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俗文化】藏族服饰文化 | 僧人服饰

发布时间:2022-05-07 16:53:59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陈立明 曹晓燕 | 责任编辑:曹川川

在西藏的城镇和乡村,特别是在寺庙,可见到许多身着绛红色僧服,头戴绛红色或黄色僧帽的僧人。其装束自成一体,同世俗人迥然相异。

僧侣在西藏社会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传统的西藏社会宗教盛行,寺院数量多,僧侣人数众。仅就藏传佛教的情况看,西藏僧尼和寺院规模在历史上曾达到过惊人的数量:“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西藏地区共有941151人,其中僧人316231人,约占总人口的33.6%。”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寺院规模和僧侣人数得到了一定的控制,1997年,西藏仍有大小寺庙1700多座,僧尼44000多人。僧人无论在藏族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藏传佛教僧侣装束样式源于佛教世尊释迦牟尼穿的黄色袈裟、法衣和禅裙,因而各教派僧侣的装束样式大同小异。

但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西藏僧侣的服装具有自己的特点,各教派在服装的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根据佛教律经规定,比丘有十三件衣物,即朗袈、喇奎、夏木特、夏木特森、唐奎、委森、委森森、东其、纳森、延嘎普、扎赛、顶娃和亚奎。这十三件衣物的尺寸大小、色彩和式样都应严格按照律经选材缝制,不能随意制作。

朗袈

朗袈是把黄布剪裁成布条缝制而成的。是袈裟的一种。朗袈是比丘在礼佛、化缘、讲经、听经、参加仪轨聚会等场合所穿的上衣之一,而不是常服。朗袈大小和条数根据比丘僧人的身材来确定,大的朗袈用二十一片、二十三片或二十五片布条缝制而成。中等朗袈用十五片、十七片或十九片布条缝制。小的朗袈则是用九片、十一片或十三片布条缝制而成的。大中小类中又各分三类。朗袈须用裁布缝制,并要缝成网格状,用方形的绸布拼缝成鱼鳞状。缝制时由中间向两边一块压一块,并且留有大小一致的边头。横向边头的缝线是交错的。选用裁布意在除却贪恋之心。缝制成网状是用以区别于外道的袈裟。律经规定,比丘应把朗袈视为珍贵用品。只有比丘才可着朗袈,沙弥等没有资格着朗袈。

喇奎

喇奎即上衣。是沙弥和比丘白天所穿的上衣。喇奎由布条缝制而成,大小与朗袈相同。

唐奎

唐奎即下衣。是比丘所穿的网格裙,由五条一幅半布缝制而成。

夏木特

夏木特即白天穿的下衣裙,它是用来防止唐奎染汗的。大小与唐奎相同。在西藏等地区沙弥穿夏木特,一般比丘不穿夏木特。

夏木特森

夏木特森即夜间所穿的内裙,尺寸与唐奎相同。

委森

委森即白天所穿的内上衣。相当于汗衫。意在防止汗湿袈裟。尺寸与上衣相同。

委森森

委森森即夜间着于上衣内的内衫。尺寸与上衣相同。

东其

东其即拭面巾。是一肘见方的擦脸布。

纳森

纳森即比丘在患脓疮病时所穿的衣服。大小与喇奎相同。

延嘎普

延嘎普即覆疮衣,是比丘用以遮护疥疮的。尺寸为长六肘、宽三肘。

扎赛

扎赛即剃发布。是比丘剃发时用来装剃下来的头发的。尺寸为长三肘、宽一肘半。

顶娃

顶娃是比丘夜间睡觉时铺的垫子。长三肘、宽二肘六指。不能大于这个尺寸,否则就成为孽根。

亚奎

亚奎即比丘在夏季遮雨的布。长九肘、宽三肘八指。

就藏传佛教观点而言,僧人在使用上述这些衣物时应想到衣服只不过是用来遮体而已,一切用具都不是永恒不灭的。应意识到之所以着僧服是用以区别于外道,区别于世俗的人。也是用来提醒自己是释迦牟尼的虔诚的信徒和追随者,而衣物不是用来装饰打扮自己的奢侈品。因此,衣物绝不能华丽,不能有任何装饰物。比如,腰带上不能饰以珍宝等缀物,也不能用小铃等响动的坠子,僧人的衣物颜色选择也有严格规定,只能是红、蓝、赤黄三种颜色。 

僧衣随着佛教的传入进入了西藏。吐蕃赤松德赞时期桑耶寺修成后,西藏有了称为“七试人”的第一批剃度受戒的僧人,当时他们所穿的僧服同印度僧人的服装一样。藏传佛教宁玛、噶举、噶当、萨迦等教派形成后,西藏等地区的僧服和各教派间僧人的服装都有了一些差异。如在服装的质地上,西藏等地区的僧服多用当地所产的氆氇呢制作,以适应高原的寒冷气候。又如僧帽、僧鞋,在质地、颜色、形状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高原和各教派的特色。

在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藏传佛教迅猛发展的大潮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等高位尊的僧人不守戒律,出则上张霓伞,下坐重茵,穿则锦缎华服,珠光宝气,显出“颓废之相”,因而引发了14世纪宗喀巴大师整顿佛教的宗教改革,创立了戒律严明的格鲁派,并依照古代持律的密意,用黄帽作为重振戒律的象征。自此,格鲁派僧人戴黄帽成为其教派的显著标志。 

西藏僧人的服饰可为分三个部分:一是僧服,二是僧帽,三是僧鞋。

僧服

僧人的服装大都简单庄重,主要有三种,即“堆嘎”(坎肩)、“夏木特”(僧裙)和“查散”(袈裟)。平时僧人的着装为上身穿红色无袖的坎肩“堆嘎”,下身围紫红色僧裙“夏木特”,外披一件紫红色的袈裟“查散”(又称“朗袈”)。袈裟宽约70厘米,长是身长的两倍半,披时裹叠于上身,袒露右肩,长及脚面。诵经祈祷时,在“查散”上披一袭巨大的紫红色披风“达喀木”。 

僧人服装因等级和职位高低不同而在衣料质地、颜色、式样上有所差别,如堆嘎的质地有黄绸黄缎堆嘎、赤黄缎子堆嘎、赤红或深红毛料堆嘎、金黄毛料堆嘎、氆氇堆嘎等,一般僧人只能着红氆氇或红毛料堆嘎,着黄绸缎堆嘎和披黄色绸缎袈裟的大都是活佛或高僧。藏传佛教宁玛、噶举、萨迦、格鲁等教派袈裟的样式和穿着大体一致,不同的是,噶举派和萨迦派的僧人往往穿白色僧裙。宁玛派亦有穿白僧裙者,是蓄发居家的职业宗教者而非比丘僧。

僧帽

西藏僧帽种类多,因不同教派和不同地位所戴的僧帽各不相同,常见的有贝霞、班霞、卓孜玛、卓鲁、仁昂等。

贝霞。是一种类似莲花状的帽子,故称“贝霞”(莲花帽)。宁玛派僧人多戴莲花帽。其制作以氆氇为料,帽顶尖长,帽檐向上翻前面开口,形如莲花。

班霞。意为“班智达帽”,内分“班仁”和“班同”。精通大小五明学科的班智达(大学者)才可戴“班仁”,只精通五明的学者只能戴“班同”。班仁与班同形状相似,只是班仁的延片长一些,而班同的延片短一些。班智达帽有一个高高的尖顶,象征佛法至高无上的中道观,两块延片则代表二义谛。班智达帽最早由阿底峡传入西藏。班智达帽代表最高学位。各大寺院、各教派的赤巴、堪布、上师可戴此帽,其他僧人则不能戴班智达帽。

卓孜玛和卓鲁。卓孜玛和卓鲁是西藏等地区独有的僧帽。卓孜玛和卓鲁形似鸡冠。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卓孜玛的冠穗是拢在一起的,而卓鲁是散的。三大寺中一般僧人戴卓鲁,大小执事僧则戴卓孜玛。扎什伦布寺内密宗僧人和有学位的僧人都戴卓孜玛,其他僧人则一律戴卓鲁。布达拉宫的僧人和扎什伦布寺孜滚僧人所戴的卓孜玛其顶端略弯一些,而且冠穗也略微散一些。噶玛噶举派平时的宗教活动都戴卓孜玛或卓鲁。在举行重大仪式时必戴形状像孔雀开屏的夏查帽。其他教派与三大寺一样,在戴帽子上也讲僧位高低。

萨迦派僧人戴的“俄尔帽”,以红色氆氇为料,帽顶微呈弧形,帽檐两边左右对折至正中。呈人字形。密宗高僧在集中诵经超度或举行重大宗教仪式时,头戴“仁昂”(五佛冠),佛冠顶上有表示五种佛的装饰品顶髻,帽正面呈五山形。

僧帽的颜色主要有两种:红色和黄色。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其他教派僧人多戴红色僧帽,而噶玛噶举僧人在夏天则戴白帽。

除上述僧帽外,历史上一些著名大德高僧还有一些特有的标志身份和地位的帽子。比如,噶玛噶举派的活佛噶玛巴所戴的金边黑帽是第二世噶玛巴时由蒙哥汗所赐。噶玛噶举红帽派的红帽也是元帝所赐。宗喀巴的弟子降钦曲杰·释迦益西担任明帝国师时,明帝赐给他一顶黑帽。莲花生所戴的帽子叫做白玛同垂帽。这种帽子里外共两层,象征密宗生园次第。这种帽子还有三个尖,象征佛的三身。帽子的五种颜色象征果五身。帽子上的日月图案象征方便智慧的结合。蓝色的帽檐象征誓言永不改。金刚顶饰象征禅定坚不可摧。鹰羽装饰象征至上的佛法。这种帽子又称萨霍尔班智达帽,据说是当年萨霍尔王献给莲花生大师的。

僧鞋

藏区的僧鞋大多是以牛皮为底的长筒靴。一般僧人所穿的“夏苏玛”靴的底和帮用一整块熟皮做成,鞋尖上翘。地位高的僧人穿厚底锦缎鞋。在经堂念经祈祷时,从普通僧侣到高僧,一律不穿鞋,以表示对佛祖的虔诚。

在整个藏族服饰文化中,僧人服饰是变化最小、保留传统最完整的。在现代文明春风的吹拂下,僧侣的服饰也在起着变化,僧人中戴手表、穿皮鞋和旅游鞋的人渐渐增多。当然,这多是年轻僧人为之。

选自《西藏民俗文化》

陈立明 曹晓燕 著

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