

(五)将边贸富民作为新的致富增长点

2015年3月国家三部委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我国与南亚有关国家共同推动的“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等重大国家行动中,西藏都被国家列入其中,说明西藏独特的边境区位优势,是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优势资源和潜力所在。对此,我们应当从西藏边境地带口岸等商贸文化通道的特殊优势条件出发,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精神,以及国家对西藏推进“南亚大通道”建设及“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等要求,以中央近期提出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理念为指导,鼓励边境地带各族居民充分认识国家提供的良好机会,积极从事多种类型的边境贸易与文化交流等活动,持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努力增加收入,为提高家庭财富积累和生活水平开拓进取。

(六)以“固边”统领“兴边”

西藏边境地带具有“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功能。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曾作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指示;在中央召开的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中,鼓励她们要“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为了筑牢祖国的西南边境安全防线、夯实国家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区党委积极推进“屯兵与安民并举、固边与兴边并重”的“抵边搬迁”工程,不仅开创性地探索了边境地带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径,而且也有效守护和开发利用了国家的领土资源,取得良好效果。以上情况告诉我们,“固边”是“兴边”的前提,“兴边”是“固边”的基础。今后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工作,也必须是在坚持“固边”的前提下实施“兴边”,将国家的边境安全、国防巩固与当地民众的产业兴旺、边民富裕紧密结合起来,以“固边”统领“兴边”,确保“兴边”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安全;同时,“兴边”任务的扎实推进和高质量实施,也必将为“固边”战略夯实物质基础和民心基础,进而促进祖国的西南边防线坚如磐石,永世安宁。

(七)依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推进

《乡村振兴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根据这样的规定要求,并结合前面所讲的六条对策,我们认为在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要科学界定与规范各级党政组织的职能与职责,加大力度积极培育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级基层组织熟练运用法律的武器依法行政;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让广大各族村民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发挥乡村振兴的主体性作用,让法律和法治精神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融入到边境村民的精神世界里。

结语

目前,积极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处于初始探索过程中。以上是作者关于积极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问题的一点粗浅认识,如有不妥之处,热诚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也衷心地祝愿西藏边境地带能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走向繁荣昌盛,进而成为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靓丽样板,同时也给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相邻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