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考古发现多——几千年前高原先民主粮吃什么?海拔最高考古遗址里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09 13:12:36 | 来源:央视新闻 | 作者: | 责任编辑:刘怿艺

46项成果发布填补西藏考古史多项空白

日前在拉萨举行的西藏自治区考古成果公众分享会上,几十位专家发布了46项最新考古成果。涉及青藏高原史前文明探寻、西藏吐蕃时期考古、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等,其中一些发现还填补了西藏考古史上的空白。

史前考古中,多项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令人瞩目。位于日喀则市仲巴县的顶琼洞穴遗址,海拔5000米,是中国目前已知海拔最高的考古遗址。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吕红亮:这个洞穴出土的人骨和动物骨头是目前西藏考古遗址里面最丰富的,特别是在一系列关键的年代环节上取得了突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进展。

聚焦于高原环湖区域和江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区田野考古,也有了新突破,如纳木错环湖科考和羌塘游牧文化深度调查,首次对西藏岩画进行了科学测年。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汤惠生:这次纳木错进行的多种技术手段的岩画测年考察,就是将西藏岩画研究推向国际、趋向科学举措之一。

在阿里地区日土县龙门卡环湖田野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石构遗迹和墓葬,以及细石器、陶器等古代游牧人群活动的遗物,这对研究高原古代游牧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教授李永宪:它是一个考古学遗存的空间研究和时间研究,它必将会为构筑西藏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它的编年,提供最基础的一个大时空框架。

拉萨河畔的温江多遗址,是西藏首次系统性发掘吐蕃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龟趺、无字碑、佛塔等重要建筑遗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席琳:这也与温江多遗址作为吐蕃时期非常重要的高等级行政中心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这是我们在西藏境内发掘吐蕃时期的遗址比较大规模的一次发掘,这是第一次,也填补了在西藏考古上的一些空白。

专家们还分享了青海乌兰泉沟墓地和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等最新考古成果。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这46项涉及国家文物局重大的考古中国项目,一个是在旧石器时代,我们人类的迁徙和人类的起源在西藏的具体实践上有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在新石器时代,区域文化类型里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发现青藏高原古人类生活探索多元文化

西藏考古成果公众分享会上,专家们利用科技考古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技术手段,描摹出青藏高原古代人类衣食住行鲜活的一面。

青稞和小麦是西藏人民的主粮作物,那么几千年前高原先民们的主粮是什么呢?是粟类还是麦类,这是近几年西藏植物考古的关注重点,它关系到高原种植农业和史前生计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王彦人: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整体上来看,先民在距今5300年到4000年进行粟作农业。在距今3500年后呢,发展粟麦混合农业,距今3000年后形成了以麦作为主的农业结构。

从西藏东南部尼洋河流域发现农作物遗存,到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发现大量粮食作物,以及公元8世纪南亚籼稻传至高原等,考古资料显示西藏高原是亚洲多种农业因素交会之地。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夏格旺堆:能够对史前时代西藏的人类食物来源,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人群在特定环境之下如何去适应和如何去生活这些方面,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证据。

从考古出土织物的研究到出土釉砂饰珠、贝类饰件的科技分析,为我们展示了高原先民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我们在汉晋到唐初的西藏墓葬里面发现了不同的纤维、不同的染料还有不同的品种,这些给了我们一些前所未知的认识。不仅说明了雪域高原不能阻隔人们对柔美丝绸的向往和喜爱,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高原丝路的交流画卷。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汤惠生:考古学文化不再仅仅是一种关于陶器空间的分布和时间编年的历史概念,而是关于人们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贸易等具体的生活场景。

“十四五”期间,西藏考古主要聚焦旧石器时期人类的起源、迁徙等33个考古项目。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针对我们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如何从唐宋、吐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全方面了解,十几个团体还有科研机构共同加入我们西藏的考古学相关研究工作中。

探秘顶琼洞穴遗址海拔5000米地下溶洞

2021年7月,考古队走进日喀则市仲巴县琼果乡附近一处海拔5000米的山梁,这里深藏着一个神秘的地下溶洞——顶琼洞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人类骨骼和动物骨骼,是目前中国已知海拔最高的考古遗址,也是西藏史前时期单个遗址中发现人类骨骼、动物骨骼数量最多的遗址。

如果不是村民带路,考古队很难找到地下溶洞,因为它的入口直径只有60厘米,且十分隐秘。

二十多名考古队员带着发掘工具,沿着长长的梯子,下到第一层洞穴。经过探寻,这层洞穴里有8个洞厅和两个廊道,长67米。地面上有不少动物骨骼和人类骨骼。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博馆员赤列次仁:主要是以动物的骨头为主。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吕红亮:基本上全是动物的,而且有好几个完整的个体。

顶琼洞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继续下探,新的难题来了。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探洞专家王德远:困难最大的地方就在一个十几米的竖井,所以我们要运用到常用的SRT,也就是单绳技术,来实现人员上下移动。

终于,队员们艰难地抵达了下层洞穴,它有左右2个洞厅,长50米。地面上堆积着大量人类骨骼和动物骨骼遗存。

洞穴考古,最大的挑战就是空间结构复杂多变,还有洞穴内落石多、空气稀薄干燥,容易起灰,考古队员们戴着口罩,仔细清理遗物,对洞穴进行整体测绘。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实验室副主任杨锋:它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激光测距仪,通过我们三维建模技术,把整个考古遗址的信息保存下来。

经过初步鉴定和统计,考古队员发现顶琼洞穴里堆积的人类个体数至少100件,动物个体数至少350件。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博馆员赤列次仁:像这种一个洞穴里面埋藏这么多人类的骨骼和动物的骨骼,我们称它是一个洞穴丛葬遗存,这种遗存在西藏的考古工作中是非常罕见的。

根据测年数据,顶琼洞穴遗址是一处持续利用的人类活动遗存,距今约2300年至1700年。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的丛葬方式呢?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吕红亮:说明在西藏西部,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三世纪将近600年的时间里面,人们不断把他们逝去祖先的尸体搬到这个海拔5000米的洞穴的深处,它肯定不是日常生活的居所,它一定是一个跟神圣的礼仪相关的地下的空间。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夏格旺堆:这个洞葬跟喜马拉雅南部特定区域文化的丧葬习俗应该是有关联的。

目前考古团队正在开展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学、古DNA考古、洞穴研究等多学科研究。这些证据对研究西藏西部的早期历史和跨喜马拉雅山地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总台记者陈琴德庆白珍扬超陈福军强久杨潇)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