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波:增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的行动自觉

发布时间:2022-05-17 14:18:14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杨亚波 | 责任编辑:

“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要求、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定位,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标志性成果,是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的重要内容,是抓好强边这一大事的重要载体、重要抓手、重要牵引,是推进强边工作的引领性创新、标志性成果、创造性实践。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行动自觉,按照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固边兴边富民取得突出成就,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强边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经济年均增速全国领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26.6万人从山高地远的苦寒之地搬迁到河谷城镇安居乐业,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边疆地区,西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边境地区特别是边境一线建设不断推进,固边兴边富民取得突出成就。

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边境地区的安全不仅涉及西藏的安全和发展,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边境地区建设,边境地区建设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以边境群众急需、急用、急盼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落实中央财政边境地区综合财力补助政策,研究制定财政支持边境建设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水、电、路、居等人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实现村村通邮,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边境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各类产业蓬勃发展,边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边境小康村全部建成,边境县户籍人口增长10.5%,所有边境县全部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定点帮扶。派墨公路全线贯通,3个支线机场加快建设。边境县城全部建成标准化供水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全国率先建立边民补贴制度,实施“普惠性”与“工作制”相结合的边境群众补助政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健全完善,“五共五固”经验全面推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边境口岸建设步伐,与尼泊尔的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推动兴边富民的通道功能日益凸显。吉隆、樟木口岸功能不断提升,普兰、里孜口岸开放进程明显加快,陈塘、日屋口岸基础设施持续完备。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口岸和边境互市贸易区已成为中国西藏与南亚毗邻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平台,在固边兴边富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系列成就,为我们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弘扬爱国守边精神,以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的实际成效,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固边守边的长期奉献中,形成了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爱国守边精神。在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历史底色、时代意义中,都深深地蕴含着爱国守边的核心价值。这些红色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西藏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70多年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把对党的无比忠诚、对祖国的赤诚热爱融入每一寸国土,谱写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篇章,涌现出以卓嘎央宗姐妹为代表的爱国守边先进模范。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守边精神,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如山使命,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持续加强边境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小康村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依托边境重点县城、重点口岸和边民互市贸易区,积极培育新生中小城镇,构建以边境地市为枢纽、边境县城为核心、口岸和重点城镇为节点、民族特色村镇为支点的边境村镇廊带。加快补齐边境城镇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统筹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推进边境地区基础测绘,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建设智慧边防,加强智慧广电固边,进一步消除电网覆盖盲区,持续改善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边境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动态提高边境群众补助标准,稳步高质量做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

持续发展固边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从边境群众习惯的生产资料、能干会干的产业着手发展配套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从边境群众熟悉的农林畜牧业切入,大力发展边贸、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扶持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分散的小农户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有效增收,实现边境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依托边境地区特色资源、区位条件和政策优势,引入先进的农林牧技术、生产方式和商业观念,构建以沟域生态经济区、河谷流域经济走廊、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旅游重点村为重点的边境产业发展格局。

持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实施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深化并坚持共学党的理论固信仰信念、共建基层组织固一线堡垒、共促民生改善固脱贫成果、共树文明新风固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固边境安宁,切实凝聚起党政军警民合力稳边固边兴边的强大正能量。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军地共建从“做没做”向“优不优”转变,从落实规定动作向主动创新作为转变,为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持续加快“一带一路”支撑点建设步伐。积极扩大开放,提升拉萨航空口岸功能,推进昆莎航空口岸建设,推动里孜、陈塘、日屋等口岸开放,加快吉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深化与尼泊尔等周边国家交流合作。加快发展边贸物流产业,持续推进边境互市贸易区、边贸市场和边贸点建设,实施边境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实现边境贸易和进出口贸易双增长,以产业发展支撑固边兴边富民。

(来源:西藏日报2022年4月4日第4版,作者单位:西藏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