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雁翔:新时代西藏人口经济发展研究——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西藏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6 11:03:55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杨雁翔 | 责任编辑:

【摘要】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其中,人口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从和平解放前的100万人左右增加至2020年的364.81万人,总体呈现出“多、优、高”的新特征,面临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即将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低城镇化率仍将持续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平稳下降等新趋势。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本文结合西藏实际提出了应对人口发展变化的对策建议。

【作者】‍杨雁翔,中共拉萨市委办公室干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情研究院博士

一、新特征

(一)多——人口总量持续增多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西藏总人口为300.22万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西藏总人口为364.81万人,10年增加了64.59万人,年均增加6.4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97%,比全国(年均增长率为0.53%)高1.44个百分点,比2000-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1.39%提高了0.58个百分点。其中,藏族人口增加了42.15万人,年均增加4.22万人,贡献率为65.26%;汉族人口增加了19.81万人,年均增加1.98万人,贡献率为30.6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63万人,贡献率为4.07%。以上数据充分反映西藏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二)优——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区藏族男性人口占50.07%,女性占49.93%,性别比为100.29,低于全国指标(105.07)。从其他省(区、市)来看,藏族人口性别结构最为合理。目前,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低于100的省份仅有辽宁省和吉林省。

从民族结构上看,“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西藏藏族人口为313.9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42.15万人,占西藏总人口的86.01%;2020年西藏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6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63万人。总体呈现出藏族为主、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辅的民族成分特征。

从年龄结构上看,2020年西藏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4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6.32万人,年均增加1.63万人,增长了22.31%,年均增长2.03%,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24.37%上升至2020年的24.53%,增加了0.16个百分点,比全国(17.95%)高了6.58个百分点,说明西藏人口潜力后发优势明显;15-59岁人口为244.22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40.20万人,年均增加4.02万人,增长了19.70%,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67.96%下降至2020年的66.95%,减少了1.01个百分点,比全国(63.35%)高了3.6个百分点,充分说明西藏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1.10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8.07万人,年均增加8070人左右,增长了35.05%,年均增长3.05%,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7.67%上升至2020年的8.52%,增加了0.85个百分点,比全国(18.7%)低了10.18个百分点,表明西藏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综上,无论从性别、民族结构,还是从年龄构成来看,西藏人口结构都呈现出不断优化的态势。

(三)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西藏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力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区新增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1年,比全国平均水平(10.75年)多了2.35年,比“十四五”国家目标(11.3年,相当于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达到高中二年级以上的教育程度)多了1.8年。全民接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改善,显现出西藏“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变,后发优势明显。主要数据显示:西藏全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20万人,占总人口的11.02%,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72万人,占总人口的7.05%,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7.48万人,占总人口的15.76%。与2010年“六普”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0.55万人上升为1.10万人,增长了100%;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0.44万人上升为0.71万人,增长了61.57%;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29万人上升为1.58万人,增长了22.62%。

这些成绩充分反映出西藏采取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成效显著。70年来,西藏教育投入达2573.78亿元,其中2012年以来已累计投入2102.56亿元,18次提高教育“三包”经费标准,达到年生均4200元,15年全面实现公费教育。截至2020年底,西藏共有各类学校3195所,其中幼儿园2199所,小学827所,中学155所,普通高校7所,特殊学校7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近89万,在职教职工61239名。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效果也逐渐显现,自2016年启动以来,17省市和部属高校附属中小学先后选派1676名教师进藏支教,其中援藏期满后延期177人,调藏3人。自1985年区外省市开办西藏初中班(校),36年来,内地西藏班(含中职班)累计招生14.3万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了5.6万余名中专以上各行各业建设人才。总之,西藏教育事业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与全国教育同步科学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西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新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未来一个时期,西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更加繁荣发展,就业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同时将面临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即将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低城镇化率仍将持续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平稳下降等新趋势。

(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西藏和平解放前,医疗卫生事业极其落后,只有3所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目前,西藏卫生健康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医疗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各族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人口健康素质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642家,每千人床位数4.9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5.89人。西藏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48/10万,婴幼儿死亡率下降到7.6‰,均为历史最低值。包虫病、大骨节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地方病得到历史性消除和防治,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1951年的35.5岁增加到2019年的71.1岁。目前,西藏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为72.7岁),高于印度(2019年为69.7岁),达到全国(2019年为77.3岁)的92%。可以肯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未来很长时期西藏的人均预期寿命还会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意味着整个社会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国情,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之一。

(二)即将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根据国际老龄化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0-20%之间为轻度老龄化社会;20-30%为中度老龄化社会;30%以上为重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反观西藏,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为8.52%,低于全国(18.7%)10.18个百分点,还未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年龄段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在三个年龄段中最高为3.05%。按照目前人口增长趋势来看,西藏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还会持续增加,第八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西藏将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三)低城镇化率仍将继续

“七普”西藏数据显示,西藏城镇人口为130.34万人,占总人口的35.73%;农村人口为234.47万人,占总人口的64.27%。与“六普”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2.29万人,乡村人口增加2.3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3.0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14.21)比相对较低。西藏城乡人口比例与全国(城镇人口占63.89%,农村人口占比36.11%)刚好相反,从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中也可反映出来。按照城镇化规律,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化将进入二次城镇化阶段,即人口会向大都市圈和核心城市群集聚,并在城市之间流动。随着脱贫攻坚战中易地搬迁工作的逐步完成,西藏仍会处在城镇化第一阶段,即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阶段。

(四)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平稳下降

“七普”数据显示:西藏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增加,从2010年的204.02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244.22万人,年均增长1.81%。但是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却从2010年的67.96%下降至2020年的66.95%,累计下降了1.01个百分点,不过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63.06%高3.89个百分点。这与全国现象趋同,全国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9亿人,占总人口的63.35%,比2010年减少了4000多万人,表明人口数量红利达到高峰且呈持续下降趋势。一方面与国家先前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计划生育经历了先内地后边疆、先城市后农村、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过程,当年独生子女一代人正成为现在劳动年龄人口的生力军;另一方面与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婴儿潮”一代有关,这代“70后”“80后”“90后”正成为目前全国高龄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平稳下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西藏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新任务

应对人口老龄化、低城镇化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将成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各省区面临的“成长的烦恼”。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发展均衡健康,研提以下政策建议。

(一)应对老龄化

在西藏,首先,要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保障“银发”一族老有所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保体系,增强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要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有序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健康增长;逐步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解决“银发”一族后顾之忧。

其次,要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保障“银发”一族老有所为。要做好实施国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准备,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落实好延迟退休有关政策,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逐步推广“时间银行”这种老年人互助模式,即依靠“年轻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将爱心变成行动,将时间存进银行,积累时长在未来享受同样的“非正式护理服务”。

第三,要强化养老服务,保障“银发”一族老有所安。要大力发展高原健康养老事业,可以发挥拉萨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集中相关政策、资金、项目,打造全区健康养老中心和指导中心,补齐健康养老设施短板,加快发展现代健康养老事业。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热情稳步提升,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应对低城镇化率

第一,加深城乡一体化。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稳定的城市化,城镇人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20%增加至目前的64%,这一数据包括了2.6亿户口在农村的城市居民。西藏人口流动与全国趋同,受市场导向等因素影响,以上学、务工、经商、旅游等为目的的自发自愿人口流动,在城乡之间、各地市之间、区内外之间将更加频繁活跃。人口流动是经济活力和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逐步取消户口限制,也会加快人口流动,维持城市劳动力规模。

第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到2035年,西藏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聚集人口的效应不断显现。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更趋完善成熟。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推动农牧民转移人口市民化。西藏需要结合实际制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金融、土地等特殊优惠政策,大力转移农牧区过剩劳动力,吸引农牧区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的基建工作。如,在拉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计划,以“八到村”“村十有”“十到户”为重点,全面推进行政村建设活动。

(三)应对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第一,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约束性指标,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成为必然需求,提升受教育年限,必然会提高劳动者素质。未来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继续落实15年免费教育优惠政策,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是基础,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加快创造性人才培养力度,普及通识教育,倡导文理贯通,注重创造教育,满足后工业社会对高素质服务人员的需求,避免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加快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未来“智力资本”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要健全完善育人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增加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每年累计至少100学时,采用购买服务、在线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等手段,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发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充分发挥人口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全面落实三孩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全面三孩政策,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科学评估人口总量、育龄妇女、出生人口、劳动人口、老龄人口和流动人口等人口变动情况,制定实施现金奖励、房价补贴、教育减负和托育扩容等政策,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