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奉献高原 谱写援青新篇

发布时间:2022-08-29 08:44:41 | 来源:中国西藏网 | 作者:次旺 | 责任编辑:刘怿艺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省涉藏州县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和单位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支援青海省直有关部门和6个州及所属32个县(市),输入资金、人才、技术、教育等资源要素,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相关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全面落实党中央援青规划任务,各领域工作成效明显,为青海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聚焦民生“小急难”,着力办好“微实事”

图为“北京送温暖健康进玉树”大型义诊活动

援青工作队聚焦农村道路、改善住房、义务教育巩固率、人畜安全饮水、用电、医疗卫生等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援建农村道路1200多公里、卫生厕所21688座,解决了28万人、141万只牲畜安全饮水和1.3万户、5.1万人用电问题,帮助近三分之一农牧区人口改善了住房条件。“组团式”帮扶医院43个,搭建远程医疗信息通道,构建了由州级医院辐射到县、乡、村的医疗服务网络,远程医疗覆盖受援州、县、乡镇医院81家,州级医院覆盖率100%。支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400余项,新建临床科室42个,全面完善了涉藏州县四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边缘牧区的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山东省援青工作组通过“大巡诊、强专科、智慧化”,累计开展白内障、先心病等巡诊活动220余次,惠及群众5万多人次,对9家医院20个特色科室开展靶向支持,实施智慧健康信息化工程,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州、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

深入推进产业支援,输血又造血

图为天津援青的黑青稞产业项目产品

各支援方拨资金、建项目、辟市场、拓销路,通过产业支援合作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目前共有14家央企入驻青海,提供就业岗位28800多个,带动解决就业3.1万人;通过“青洽会”等平台签订合作协议近5000亿元,引进入驻企业184家,开设特色农畜产品销售窗口、门店34个,各地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发展设施日臻完善,产品品牌品质持续提升,各族群众产业收入不断增加。天津市援青工作组围绕生态有机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中(藏)医药产业、生态水产业、新能源产业五大重点产业,通过展会招商推介等方式,引导天津企业加强与当地的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引进27家津企落户。浙江省援青工作组紧盯盐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四大产业,借力青洽会、浙江援青十周年经贸合作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吸引浙商和龙头企业参与海西州“四地”建设。江苏省援青工作组持续引导江苏有关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等多领域投资兴业。

扶贫先扶智,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图为上海市援建的西宁果洛中学

2010年以来,六省市支援方先后四批选派1005名干部和2200余名教育、医疗人才来青工作或中短期服务,积极出谋划策,对接援青项目,普及先进技术。培训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800余人,青海省新增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8名;选派477名专家和科技骨干来青帮扶,提高了农牧区发展生产能力,增强了涉藏州县发展活力和后劲,人才智力支援不断创新突破。山东省援青工作组组建“山东援青人才库”,通过团队带团队、师带徒、一对一带教等方式,培养当地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673人次,努力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上海市援青工作组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优化整合干部人才能力提升计划,通过人才项目洽谈会等平台,引进人才项目30项,拟引进或已引进各类人才68名,逐步形成了内培外引、内外循环的智力帮扶格局和人才引进模式。北京市援青工作组聚焦引才赋能,通过设置北京培训班、州级示范培训班等,实现干部人才培训全覆盖,依托“博士服务团”“京青专家服务活动”“千人计划”等人才项目,推动建立多载体、多层次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帮扶关系,三年累计投入4020万元实施8个项目,为当地发展提供强力智力支撑。浙江省援青工作组打造的初中“杭州班”、高中“浙江班”、“海西异地班”成为教育援青金名片。

倾情相助,对口支援架起“连心桥”

图为曲麻莱县小学生赴北京交流学习

旅游发展、基础教育、人才服务等领域的“组团式”帮扶项目,增进了民心相通、情感相融,援受双方各族干部群众之间建立了深厚友谊。建立帮扶结对910多个,六州310所中小学校与6省市中小学校建立了结对关系,各层面往来交流近6万人次,培训各类人员14万多人次。同时,支持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五个认同”。天津市援青工作组开展“石榴籽”计划,定期组织黄南州各类人才、青少年等到天津参观学习;浙江省援青工作组打造“两山”理论转化陈列馆、海西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北京市援青工作组建立两地师生常态化交流机制,“感恩祖国·圆梦北京”“京玉少年手拉手”等品牌深入人心。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庄严承诺、铿锵誓言,也是使命担当、坚实行动。 

一批批援青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跨越千山万水,舍小家顾大家,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帮助青海省涉藏州县与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援青干部一茬接一茬的接续努力,必将为青海省涉藏州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来源:中国西藏网,作者:次旺)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