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俗文化】藏族服饰文化 | 装饰

发布时间:2022-05-14 13:25: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陈立明 曹晓燕 | 责任编辑:曹川川

装饰是服饰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藏族的传统装饰十分丰富,极具特点。

头饰

头饰包含帽饰、发型及饰物佩戴。

藏式帽子种类多,因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以及个人喜好,人们戴不同的帽子。

冬季,牧民喜欢戴羔皮帽或狐皮帽。狐皮帽藏语称“娃夏”,系用珍贵的藏狐皮配以织锦缎制作而成。帽高约20厘米,帽筒用缎料缝制,有圆顶筒形和尖顶袋形两种。圆顶帽筒的顶部多用数片不同色彩的绸缎叠压而成。围帽筒上卷一周,后留一开口,两边各缀一彩带。帽檐上镶缀蓬松、柔软、棕红色的藏狐皮。戴帽时蓬松的狐毛前遮双眉,后接皮领,掩盖双耳,既暖和又尽显牧人的英武。狐皮帽价格昂贵,一顶帽价值数百元。“娃夏”多为男子所戴。

羔皮帽用洁白的羊羔皮制作,称作“巴夏”,其形状同狐皮帽相似,亦呈筒状,但帽筒较低,帽檐有翻卷和平展的两种,保暖性亦佳,且易制作,价格远比狐皮帽低,佩戴时既实用又美观,很受人们的喜爱。“巴夏”一般是妇女戴。农区和城镇妇女在冬天也有戴羔皮帽的。

在牧区,还有一种四季均可戴的毡帽。毡帽的形状为高帽筒、宽帽檐,形似一倒扣的长喇叭,用白毡制作,帽檐镶黑布边。这种毡帽适应高原多变的气候,既能遮阳,又可挡雨,还可防寒保暖。

在农区,男女老幼均喜欢戴称为“次仁金嘎”的金花帽。金花帽以优质氆氇为帽坯,帽顶上覆上织有各种美丽图案的金丝缎,边缘饰以金线,帽翼四支,前后翼较大,左右翼较小。帽檐镶缀皮毛。男帽帽筒高于女帽,而女帽装饰更为华丽。年轻人戴时大多只展放前翼,显得英俊潇洒;老年人戴时爱四翼展开,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吉祥鸟。“次仁金嘎”帽民族特色浓郁,深受藏族人民喜爱。工布男子戴一种称为“甲夏”的小圆帽,用黑氆氇缝制,翻沿,帽檐镶金边。

城镇人除戴金花帽外,在节日和出门时还戴礼帽。礼帽称之为“甲嘎夏莫”,原意为“印度帽”,看来与藏印经济文化交流有关。礼帽轻便,既有遮阳避雨之功,还能显出戴帽人彬彬有礼的风度,颇得城镇人青睐。藏式礼帽颜色丰富,有米、灰、草绿、藏蓝、绛紫等色。

拉萨妇女夏天一般不戴帽,年龄稍长的妇女外出转经或在阳光下行走时戴一种称为“格桑司有”(意为“好运遮阳”)的箕形帽。它以竹条或柳枝做骨架,外裹纱布或绸缎,帽檐探出,用以遮阳。冬天戴称为“轻夏”的帽子,用毛哔叽制成,前后各有一大帽耳,左右各有一块毛皮或长毛绒作饰。

工布妇女戴的一种帽别具特色,帽由氆氇缝制,帽面饰以锦缎,以金、银线镶边,帽檐伸出,两翼似燕尾,戴帽时两尾向后,初看好似帽子戴反了,因而有人形象地称为“燕尾反向帽”。

除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帽子外,在一些特定场合和从事特殊职业的人还戴着有特色的帽子,如举行赛马活动时,成年男子戴一种圆形宽大的红缨帽,帽的四周垂饰以缨络,称作“索夏”,意为蒙古王公帽。少年骑手则戴红色尖顶的白毡帽,红色象征太阳初照雪山顶,据说此帽在当雄草原象征念青唐古拉山神。格萨尔说唱艺人戴鸟羽帽,藏戏艺人戴扇形仙女帽,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僧侣帽,乃东神巫的巨大头盔帽,不一而足。 

藏族历史上,吐蕃时代的赞普戴一幅红绸在头上缠成宝塔状的“朝霞冠”,元朝时期,王公贵族曾风行戴“红缨帽”。清代以来,随着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强化,等级制度日趋森严,在戴帽的规定上也有表现。过去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四品以上官员戴“江达”帽,五品以下官员戴一种称为“夏博”的黄色圆帽,不得乱戴。连贵妇人们的穿戴也受到等级制的限制,就头饰而言,世袭大贵族夫人戴“木第巴珠”(珍珠冠),一般的贵妇人只能戴“曲如巴珠”(珊瑚冠)。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镶金珠嵌绿松石珍珠女冠

藏族的发型及饰物佩戴各地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藏北型、卫藏型和藏东型。 

在藏北,已婚妇女将长发中分,两边编成许许多多细长的辫子,前额分发处,分别在两边的一根细辫上串饰以珊瑚、翡翠之类的宝石,脑后编一根粗发辫,上面缀饰大大小小的银元和其他饰物。由于草原辽阔高远,日照强烈,牧民的劳作又多在户外,人们多戴围巾或帽子以防护,因而牧民的发辫饰物多集中在下部,还有的将各种宝石饰物组合缝制在与发辫颜色近似的软布上再与发辫一起衔接。在冬季,飘逸的小辫和各种饰物常隐没于狐皮帽、羔皮帽和头巾之下,若隐若现。未婚女孩不编发辫,而是将头发编成一根或两根辫子,头上饰物少,往往在头上插几朵野花,清纯可爱。

牧区男子过去多蓄发,编成发辫盘在头上,辫稍加红色线作饰。 

卫藏一带的农区妇女一般只梳两根辫子,从发辫的中段开始用一种称为“扎休”的发饰,同头发一起编成彩辫,常盘于头上,也可垂于身后。“扎休”通常是三条粗细一样颜色不同的彩线,每一条彩线又由若干根同色的线组成。用“扎休”编扎彩辫是农区妇女的主要发式。节日喜庆场合,农区妇女在头上也佩缀饰物,但饰物为独立的不同形状的组合体,戴时只需与发辫连接,取戴方便。未婚女孩习惯上多梳一根辫子,一般头上不戴饰品。

过去,卫藏妇女在盛装时戴一种称为“巴珠”(后藏称作“巴廓”)的头饰。拉萨一带的“巴珠”呈三角形或“Y”形,制作时,先用假发做成三角形的三个高耸的发髻,额前两个,脑后一个,每个发髻上镶嵌多颗又大又圆的玛瑙珠,玛瑙珠间饰以翠玉,再以珍珠精心串饰。靠脑后的那个发髻上,有的还要精心编织一条漂亮的单辫。“巴珠”造型别致,装饰华丽,戴上后尽显女人的雍容华贵。有条件的人家过去都要制作“巴珠”头饰,贫苦人家无钱买贵重珠宝,但他们在女儿成丁礼之前,会想方设法找其他代用品来制作一顶,作为女儿跨入人生重要旅程时佩戴的饰品。因戴“巴珠”头饰是成丁礼时必不可少的标志性饰品,它同围系“邦典”一样,是姑娘进入成人的标志。 

因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巴珠”的质地相差甚远。有的极为贵重,缀饰名贵珠宝无数,有的则质量稍差,珠宝少甚或有替代品。过去拉萨豪门望族家的贵夫人所戴的“巴珠”,不仅缀饰数量众多的各种宝石,而且还在上面加盖一顶用无数小珍珠镶嵌而成的圆形小帽,称作“木底巴珠”(意为“珍珠巴珠”)。戴这种“木底巴珠”是高贵身份的象征,非豪门望族的贵夫人不能佩戴,一般的贵夫人,甚至家资万贯的巨商夫人也只能佩戴“曲如巴珠”(珊瑚巴珠)。 

日喀则康玛、江孜一带,常见的一种妇女头饰叫“巴廓”(江孜称“卫廓”),形似弓状,用珍珠、珊瑚、玛瑙珠等缀饰而成。“巴廓”由三部分组成,即竹弓支架,用红布缠裹;“达扎”,弯弓上面的装饰,系穿缀的珍珠串链,平时可作为胸饰;“藏莫巴珠”,下部装饰,包括发式和饰品,平时可直接盘在头上。

佩戴“巴廓”头饰程序复杂,极为繁琐。农区妇女平时只梳两根发辫,而此时需提前一天将原来的两根辫子改梳成许多小辫。戴头饰时,从中间将小辫分开,左右发辫平展拉直在稍部各合成一股,然后将一根长约一米包缠红布的特制竹弓弯曲于头上,竹弓两端同左右的发梢固定扎牢,将头发向两边伸展拉平后,在竹弓上挂缀多种串链、珠宝等饰物。“巴廓”头饰是后藏妇女极具地方特色的头饰,由于制作复杂费时,人们平时不戴,多在婚庆、节日等喜庆场合才佩戴。 

昌都头饰地域特色甚为浓厚。昌都男女都喜欢蓄长发。农区和城镇妇女喜欢扎辫,然后将小辫拢成一股,用红色丝线纺织成独辫垂于脑后,头上饰以由两颗深红色珊瑚中间夹一小块绿松石搭配制作的顶饰,头饰清爽、精致而简练。牧区妇女头上编织发辫,其上佩缀蜡黄色称为“博协”的琥珀。每个“博协”约有中等黄苹果般大小,穿有孔,上缀一颗深红色宝石。有的妇女在头部正中戴一颗,有的在头上戴三颗,排列成三角形。笔者1997年在昌都噶玛乡勒托村调查时,看到一位名叫曲白的妇女的服饰,其头上戴了七个“博协”。据说一个“博协”价值相当于一辆东风大卡车,足见其价格的昂贵。曲白着羊羔皮缎料藏装,在襟、前后部,下摆镶缀大量水獭皮,据当时估算至少需十张獭皮。其项链上缀九眼珠,腰带上饰各种宝石,一套服饰价值在当时至少在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令我们大饱眼福。

牧区妇女除在头上戴“博协”外,还在发辫上缀饰大量的绿松石。未婚女子通常头上只戴一颗“博协”,喜欢在后垂的独辫上镶嵌各种珠宝、银币和贝壳等饰物。

昌都的康巴汉子喜好蓄发。他们常把头发梳成独辫,辫端用红色丝线或黑色丝线编扎,然后左向缠盘于头顶,红丝穗垂于额侧。有的为了追求发式的粗大,以显得更加魁梧,在发辫中加衬用牛毛绳编织的一种托物,与其自身的头发浑然一体,显出康巴人特有的英武彪悍之气。农区男子一般不在发辫上缀饰其他饰物,牧区男子则喜欢在发辫上缀一块精致的雕有花纹的菱形银器作为发夹,富裕的人还往往在发辫上套几只特制的大戒指或象牙圈以显示其富有。

城镇里的现代女性,穿着打扮日趋新潮。她们的发型千变万化。总的趋势为,发式追求简洁易梳,头饰讲究典雅精巧。

耳饰

藏族男女过去都戴耳环。耳环多用金、银镶嵌宝石制作。男子所戴最常见的耳环称作“阿隆”,呈圆形,有金、银和铜质,镶嵌松耳石。牧区的耳环较大,农区人所戴相对小一些。男子通常只戴一只耳环。妇女戴双耳环,质地和形状比男式耳环丰富,有金、银、宝石、珍珠耳环等。有的精致、小巧,有的体大、厚重。阿里普兰一带有一种姑娘佩戴的耳环,形似红艳的花朵,戴时从耳郭垂挂到肩上。过去贵夫人和小姐戴一种叫“埃果尔”的耳环,用金银镶嵌上等绿松石精制而成,呈长方形,体形较大,常同“巴珠”一道佩戴。贵族和有地位的男子过去多戴称为“索几”的耳饰,形状圆而细长,用金丝和上等绿松石串缀。

项饰与胸饰

脖颈上戴挂一串串由各种天然宝石串缀的珠串,是藏族男女佩饰的一大特点。在藏族人的装饰品中,有两大主要构成,一是金银器物,一是天然宝石,而对天然珠宝藏族人有着特殊的偏好。当高原大地从“特提斯”古海崛起,留给这块辽阔大地的便是石头的世界,自古以来石头就同藏族和藏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远至石器时代和中古时期的打磨器具、列石文化、白石崇拜到近现代随处可见的摩崖石刻、嘛呢石,无处不与石头有关。而石头越稀有便越珍贵。珍爱天然宝石是藏族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四五千年前的卡若先民就用石珠串缀后作项饰美化自身,这一人体装饰的选择和审美追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代代子孙。藏族人的饰物中离不开宝石,把各种珠宝饰品作为财富和美的象征,家境再贫,也要倾其所有设法求购或添置几颗珠宝,作为女儿们的装饰。藏族人最喜欢的天然珠宝有琥珀、猫眼石(以九眼珠最为名贵)、玛瑙、珍珠、珊瑚、绿松石等。有些妇女节日时穿戴的镶金嵌银、珠宝满身的盛装,不知是多少代人才积累起来的财富。

“噶乌”

是藏族最典型的胸饰,遍及全藏,男女均可佩带。“噶乌”系用金、银或铜为原料制成的盒状物,有八角形、菱形、圆形等多种款式,人们俗称护身盒(符)。“噶乌”的制作一般是金银錾花,表面以绿松石镶嵌,工艺精细。噶乌中一般放佛像、经书、圣物等,佩戴于胸前,既是美观的装饰品,又能满足心理上防身避邪的要求。在人们看来,佩戴“噶乌”,会得到神佛护佑,可起到压邪避灾的作用。

腰饰

藏族的腰饰饰品多而特色浓郁,具有审美和实用完美结合的特点。腰饰的饰物均佩挂于腰带上,因而腰带是重要的饰物之一。藏族的腰带非一般意义上系裤束衣之物,而是既美观又实用的锦衣玉带类的饰物。腰带除绸带、羊毛纺织的五彩带外,还有金、银雕花带,珠宝串缀的宝石带,等等。人们平时十分注意腰带的制作和装饰,把腰带视为整个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子腰饰上最重要的物品是腰刀。腰刀有长短两种。长腰刀刀长约50厘米,刀锋锐利。刀柄用牛角或硬木精心制作,有的刀柄镶有犀牛皮和宝石。刀鞘有木质和铜质等,以银质刀鞘最为华贵,刀鞘上刻有虎、狮、龙、凤等吉祥图案,并缀饰以玛瑙、松石等珠宝。腰刀平时斜插于腰间,既是生产工具,又作防身武器,还是男子汉必不可少的装饰。短刀只有数寸长,有的制作很精细,造型别致,常吊挂在腰带上。短刀多作生活用具。除佩挂长短腰刀外,火镰过去是男子常带的饰物,现在多为牧区男子所佩带。火镰制作很精美,曾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用具,过去人们外出时生火熬茶,离不开用火镰击打引火,火镰成为人们随身携带须臾不离的物件。现在人们佩带火镰其装饰性远远大于实用性。

妇女腰饰远远比男性丰富,腰部常佩带种类繁多的装饰品。日喀则妇女在腰部正面佩带一个银或白铜制作的饰物,体积较大,有的还在上面镶嵌宝石,颇具地域色彩。牧区妇女除佩带各种美饰外,还在腰上佩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如精致的银质针线盒、圆光、奶桶钩、钥匙、牙签等各种实用物,当然,一把精致的小腰刀是每个女子腰饰中必不可少的。这些原本是实用性很强的生产生活用具,到后来成为具有实用与装饰作用的双重品格。今天,有的饰物已完全作为一种装饰品,脱离了本来的实用意义。

手饰

主要有手镯和戒指等。戒指有金银戒和宝石钻戒两大类,也有将两者结合精雕细刻而成的戒指。过去,男子还多在大拇指上戴扳指,质料有多种,清代文献就记载了当时藏族戴骨扳指的习俗。手镯的质料较多,女子大多喜戴玉镯和海螺手镯。海螺手镯只戴一只于右腕,其他质料的手镯以副为单位戴于左右手。贵族女子有的还戴金钏。

脚饰

藏鞋本是服装的一部分,但藏鞋款式独特,色彩斑斓,制作精美,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藏族男女所穿的鞋实际上是长筒靴,底高两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藏鞋可分为两大类,即松巴鞋和嘎洛鞋。松巴鞋有多种,其中较高级的有“松巴梯呢玛”,做工精致考究。喜庆节日才拿出来穿用。松巴鞋的鞋底是牛皮做的,用粗毛线密密缝钉,厚达寸余。鞋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几种颜色的丝线绣花边和花瓣,鞋面绣很多花朵,十分艳丽。鞋帮用氆氇呢做长腰,长腰与鞋面间用红、绿毛呢相接,颜色搭配得体,长腰上端靠腿肚部位,竖开一条约十厘米长的口子,便于穿着和提携。其他几种松巴鞋,鞋底一般都是用牛毛捻的绳纳制的,宜于天气暖和的季节穿着。还有一种叫“松巴各多”鞋,底用牛皮包裹,一般多在冬天穿。

嘎洛鞋以牛皮作底,鞋帮用三层氆氇缝制而成,鞋后跟和鞋尖缝以黑色牛皮,鞋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结实美观。嘎洛鞋的特点是鞋尖上翘,宛如木船的前端。嘎洛鞋的鞋帮用黑色氆氇和围裙料制作,黑色在下,约一尺高;彩条围裙呢料在上,约二寸,花纹竖立。后帮开五寸竖口,口边分别用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

以上是藏族传统服饰的大致情况。


选自《西藏民俗文化》

陈立明 曹晓燕 著

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