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树辉、王昱鑫: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0 17:00:07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禄树晖、王昱鑫 | 责任编辑:

【内容摘要】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大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所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心—边缘”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西藏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旅游发展结构。得出以下结论:西藏A级景区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拉萨为核心区向西南、南方和东南辐射,外围边缘区大多点状分布”格局,整体来说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拉萨市处于所有景区聚集区位优势的中心地点。利用核密度分析不同搜索半径下景区的聚集态势有所差异,总体趋势往藏东南方向辐射。最后从“全资源”“全产业”“全要素”与“全方位”方向提出西藏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布优化建议。

【关键词】西藏;乡村振兴;旅游空间结构;全域旅游;核心—边缘理论;结构优化 

【作者简介】禄树晖(1974- ),男,甘肃会宁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西藏乡村振兴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扶贫与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与经验分析”(项目号:20BMZ03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8388(2021)04-0085-07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西藏自治区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后,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链,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提高旅游产业“造血”能力,是西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全域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着力点,也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再定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将加快发展全时全域旅游。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和林芝市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和拉萨市当雄县纳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探讨西藏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发展模式是践行政策导向下研究西藏旅游发展的新切入点,是助推西藏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旅游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旅游经济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聚集状态,反映出不同旅游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旅游活动在空间分布的投影[1]。旅游空间结构影响着当地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程度、性质与发展战略,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是指导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础[2]。旅游空间结构优劣对区域旅游发展有较强作用,也是区域旅游发展研究重要内容之一[3]。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对旅游规划与开发、区域旅游整合升级、景区旅游容量增强以及合理配置景区客流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学者关注[4]。

“核心—边缘”理论是由弗里德曼在其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较完整、系统提出的,被认为是解释一定区域内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理论[5]。“核心—边缘”理论提供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解释模型,并且把这种区域空间结构关系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对区域旅游结构优化具有应用价值[6]。全域旅游核心区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区域中心,而且还是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热点地区,而边缘区是那些没有突出旅游资源或是虽有但因为区位条件不好还没开发出来的地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以西藏所有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单元,利用西藏A级景点空间化数据,通过平均最近邻距离指数、方向分布(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法,对景点空间分布集中性、中心趋势、方向趋势和景区集聚核心影响区域进行分析,测定出西藏旅游空间结构分布基本态势。并从“全资源”“全产业”“全要素”与“全方位”视角,结合“核心—边缘”理论,理清西藏旅游景区发展优劣势,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提出各旅游重点区域资源整合和重点旅游区域之间联结互动的具体措施,以期推进西藏旅游景区向全域旅游模式发展转变,为优化西藏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激发旅游景区效益规模效应,为西藏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是中国西南边陲重要门户。全区面积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12.8%。西藏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自治区现已形成各具特点的拉萨、藏西、藏西南、藏南四个旅游区板块,发展成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昌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格局。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旅游景区数据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官网(http://lyfzt.xizang.gov.cn/)于2019年公布的A级旅游景点名录,行政边界数据来源于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标准地图服务(http://zrzyt.xizang.gov.cn/)。研究时将景区作为点要素进行空间化处理,统一设置投影坐标系。

(三)研究方法

1、平均最近邻距离(ANN)

平均最近邻距离用于计算每个要素与其最近邻要素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反映出点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聚集与离散态势,从而得出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7]。平均最近邻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o]是每个景点与其最近邻景点之间的观测平均距离,[DE]是随机模式下指定要素间的期望平均距离,[ⅆi]为第[i]个点与其最近邻点之间的距离,[ n]为A级景点总数,A为研究区域的总面积。

平均最近邻指数的实际表示方式是“平均观测距离”与“预期平均距离”的比率。预期平均距离是假设随机分布中的邻域间的平均距离。当ANN=1时,实际最邻近距离等于理论最邻近距离,说明其空间结构为随机型;当ANN<1时,实际最邻近距离小于理论最邻近距离,说明其空间结构为凝聚型,所表现的模式为聚类;当ANN>1时,实际最邻近距离大于理论最邻近距离,说明其空间结构为均匀型,所表现的模式趋向于离散或竞争。

2、方向分布、平均中心与中心要素

方向分布又称标准差椭圆,主要是用来概括地理空间上要素的中心趋势、离散和方向趋势等特征。利用标准差椭圆可以看出要素分布狭长程度与其分布趋势的特定方向[8]。旅游景区在地理空间范围上视为点要素,要素聚集具有一定方向性,标准差椭圆可以更为明确地表示要素聚集趋向,对要素空间分布范围、形态及方向进行定量描述[9]。根据要素位置点或受与要素关联的某个属性值影响位置点来计算标准差椭圆。

平均中心可以用来识别聚集要素的地理中心、密度中心。平均中心是根据要素质心的平均x和y值构造点,利用投影数据准确测量各景区间距离,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平均中心:

式中[xi]和[yi]是要素[i]的坐标,[n]为要素总数。

中心要素可以用以识别点要素中位于最中央的要素。中心要素对数据点中每个要素质心与其他各要素质心之间的距离计算并求和,选择与所有其他要素的最小累积距离相关联的要素。中心要素与平均中心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心要素度量工具不再生成新的要素点,而是从已有的点要素中找出可以成为最中心的点。

3、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法可以分析点要素及其周围区域密度值,用于地理空间上的热点分析。核密度方法通过对点数据分布进行连续化模拟,以一定范围内核密度值来反映空间中点要素分布情况[10]。该方法可以用于显示点要素的局部密度变化,进一步分析点要素的热点区域。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s]为点要素s的核密度计算函数;h为搜索半径;n为与点要素s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h的空间点数;k为空间权重函数;[ci]是中心空间点,该处的核密度值最大。

二、西藏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西藏自治区现有旅游景区116家,其中5A级5家,4A级11家,3A级54家,2A级32家,1A级14家。如图1所示,将每个景区视为空间上的点要素,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区A级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存在差异,集聚度不均衡特征较为明显,总体呈现“北少南多”分布特征,并且形成“以拉萨为核心区向西南、南方和东南辐射,外围边缘区大多点状分布”格局。从各个市域角度来看,基本形成以拉萨为核心,日喀则市、山南市、林芝市为次核心,昌都市和阿里地区为节点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坐拥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两大5A级景区,旅游资源吸引力很大,并且辐射带动周边市域旅游景区发展,将游客引流到周边城市,从整体上带动周边城市群旅游业发展。日喀则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最多,拥有扎什伦布寺和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等高等级旅游资源。林芝市拥有巴松措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景色优美旅游区,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自然风光观赏地首选。同时可以看出,旅游景区资源与地势空间格局具有一定一致性,景区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流域趋势类似,多集中在西藏南部,而受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阿里地区和那曲景区资源很少。

图1:西藏A级旅游景区总体分布图

(二)空间分布类型

旅游景区在大范围的空间上可以表示为点状分布。点状要素空间分布有三种类型:均匀分布、聚类分布、随机分布。根据平均最近邻距离分析法得到西藏全区与六个市A级景区平均最近邻指数与空间分布类型,见表1。结果表明:西藏所有A级景区整体来说景区分布空间类型是聚集型的,西藏除那曲市外均有A级景区分布,总体来看是聚集在西藏南部,有利于西藏整体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及重点景区建设。但从市级范围来看林芝市、日喀则市和山南市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也是聚集型,但拉萨市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随机型,阿里地区与昌都市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

林芝市、日喀则市和山南市景区空间分布类型虽然都是聚集型,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林芝市ANN为0.298,更趋于凝聚,日喀则市ANN为0.686,更趋向于均衡。阿里地区与昌都市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由于地理环境与景区分布原因,阿里地区与昌都市的景区之间距离较长,景区分布比较分散。拉萨市ANN为0.952,景区分布最为合理,有利于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提升。

(三)聚集趋势与中心识别

选择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方向分布功能对西藏景区数据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西藏A级景区标准差椭圆横跨三大旅游板块区域,覆盖景区聚集较多的日喀则市、拉萨市、山南市和林芝市,与西藏所处地理位置方向类似。标准差椭圆的面积为269138.071平方千米,方向角度为89.601°,长轴和短轴分别为560.3千米、152.94千米。

如图2所示西藏A级景区中心要素位于拉萨市,平均中心也位于拉萨市。由此可见拉萨市景区区位优势与发展态势都处于前列,作为旅游景区资源核心辐射带动周围市域旅游景区发展。

图2:西藏A级旅游景区标准差椭圆

(四)集聚区核密度分析

利用ArcGIS中核密度分析工具,对不同搜索半径下旅游景区空间聚集程度做出可视化处理,如图3所示。通过A级旅游景区数据点核密度值来识别西藏热点旅游景区分布差异与聚集情况,识别西藏旅游资源集聚核心区以及集聚影响区。根据西藏现有交通状况,结合西藏全区旅游资源点合理辐射范围,分别以100km、200km、300km、400km为搜索半径进行核密度分析。

100km搜索半径分析结果显示除拉萨、日喀则和林芝等旅游景区核心集聚区域外,阿里地区部分景区也有望发展打造阿里区域旅游整合区;200km搜索半径分析结果则显示拉萨与山南交界区域已形成较大聚集区,拉萨、山南与日喀则集聚区密度也较高,覆盖范围比较广,形成“花生”状聚集区。300km搜索半径分析结果与400km较为相似,在辐射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综上可知,西藏A级旅游景区资源在空间分布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极核形态,总体旅游景区核心区域分布在拉萨、日喀则与山南市交界范围内。四种搜索半径结果基本反映出西藏旅游景区资源空间集聚态势,随着搜索半径越大其辐射范围越往东部扩散。

三、主要结论与全域旅游方向下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一)主要结论

基于西藏A级旅游景区空间地理位置,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平均中心与中心要素、核密度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西藏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与聚集特征,认为,西藏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现显著集聚性特征,形成“以拉萨为核心区向西南、南部和东南辐射,外围边缘区大多点状分布”格局,整体北少南多,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旅游景区等级方面3A景区数量最多,呈现出初级中级景区数量较多,高等级景区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景区建设有待优化。从市域角度来看,日喀则A级旅游资源最为丰富,但大多是3A级及以下景区,景区吸引力与景区数量并不匹配,市域景区“极化效应”较为严重。受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影响,那曲与阿里地区景区数量很少,山南市、林芝市与昌都市景区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形成以拉萨为核心,日喀则市、山南市、林芝市为次核心,昌都市和阿里地区为节点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十分显著。

图3:西藏A级旅游景区核密度分析图

西藏自治区所有A级景区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583,表明西藏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态势较为明显。并且西藏A级旅游景区集中在“西南—东南”方向密集分布,横跨三大旅游板块区域,并且标准差椭圆面积与整个自治区面积相比较小,说明西藏景区覆盖不均衡且数量有待提高。

西藏A级旅游景区形成以拉萨为核心的极核式的聚集区,其吸引力与规模还有待加强。核心吸引力区域多集中在拉萨、山南与日喀则交界的范围内,大多覆盖高等级景区资源,具有较大吸引力。但拉萨与山南交界范围内聚集程度要大于日喀则与拉萨交界范围内聚集程度。日喀则与昌都市3A级及以下景区形成了密度较小的小型集群,空间吸引力和辐射强度较弱。随着搜索半径扩大形成较大极核式聚集态势,并自内向外围区域聚集程度逐渐递减的空间结构,随着辐射范围扩大吸引力逐渐减弱。

依据“核心—边缘”理论,随着区域旅游业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过程可划分为低水平均衡、核心集聚、边缘扩散、高度均衡四个阶段[11]。由于资源禀赋、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因素差异影响,区域内少数城市具有快速发展优势,例如拉萨旅游景区处于快速发展核心位置,辐射带动周边市域景区发展,而其他城市景区整合发展能力则相对较弱。

研究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文献较多,研究区域多集中在省域、市域、县域和经济圈等范围,但研究西藏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的非常少。本文根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发展特色旅游业相关政策,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理清西藏旅游景区发展的核心与边缘区域,提出优化西藏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对策建议,找准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对全面认识西藏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指导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自治区的旅游景区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西藏旅游景区践行全域旅游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促进旅游景区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全域旅游方向下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仅以旅游景区为吸引物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当下西藏旅游业发展需要,强化旅游资源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景区相关产业链配套、创收增收是重中之重。西藏,在地理条件约束下旅游景区应重点打造“全资源”“全产业”“全要素”与“全方位”发展路子,提升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推动作用,将景区分布相对集中且旅游功能比较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高的拉萨和林芝作为自治区旅游景区发展增长极,日喀则市、山南市与昌都市作为次增长极,各个旅游增长极由机场、高速公路等联结。

1、创新利用旅游景区资源,进行全域资源整合

西藏A级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呈现出较强凝聚分布,表现出以拉萨为中心的“核心—边缘”集聚,各市域景区分布类型具有一定差异。针对西藏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多数旅游资源处于未形成规模状态和高等级景区分布不均问题,西藏可以打造景区依托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由龙头景区做强做大,以市场消费带动周边景点、乡村、城镇配套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大规模综合性旅游景区,从而联动周边区域旅游业发展,最终带动周边形成全域旅游区,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各市域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进行全域资源整合,随着资源优化重组,形成新城市发展核心和边缘区域,打造多个聚集核心区域。一是实施目的地品牌战略,例如发展林芝市“世界级高原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品牌,注重游客体验性项目的开发,打造西藏景区精品旅游路线,扭转“观光为主、度假为辅”现状。二是打造节事活动体系,结合旅游景区特色创设一系列独具地方色彩的品牌节事活动,培育一系列知名、稳定的民俗节庆、竞技比赛、商贸集市和艺术展演等活动,提升当地旅游景区活力与吸引力,同时带动周围村镇参与度,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人均收入,践行乡村振兴路径。

2、特色产业+旅游景区,进行全产业融合

在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等政策机遇下打造西藏特色产业依托型全域旅游模式,构建景区依托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链联动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依托特色产业聚集和创意体验,构建新型全域旅游区和新产业功能区。

加强林业与西藏旅游景区融合发展,通过打造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推出森林度假和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来实现依托林业与旅游景区进行融合发展路径。

加强文化产业与西藏旅游景区整合联结,秉持产业化发展思路,将藏族文化、非遗、传统民俗、当代节庆、夜间娱乐等本土文化元素与西藏旅游景区结合,形成自然理念、人文景观、节庆活动、文化演艺、文创园区、文创商品、传统村落、文化研学等产业业态。贯彻政企联手、主客共享理念,推广藏式民情文化旅游景区合作开发模式,置入多元化的文创项目,让村民切实分享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成果。

加强科研教育产业与西藏旅游景区联合发展,依托西藏旅游景区丰富的山水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及人文历史资源,开展生态科考和藏文化历史体验活动。例如发展雅鲁藏布河谷和大峡谷生物多样性科考、地质科考等生态科考旅游。也可以将景区周边乡村大地景观、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成旅游特色,形成一定规模,建设非物质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加强商贸流通业与西藏旅游景区的互利共赢。深度挖掘农牧特产、文创商品、会议场馆、展览场馆等旅游相关元素,开发新型旅游业态,发挥旅游景区带动作用,逐步实现全域景观化、景区内外环境一体化。利用电子商务及智慧旅游技术,对旅游景区相关餐饮、住宿、购物网点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改造,推动旅游景区、互联网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合作,形成智慧旅游模式。强化西藏旅游景区与商贸流通业的规划衔接,简化重点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西藏旅游景区整合网站,创建西藏旅游景区信息共享平台。

3、打造旅游景区交通格局,进行全要素提升

明确西藏旅游聚集区差异化优势,实现全域旅游目的地空间贯通。改善西藏旅游景区交通设施与服务水平,打通对外交通战略通道;构建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相结合的立体交通格局,全面融入区域高速公路网,提升景区外部交通可进入性;建设高效便捷城乡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景区内部交通通达性,提供安全、便民的公共运输服务。在现有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网规划要求,结合各大旅游景区景点选址,完善各区县、乡镇乡村与景区之间串联,将旅游交通融于公路网规划当中,打造“快旅”旅游交通体系,完善乡村振兴基础建设脉络。

此外,还要完善西藏A级景区相关住宿要素、餐饮要素、购物要素和娱乐要素等要素的提质增量。

4、创新旅游景区治理机制,进行全方位协作

在创新旅游景区治理机制方面,成立全域旅游景区发展委员会、旅游市场监督机构,有序开展旅游景区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广泛协作,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审批信息实施联动。

坚持“政府搭台实体化,景区服务集中化”原则,制定西藏旅游景区旅游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塑造西藏旅游景区整体形象,打造多功能旅游景区间互通智慧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强化西藏景区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景区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加强西藏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景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对客运专线、大型游乐设施等设施设备和旅游客运、旅游道路、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监管,落实旅行社、酒店、景区安全规范。并且完善西藏景区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理赔服务水平。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将西藏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

[参考文献]

[1]王婷.四川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7).

[2]唐承财,孙孟瑶,万紫微.京津冀城市群高等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10).

[3]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1).

[4]李芬,宋立中,王会.扬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5]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李东和,王艳.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

[6]董玲.基于区位理论的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7]杨倩,吴雷,曾菊新.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J].旅游研究,2020(6).

[8]白冰,赵作权,张佩.中国南北区域经济空间融合发展的趋势与布局[J].经济地理,2021(2).

[9]刘力钢,陈金.“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10).

[10]吴康敏,张虹鸥,王洋,等.广州市多类型商业中心识别与空间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6(8).

[11]唐仲霞,马耀峰,马占杰.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旅游论坛,2011(4).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